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漫」為什麼叫「動漫」你們知道嗎?一起來聊聊動漫的起源

「動漫」為什麼叫「動漫」你們知道嗎?一起來聊聊動漫的起源

日本動漫聞名於世,死宅們每天都把動漫掛在嘴邊,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動漫」這詞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為你揭秘一下動漫的前世今生。說起日本動漫,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手塚治虫。手冢的《鐵臂阿童木》被看做是日本電視動畫的開端,於1963年通過北美NBC電視台放送,在2013年來到了第50周年紀念。1963年的《阿童木》讓北美的觀眾第一次了解到了日本電視動畫的魅力。也讓人們記住了日本的動漫風格。

「動漫」並非自古有之

是的,你沒看錯。別以為開篇的一段話里我一直在叫它「日本電視動畫」,就覺得再討論它叫什麼就是吃飽了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今天所謂宅男宅女們的日常交流中很少直接用到「電視動畫」這麼「時髦」的稱呼。這群愛好者們當下使用最多的是「動漫」這樣一個富有爭議的稱呼。

說它富有爭議不僅是因為這個辭彙從誕生到如今意義一直在不斷變化,更因為多年來為了給它「正名」,國內各種大大小小的動漫社區里已經打了不知多少嘴仗,發生了不知多少爭吵,留下了不知多少口水...

最初的動畫表現源於舊石器時代

最初的動漫起源確切的說是從幾十萬年前開始,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在山洞裡的岩壁上鑿下描述外出打獵情景的壁畫,這便是最早的「畫畫」行為了。本質上來說它同今天的小學生們在課堂上百無聊賴時畫下杜甫扛上狙擊槍去踏青的惡搞塗鴉沒啥區別,直到有一天當古人類嘗試著想表現動作場面的感覺,卻只好依靠多次重複繪製來分解動作,才能生硬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其實這是欺騙人的眼睛的一種現象,名為「視覺殘留」。這裡簡單解釋下視覺殘留現象:這個現象是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在光停止作用後,仍保留一段時間的現象,簡單講就是由視神經的反應速度慢造成的。

卡通源於歐美

動漫的最初還是從歐美過來的,並非起源日本

最初的起點是一個源於義大利的辭彙——Cartoon(卡通),指的是歐洲的連環漫畫。而後法國人將此道發展壯大。隨著20世紀初迪士尼的風靡世界,「卡通」一詞更多被用來指風趣幽默的喜劇動畫系列,特別是傳入中國後,「卡通片」更是同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們牢牢的綁在了一起。至於最初的漫畫,如今的歐美更多是用「Comic」來稱呼,特別是自家的《蝙蝠俠》、《超人》這類漫畫作品。

日本將動漫一詞發揚光大

在日本,「漫畫」一詞早在浮世繪時代就出現了。20世紀初期日本漫畫發展快速,但動畫起步卻相對晚了一點。直到國外動畫,比如歐美、中國作品的大量湧入,才帶動了日本動畫的興起(不用懷疑,中國動畫起步確實是早於日本的,比如著名的《鐵扇公主》就對手塚治虫的觀念造成過巨大影響)。歐美與日本從開始到現在都一直確定「動畫」這種藝術形式就是「動態的漫畫」。

中國早期動畫能力強盛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回我們偉大的祖國。一開始我們的動畫有個特文藝的名字叫「美術片」,這幾乎是個國產動畫獨有的稱謂。可能是由於國內的動畫起初都是剪紙、木偶、皮影這類富有文化氣息的東西吧,而且直到現在官方還在使用這個詞。

前文雖然指出國產動畫一開始處於世界前列水平,但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而發展緩慢,再後來國內便開啟了引進日本動畫的大潮。如《機器貓》、《一休》等,在國內逐漸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也因此升格為了中國漫迷心中的經典作品;國產動畫則伴隨著「美術片」這樣的名稱漸漸開始被冷落。

時間轉到80-90年代初,此時日本電視動畫正處於一個相對的低谷期,動畫本身高昂的製作成本已經令製作公司叫苦不堪,而傳統觀念里認為動畫的最大受眾是小孩。小孩看電視的時間又集中在下午這種電視台賣價很貴的黃金時段,所以很多製作方都在不斷探索新的出路——比如以販售錄像、影碟的形式來盈利。

EVA問世

直到1995年,庵野秀明所拍的名作《新世紀福音戰士》問世了,這部動畫引發了日本電視動畫產業的巨大變革。

《EVA》中配版《天鷹戰士》其實對國內動漫圈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當然,這種小孩子看了以後明顯會把持不住的東西,國內的電視上當然是不能播的啦!而且問題也來了,老師家長們可分辨不出日本動畫與國產、歐美之間有何區別,反正看上去都只是些會動的圖畫而已。他們只會說「作業寫完沒?沒寫完看什麼卡通片!這麼大的人了還看這些!」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改掉叫慣了的稱呼,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得那麼清楚的,所以愛好者與非愛好者之間,愛好者與愛好者之間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動畫還是卡通」的長久爭吵。

「名分」之爭

少年們還在不斷成長,這個圈子也跟著慢慢成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上網,看動畫的人也正在逐漸增多。唯獨國內面向青少年的娛樂文化產業卻在這個祖國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掉線了。於是我們便成為了「喜歡著巴西的足球、美國的籃球、韓國的電競、歐美的音樂與日本的動漫所成長起來的一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真是一點也沒說錯!

漸漸的,追隨流行趨勢的媒體們受到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拋棄「卡通」這個詞而轉向使用「動畫」來稱呼所有的日本動畫——是的,凡是日本來的動畫都叫「動畫」,不管它是《蠟筆小新》、《灌籃高手》還是被封殺了的《死亡筆記》。「我看的是動漫,不是動畫,小孩子才會看動畫那種幼稚的東西!」誒,好像在哪裡聽過?到底看的是動漫還是動畫?動畫幼稚、動漫成熟?怎麼分辨?

漸漸的媒體們也意識到了這點,開始用「動漫「一詞來宣傳自家的優秀作品,而不是只面向低齡的人群。「動漫」雜誌層出不窮,各種「動漫」網站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出。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有人說先有漫畫,然後被改編為動畫,所以用「動漫」來叫這部動畫,比如《海賊王》

好吧,當然小編想說的是:我們用不著厚古薄今,也用不著覺得一個叫法上的習慣改變就是洪水猛獸。畢竟名字僅僅也只是個名字,當然不管人們更願意用「動畫」還是「動漫」這詞,交給時間去判斷就行,此外也沒別的辦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年恰是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少年恰是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