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離開後,我仍然讀不懂《時間簡史》

霍金離開後,我仍然讀不懂《時間簡史》

本公眾號第11篇文章

一般情況下,名人去世後,其代表作就會相應地漲價。但《時間簡史》仍可以在kindle裡面免費借閱,儘管二刷《時間簡史》,很多地方仍然無法理解,令人十分沮喪。

筆者無意間翻出2008年所寫的類似讀書筆記一類的文章,不免感嘆時光催人老,同時也驚嘆於當時的腦洞,以下全文。

物質能量以及時空

1929年,哈勃通過觀測發現,宇宙正在不斷膨脹,且距離越遠,膨脹速度越快。從時間上回溯,估計在100億年前到200億年前之間發生過一次開天闢地的大爆炸,宇宙從此誕生。

一、奇點

按照廣義相對論,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個奇點,奇點的密度和時空曲率無窮大(即體積無窮小)。奇點可以看是做時空的邊緣,所有的物理定律和可預見性都在此失效,包括廣義相對論。這就產生了矛盾。

拋開這些難以理解的理論,筆者開出這樣一個腦洞:

奇點是這樣一個點,質量為零、體積為零。但它不是虛無,它是「道生一」中的「一」。

二、質能與時空

現在宇宙具有廣袤空間、海量的物質和各種能量形式。

從原初的奇點到現在的宇宙,就是「一生二」。

「一」就是奇點。

「二」就是陰陽。

陽就是物質和能量,這是一種顯性的狀態,能夠被看到和測量。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物質湮滅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物質和能量具有統一性,統稱為質能。

陰就是時空,一種隱性的狀態,不能被直接測量。

根據廣義相對論,時空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構成的四維結構。為便於理解 ,可將其想像成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結構。

空間和能量就如同陰陽,具有某種對立的屬性。

空間並不能簡單理解為一無所有,它具有負能量,用於平衡宇宙中現有的正能量,使得整個宇宙中能量總和為。

三、宇宙的演化

1、宇宙繼續膨脹,膨脹過程中不斷生產新粒子,二者所產生的能量效應相等,使宇宙能量總和為零。

2、在某一時刻,停止膨脹,開始坍縮。坍縮過程中,能量和空間相互湮滅,最終重歸於奇點。

宇宙是不能穩定在某一點,一旦停止膨脹,由於引力作用,必然開始坍縮。

四、引力場與黑洞

量子力學將引力場描述為兩個物體之間交換「虛引力子」產生的。「虛引力子」沒有質量,所有它的力是長距離的。

用負能量的觀點來解釋引力場會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設想一塊足夠大的空間,裡面沒有任何質能,那麼它一定是各向同質的均勻結構,即光線在其中的路徑是直的。在空間里放入質量為M1的質點,這個質點就是所熟悉的正能量,不妨用「+」表示,而他周圍的空間所帶有的負能量用「-」號表示。

如同正負電荷相吸一樣,正負能量之間也有類似的吸引力使得空間更多地向質點方向分布,空間變得扭曲,若此時再通以光線,那麼光線就會向質點一側彎曲。這時質點周圍的空間都是對稱分布的,所以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它是能保持穩定狀態的。但如果再放入另一個質量為M2的質點,那麼M1周圍的空間就不再對稱,在它與M2連線這一側所聚集的負能量密度更大,所以它將受到指向M2的引力,M2也受到M1的引力,其大小如萬有引力公式所述。

如果將空間簡化為二維的就會更好理解。假設空間是一塊無限大的「床單」,漂浮在冥冥虛空。開始的時候它必定是平的沒有一絲褶皺,這時向其中放入一個小球,根據經驗,小球周圍必定會凹陷,而且離小球越近凹陷得越厲害,這種凹陷就是引力場。

假如小球的質量足夠大,那麼「床單」將無法承受其重量,而小球將穿透床單落向冥冥虛空,如此形成了一個黑洞,黑洞能量密度如此之大,以至與強大的吸引力把空間都扯裂了,就像床單上出現了一個「洞」,當光線到達空間斷裂地帶時便「掉」進去了。

以上種種僅是本人睡夢中的假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珠妹妹de香香小屋 的精彩文章:

TAG:珠珠妹妹de香香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