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場上炮兵所用的「拇指測距」是什麼原理?這裡告訴你答案

戰場上炮兵所用的「拇指測距」是什麼原理?這裡告訴你答案

看過《亮劍》這部電視劇的對裡面一個情節應該記憶深刻,李雲龍率領的八路軍遭遇坂田聯隊的圍攻,在緊急關頭李雲龍發現了坂田聯隊的指揮部,於是命令「神炮手」柱子炸掉坂田聯隊的指揮部,柱子在接到命令之後用僅剩的兩發炮彈炸毀了坂田聯隊的指揮部,還把敵軍指揮官坂田給炸死了,被圍的八路軍得以衝出重圍。在柱子炮擊坂田聯隊的指揮部的時候,他使用了一種奇怪的測量方法,只見他閉住左眼,然後伸手右手拇指進行測量,就這樣擊中了目標。其實柱子所使用的測量方法就是拇指測距。

《亮劍》中使用拇指測距的柱子

《亮劍》中使用拇指測距的戰士

拇指測距有一個軍事術語叫做「跳眼法」,由於我軍以前裝備比較落後,所以「跳眼法」成為我軍常用的一種測量距離的方法。一般情況下,中國軍隊使用火炮都沒有專門的測量工具,為了能夠讓火炮有效的擊中目標,於是就採用比較有效的「跳眼法」。跳眼法的原理就是炮兵在進行炮擊之前,使用一定的方法判斷障礙物的尺寸大小,然後結合三角形原理和光線傳播原理,就可以大致的估算出目標與炮兵之間的距離,這種測量目標的方法測距大量廣泛被應用了中外戰爭上,尤其是抗日戰爭。

在使用「跳眼法」過程中,士兵需要把左眼(右眼也可以)閉上,然後平舉手臂手掌拇指豎起來,其他四指合攏,做出一個「很棒」的收手,然後把拇指與右眼處於同一水平線,再把右眼的延長線上目測到的點與目標偏差一定的距離,這個時候右眼延長線上目測的點與目標距離的10倍就是目標與士兵所佔位置的距離。比如在距離目標100米處有一個電線杆,這個電線杆就是右眼的目標點,如果電線杆距離目標距離是300米,根據三角形原理那麼再乘以10,得到的距離就是目標與士兵之間的實際距離,也就是3000米。

拇指測距原理圖

拇指測距原理圖

除了這個方法,「跳眼法」還會根據觀察到目標的清晰度來判斷目標與士兵之間的距離。比如對面的目標是一個人,那麼使用「跳眼法」進行觀測,能夠清晰的觀測到敵人的面部特徵、武器部件等信息,那麼可以估算這個人距離只有100米。下面根據不同的觀察等級判斷距離:水壺、紐扣可見距離150米到170米;房頂上瓦片樹葉、鐵絲可見距離200米左右;看不清人臉,但是可見人肩,距離大概400米;之間房屋輪廓、人體上下粗細相同,距離有1000米;距離3000米只能看見房子的煙囪。判斷法有時候會根據人的視力而定,所以這個方法非常講究經驗,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靈活掌握。

戰士在進行拇指測距訓練

戰士在進行拇指測距訓練

「跳眼法」雖然非常方便簡單,不過它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精度不高,應該這個完全是憑藉經驗感覺的,而經驗感覺不是每個時候都靠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研製出了一些攜帶型測量工具,比如手持測距儀、光學測距機、炮兵地測經緯儀、附角測距鏡、激光測距儀等現代技術的測量工具,這些工具不僅攜帶方便,而且測量精度非常高,成為現代士兵省事、省力、省心的戰場助手。不過即使這樣,現代軍隊依然沒有放棄「跳眼法」的訓練,因為這個方法在關鍵的時候起到很多作用,不能丟棄。

攜帶型測距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品閱讀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有沒有能力從俄羅斯手中搶回北方四島?看完你就知道了
戰場上的士兵如何判斷彈夾還有多少子彈?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軍品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