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是怎麼稀里糊塗丟掉琉球的 被日本佔據後改名沖繩

中國是怎麼稀里糊塗丟掉琉球的 被日本佔據後改名沖繩

近日日本天皇退位前最後一次訪沖繩,引發各方關注。沖繩群島,以前叫琉球,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後來怎麼成日本領土了呢。說起來真是可嘆可氣。日本並不是靠武力奪取琉球,而是利用清政府對外交的愚昧無知,通過連蒙帶騙的手段「竊取」的。

清政府外交掌舵人,恭親王奕訢

事情的經過還得從「牡丹社事件」說起。1871年琉球國船隊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落難人員被台灣「牡丹社」土著殺死54人(社是台灣土著的部落名稱),史稱「牡丹社事件」。本來這事和日本人沒什麼關係,但狡猾的日本人卻嗅到一絲機會。他們先派了個外交官到北京試探清政府的總理衙門(當時的外交部),所說的話都是話裡有話,暗藏機關。日本外交官說:台灣土著殺害琉球人,我們日本要向這些土著問罪。這話暗藏的意思是:琉球人是我們日本管的,琉球人吃虧了,我們日本人要替他們出頭。當時清政府的值班大臣還算清醒,答道:「台灣和琉球都是我們國家的,我們國家的人之間發生仇殺,當然是由我們自己處理,關你們日本人什麼事」當時就給頂了回去。

中山國的宮殿

可是日本人不死心,看在外交上占不了什麼便宜,就乾脆直接派了幾千兵在台灣登陸,向當地土著興師問罪,屠殺了30多人。台灣土著不甘屈服,也襲擾日本兵。日軍在台灣蓋起了兵營、醫院準備長期駐守。這時的台灣還沒建省,屬於福建管轄。清廷當時就派沈葆楨帶了1萬多部隊去台灣「相機籌辦」。沈葆楨到了台灣後,以武力為後盾,和日軍展開談判。本來日方就理虧,加上中方的人多,打又打不過,於是打算用外交途徑解決問題。日本派人到北京,找總理衙門交涉,還「限五日答覆」。清政府沒理他們,五日到了,日本來使也不走,賴在中國不停交涉。後來提出要清政府賠200萬兩銀子,遭恭親王拒絕。日本來使發揮臉皮厚,定力強,不嫌麻煩的有點,繼續糾纏。最後清政府不堪其擾,就稀里糊塗答應給撫恤費十萬兩,另外付40萬兩算是收買日軍在台灣修建的營房道路等,並簽署了一個條約。壞就壞在條約序言里,日本人塞進去一句話,清廷的外交官沒有看出利害關係。這句話原文是這樣的「茲以台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妄為殺害,日本國本意惟該番是問,遂遣兵往彼,向該生番等詰責」這就等於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國屬民」。就這樣,日本人輕鬆騙取了恭親王的簽字,使中國在法理上喪失了對琉球的宗主權。

現在的沖繩島

放棄琉球的這個條約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以前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還是在戰敗之後,這次打都沒打,甚至是在中國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不但放棄琉球,還賠人家銀子。這連參加過英法聯軍,當時在日本任英國駐日公使的巴夏禮都看不下去了。他說:「我真沒想到中國被人家侵略了,仍願出錢給人家。」

最後再補充一點。琉球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原來叫「中山島」,日本人佔據琉球後,把「中山島」用諧音改成了「沖繩島」。今天的所謂「沖繩島」其實就是「中山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閑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