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美齡緣何嫁給蔣介石?

宋美齡緣何嫁給蔣介石?

這個規律以宋美齡的名字命名,是因為宋美齡的愛情故事典型地反映了這個規律。

宋美齡,1899年3月23日生於上海,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宋美齡的父親宋嘉樹,又名宋耀如,是海南文昌縣人,曾經擔任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後來離開傳教職務經營出版業致富。母親倪桂珍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倪桂珍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學士徐光啟。宋美齡兄弟姊妹6個,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分別比她大8歲和4歲,哥哥宋子文比她大3歲,兩個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則分別比她小兩歲和9歲。

1903年,4歲的宋美齡進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讀。1908年,9歲的宋美齡與二姐宋慶齡同時赴美國留學,先後在新澤西州薩米特鎮以及喬治亞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學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就讀,1912年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MA),1917年回到上海從事教會工作,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1927年12月1日,宋美齡與蔣介石在上海西摩路(今陝西北路)369號的宋家和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華飯店舉行結婚儀式。這樁轟動一時的婚姻,當時被人們一語雙關地稱為「(蔣)中(正)(宋)美(齡)合作」。

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照

關於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合的原因,兩個當事人都自稱是出於感情的因素。1927年9月21日,宋美齡邀請中外好友舉行晚宴,向眾人確認了她與蔣介石將舉辦婚禮的消息,並且當眾表示:「我誠摯地愛戀著大將軍。」9 月23日,蔣介石從奉化老家回到上海,並在當晚與美齡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交流。在那一天的日記里,蔣介石寫道:「我很高興我們之間能相互愛慕,這種人生的快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9月26日,蔣介石與宋美齡正式訂婚。

然而,許多人對這樁婚姻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最典型的是宋美齡的二姐宋慶齡。美國女記者埃米莉·哈恩在《宋氏家族》一書中寫道:蔣介石第一次見到宋美齡是在上海孫中山的家裡。一天,他向孫中山提起這門婚事,說:「您能勸宋小姐嫁給我嗎?」孫中山沒有去勸宋美齡,而是把蔣介石的意思轉告了妻子宋慶齡。宋慶齡悻悻地回答說,她寧可看到妹妹死,也不願意讓她嫁給一個在廣州城內至少有兩個情婦的男人。據說宋慶齡在得知宋美齡將與蔣介石結婚的消息後非常激動,她懇求妹妹重新考慮這樁婚事,並且拒絕回國參加宋美齡的婚禮,指責這場婚姻不過是「兩個機會主義者的結合,兩個人中間根本沒有任何愛的成分」。

分析有關方面的信息,宋慶齡反對妹妹和蔣介石結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蔣介石的人品,也就是埃米莉·哈恩在《宋氏家族》中提到的,蔣介石有許多情人。二是兩人都是出於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出於真感情。前者確是事實,蔣介石年輕時比較放浪,不僅有多個情人,而且經常嫖妓,並且因此染上了梅毒。後者是不是真的呢?也就是說,蔣介石為什麼要娶宋美齡?宋美齡為什麼要嫁蔣介石呢?

蔣介石為什麼要娶宋美齡,一種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原因在於宋美齡的家庭。宋美齡家庭最引人注目之處,是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其父宋耀如是孫中山的老朋友,長期為孫中山提供經費;大姐宋藹齡是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

後流亡日本期間的秘書;大姐與孔祥熙結婚,二姐宋慶齡成了孫中山的秘書,一年後與孫中山結為夫妻。有人說,宋美齡若不是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不管她長得如何漂亮乖巧,蔣總司令如何喜新厭舊,也不一定會拋棄美麗不亞於宋美齡,而賢惠體貼則無法比擬的「國民革命」年代的蔣夫人陳潔如女士的。直到20世紀60年代,蔣介石在給分手已35載的陳潔如的信中仍然一往情深:「曩昔風雨同舟的日子裡,所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蔣介石拋棄結婚七載年僅21歲的太太去迎娶28歲的宋美齡,顯然有著強烈的功利動機。

什麼功利因素促成了蔣介石的選擇?一種說法是與宋家攀親可以與美國拉上關係,也就是所謂的「中(正)美(齡)合作」;另一說法是藉此與江浙財團結親,獲得經濟支持;還有一種說法是藉此與孫中山攀親,撈取「總理」繼承人的政治資本。應該說這三種因素都存在,所以這樁婚姻對於蔣介石來說,可以稱為「一石三鳥」。

