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撫是一劑良藥

愛撫是一劑良藥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互相握著對方的手可以減少痛苦。的確,軀體的接觸是最有力量的愛語。無論是對老人、孩子、愛人、朋友,它都是傳達安慰、支持以及愛的最美的語言。

對待老人:愛撫是「安慰劑」

「被孩子挽著胳膊走在路上的老人是非常自豪和幸福的」,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心身疾病科主任醫師於雪竹說,「有句歌詞常回家看看,就是因為面對面可以跟父母有更多親密接觸。」

人老後,可能味覺、嗅覺、聽覺、視覺都不好,但觸覺依然靈敏。攬著老人後背說說話或給他們按摩雙腿、剪剪指甲、洗洗頭和腳。這些簡單肢體接觸都能減少老人內心的孤獨感。「我退休後走訪了很多敬老院,無論到哪裡,只要見到老人,他們的手就會先握上來,說一兩個小時也不捨得鬆開,老人希望被關注、被關心的願望非常強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舒立說。

用恰當方式去表達對老人的關愛很關鍵,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鮑楓說,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國人素來含蓄、羞澀,不太習慣身體接觸,比如用擁抱來表達愛,所以也不必刻意模仿,按習慣方式表達愛也可以,比如常打電話等。

對待孩子:愛撫是「生長劑」

近年來,許多研究得到相同的結論:常被人握著、擁抱和親吻的嬰孩,比那些被人長期甩在一邊、無人碰觸的孩子更容易發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從生理上來講,皮膚也需要彼此經常接觸,否則會產生一種醫學上稱為「皮膚飢餓」的現象,會帶來心理上的抑鬱與落寞。當然,這些軀體接觸並不局限在親子間,老鷹捉小雞、「跳馬」等都是培養小夥伴間肌膚接觸不錯的遊戲。

另外,從心理角度講,女孩在情感上往往比男孩更加細膩飽滿,更易覺察肢體接觸所帶來的情感歸屬感、滿足感和安全感。「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家長,尤其父親,能經常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她的肩膀,或常接著她的手等,更有助於她們走進正常的婚戀關係。」於雪竹建議。

對待愛人:愛撫是「止痛劑」

「生孩子時,丈夫拉著妻子的手,即便不能減輕疼痛感,旁邊有一個親人在,心理上有個安慰,分散一下對疼痛的關注也是肯定的。」鮑楓說。

肌膚相親是親密關係的潤滑劑。「肌膚接觸不僅可以刺激人體釋放一些激素,還可以帶給配偶以心安」,楊舒立說,她曾在一對百歲夫妻的家裡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狹窄的房間里擺放著兩張單人床,擺放的位置不像賓館標間里一邊一個,而是首尾相接,連成一條線。老人說,晚上睡覺時他們是頭對頭的,時不時就要摸一摸對方的鼻子,確定彼此還活著,然後才能踏實地繼續睡。

婚姻關係中,難免會出現矛盾摩擦。而這時,擁抱往往比語言更有力量。因為大腦接受的評議信息與身體感受到的信息不一致時,人們會更願意相信自己身體的判斷。因此,遇到需要淡化矛盾、增進夫妻感情的時候,不妨給對方一個擁抱。

對待友人:愛撫是「催化劑」

熟悉的朋友間通常一句也不說,只是手挽手就能明確地傳遞愛與關懷。

「我曾和一位朋友去醫院看望住院的老師,因為醫院不允許在非探視時間進入,我們決定走地下通道的電梯。地下通道陰冷昏暗,當看見太平間時,我們兩個女士突然就抱在了一起。」楊舒立回憶道。危機時刻肢體接觸勝過千言萬語。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解釋,人在重壓下心理會退行,退回到弱小無助的兒童狀態,而此時的肢體接觸會喚起其安全感,就像親人在給其保護和關心一樣。

於雪竹說,人際交往中最健康的身體接觸就是握手,我們能從握手的時間、力度來感受對方是否真誠友好。男性可能不太習慣同性間的肢體接觸,但在一些重要時刻,比如對方處於壓力狀態或心理受創時,一個有力的握手、拍肩或擁抱,都會讓對方感到力量、支持、安全和安慰。

《健康時報》 林敬文

編輯:王千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文摘報 的精彩文章:

想不到的主動脈夾層
高齡孕婦必須剖腹產嗎

TAG:健康文摘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