《大公報》創始人之一胡霖有這樣一個分析:「蔣介石再婚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政治行動。他希望做他們的妹夫,以便爭取孫中山夫人……和宋子文。當時蔣介石也開始感到有必要得到西方的支持。以美齡做他的夫人,他便有了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嘴巴和耳朵』。另外,他很看重子文這個金融專家。不過,說蔣介石不愛美齡那是不公正的。蔣介石顯然認為自己是英雄。在中國歷史上,英雄難過美人關。出於政治考慮,蔣介石無所不為。對蔣介石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娶一位新夫人似乎是理所當然之舉。」

宋美齡為什麼要嫁給蔣介石呢?按照宋美齡的說法,自然是因為愛蔣介石,但是許多資料顯示,她的愛不是來自感情的產物,而是理性的選擇。

宋美齡在與蔣介石結婚以前,曾經有過幾次戀情。其中傳得最盛的版本,說她的初戀情人就是曾出任民國首都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堪稱當年「青年才俊」的劉紀文。

1916年在韋爾斯利大學期間,宋美齡在哥哥宋子文的見證下,與哥哥的好友、從東京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劉紀文,在紐約舉行了一個範圍很小的訂婚儀式。1917年,劉紀文回國,追隨孫中山,任職廣東軍政府審計局局長。

1919年年初,劉紀文邀請宋美齡到廣州一聚。仲夏,宋美齡來到廣州,不料情況卻發生了變故。革命軍要派一個考察團去英、法等國考察,劉紀文就在這個考察團之中。於是,兩人的婚姻只得往後推。

宋美齡這次到廣州後住在二姐宋慶齡家裡。一天,就在宋美齡經過樓下客廳準備去餐廳時,忽然聽到客廳里傳來一個陌生人的聲音。宋美齡悄悄探出身子,小心地向客廳內窺望。只見在孫中山面前另一張藤椅上,坐著個穿灰布軍衣的中年人。宋美齡想快步穿過那扇敞開的房門,向走廊盡頭餐廳走去的時候,忽然發現孫中山面前的軍人,竟不早不遲地迴轉身來——這個人就是蔣介石。

1923年,劉紀文前往英國倫敦經濟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同時擔任廣東省政府的歐美市政考察專員,負責實地考察歐美各國重要城市的市政建設。1925年的聖誕節,劉紀文在給宋美齡的信中說,如果在北美各國的考察進展順利,那麼最遲他在明年春天就會回國,到那時他要親自前往上海的宋家求婚。

1926年,劉紀文回到了廣州,此時廣州城內一片白色恐怖。「兆銘,我勸你現在最好不要到上海去。」上司古應芬長吁短嘆,半晌才說,「我豈有不支持你儘快結婚的道理?可是,蔣先生昨天親自找我談話,他說,讓我們千萬不要壞了他的好事。」「壞他的好事?」劉紀文一臉茫然。

古應芬心寒地嘆道:「此前雖然有人傳說老蔣在暗打宋子文妹妹的主意,可我並沒在意。誰都知道宋美齡早在美國時就和你有了婚約,可是,兆銘,我勸你千萬小心,切不可為一個女人和老蔣鬧翻,那樣可就要毀滅前程了……」

兩天以後,劉紀文收到一張大紅請柬。原來是蔣介石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名義請他到廣州越秀大酒樓便宴。「兆銘兄,我有一私事相求,」推杯換盞之際,蔣介石說,「中山先生在世的時候,就希望我身邊有個賢內助,因為任何一個革命家,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好女人在旁支持他,那他肯定就一事無成。孫大總統的許多驚險歷程,都因為身邊有宋慶齡女士而化險為夷了。我現在雖然也有女人,可是,那都是些沒用的女人啊,中山先生在世的時候,就希望我和美齡女士結合,只有她出來支持我,革命大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兆銘兄,你以為如何?」

劉紀文心裡窩著一團火,可是不敢發。「我想,兆銘兄肯定會成人之美。」蔣介石看透了劉紀文的心思,知道這位白面書生絕不敢在他面前直言內情,所以繼續說道,「宋女士對介石也暗有敬佩之心。現在事情已經迫在眉睫,我臨時只好求助於兆銘兄從中成全了。」「這……」劉紀文額頭上沁出了冷汗。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氣憤,他突然大聲嘔吐起來。蔣介石見狀,也不敢繼續追逼下去,只好吩咐身邊侍從把劉紀文送回了寓所。

劉紀文因此一病不起,籌劃中的上海之行也不得不暫時放下來。

劉紀文與宋美齡的最後會面是在上海城隍廟的豫園。在這次會面中,劉紀文向宋美齡傾吐了心中的真實想法:「我回到廣州以後才發現,蔣先生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國民黨的實際領導人。而他在和我談話之後,更讓我堅定放棄和你結婚的念頭,因為我已經看到,蔣先生對你的愛也是真誠的。如果你和我結合,今生的政治前途可能非常渺茫,但是如果你和蔣先生在一起,你不僅會有光明的前景,而且會對國家有所貢獻。」

1927年5月26日,《申報》刊登了一條來自南京的電訊:「劉紀文昨就任南京特別市市政長。」熟悉內情的宋美齡,看完後感觸良深。

另一個版本說的是宋美齡從美國返滬,在船上邂逅一位荷蘭男子,令她「神魂顛倒」的Mr. Van Eivigh。此人是一名建築師,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法國人。在船上相處的10多天里,兩人暗生情愫。18歲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當Van Eivigh 提出要宋美齡嫁給他的時候,少女的心動了。

回到上海後,宋美齡享受著溫馨的親情和舒適的家庭生活,但她的感情問題受到了家人的干涉。宋美齡給好友的信里證實了這一點。她在信中說:「家裡人知道這件事簡直氣瘋了,因為他是外國人而瞧不起他,好像他是個野蠻人。」父親宋嘉樹雖是留美回國的傳教士,母親倪桂珍卻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女性,又是一位非常傳統而保守的基督徒。他們不想讓年僅18歲的小女兒過早地結婚,更不願讓她嫁給一位外國人。因此,當Van Eivigh 提出要來上海找宋美齡時,被宋的家人堅決地拒絕了。

宋美齡在寫給密友米爾斯的信中提及這件事說:「他們擔心要是他來了,我就會嫁給他,他們可真說對了。我好想一頭倒在你的沙發靠墊上哭。」父母的態度使宋美齡的情緒很低落,她對自己的婚姻問題表現得非常悲觀。1917年8月16日在給米爾斯的信中,她寫道:「我很樂於待在家裡,也不想結婚,特別是因為我告訴過你在船上遇見了『我的命運』。既然我不能和我真正在乎的人結婚,我也不會和其他任何人結婚,除非是為了名聲和金錢。」

不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的現實,改變了宋美齡對婚姻的觀念。雖然回國後她還與幾位男士有過較為親密的交往,但始終在理性與情感、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直到蔣介石的最後出現。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發表過這樣的評論:美齡,作為一個保守主義者,是不是非常相信自己將和二姐慶齡一樣,嫁給中國的拯救者?慶齡,作為一個激進主義者,是不是在遇到孫博士之初,也深信自己會這樣做?先後作為中國的「第一夫人」,兩姐妹的鬥爭一直是非常激烈的。美齡既把二姐慶齡當作激勵自己的對象,也把她當作競爭的對手。超越慶齡也一直是美齡的心愿,她希望比二姐做得更好,當然也要搶走慶齡「中國的聖女貞德」的頭銜。

斯諾這樣的想法固然不錯,但從後來事件的發展看,宋美齡絕不像宋慶齡那樣有著明確的政治抱負。在她的眼中,個人和家族的利益是第一位的,這從她阻撓蔣經國上海「打老虎」,保護自己的外甥孔令侃就可見一斑。她所看重蔣介石的,可能更多的是他手中的權力。

民間有句話:「靄齡愛錢,慶齡愛國,美齡愛權。」縱觀宋美齡的一生,這話確實抓住了她的特點。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從美國匆匆趕回台灣,打算與「夫人派」官員一起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但遭到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的強烈反對,最後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推舉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兼中常委會主席。1986年,87歲的宋美齡從美國返台,仍然發表了「我將再起」的演說,希望能有所作為。其對政治權力的興趣,由此可見一斑。

宋美齡喜歡權力,蔣介石可以為她帶來權力。雙方各得其所,由此成就了一段青史流傳的婚姻,成為男女相愛功利需求規律的一個典型案例。

圖文源:網路

編輯:劉晶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趙慧霞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用文學手法寫成的學術著作。書中運用現代美學理論剖析經典愛情案例,展示了男女相愛的基本法則,解密了眾多令人困惑的愛情現象,為人們選擇戀愛對象和保持婚姻幸福,提供了科學系統的理論和方法。該書適宜青年男女特別是大學生閱讀,對步入婚姻的男女也富有啟迪作用。書中大量的名人愛情故事,可以怡悅情趣、潤澤心靈。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贊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無論你是否愛過,贊都先點一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做人不過於世故,才是最得體的成熟

TAG:清華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