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乾不淨吃了真的沒病?
導 讀
食物掉在地上撿起來吃真的沒問題嗎?
從小到大就聽長輩們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對於小時候的小編來說,喜歡吃的,掉了,就「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對於不好吃的就「病從口入」~
相信很多人也有很多疑惑,為什麼不幹凈的東西,吃了反而不會影響健康呢?
那「病從口入」怎麼解釋?
也有人說東西掉地上,立即撿起來,繼續食用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到底哪個說法才是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到底幾秒內撿起來的食物還能吃?
手抓著汁水飛濺,香味橫溢的燒鵝腿,正想要狠狠一口咬下去的時候,突然,掉了~
內心OS:撿還是不撿?撿起來後,吃還是不吃?
在這零點幾秒里,在你腦海可能掙扎了無數次~
但是,基於道德層面,你還是先把它撿起來再繼續糾結吧~畢竟,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心疼地撿起燒鵝腿後,那……還能吃嗎?
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食物上沾到的細菌數量、類型以及自身的的抵抗力。
如果你吃了沒生病,要麼就是沒碰到致病菌,要麼就是你的免疫系統強大。
肉眼根本看不到「細菌」的,看上去很乾凈的地板,仍然可能存在致病菌,就算你「光速」撿起來也根本不能阻止食物被細菌污染。
比如,拿「大腸桿菌」舉例,只需一點就會導致食物中毒。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所以食物掉在地上後,不管是3秒還是5秒,不管你撿起來的速度有多快,建議都不要吃了。
那為什麼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這個說法主要是源於人體自身有著很強大的免疫系統。
在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細菌和病毒,在通過進食的途徑進入人體之後會被幹掉,從而不會生病。
但是,不容易生病就不代表不會生病,假設身體攝入了含病原微生物的食物,那身體一定會出現相應的反應甚至疾病。
這一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一直以來,很多人總是用明尼蘇達大學免疫學家通過「小鼠」在野生環境和無菌環境下碰到細菌之後的健康狀況最終判定的試驗來證明「不乾不淨」之說。
但是,小鼠是小鼠,人類是人類,動物與人體之間必定存在差異,並不能同等看待。
另外就免疫系統而言,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較大,不同年齡的人群、不同健康狀況的人群免疫能力都不一樣,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人的免疫力,並不是從營養中直接獲得的,而是依靠人體內外的各種抗原刺激,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的。
這些抗原中包括各種病毒、細菌等,沒有它們的刺激,人體就不能獲得特異性的免疫力。
之前也有實驗表明,嬰兒一歲之前暴露於生活當中某些過敏原環境中,可以防止一些過敏情況的發生。
這確實證明了「童年期暴露於微生物環境下的確有助於建立完整、平衡的免疫系統」。
但是並沒有依據證明「乾淨」會增加過敏以及微生物感染的風險。
事實上,攝入被細菌、寄生蟲、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或者食物很容易導致感染或嚴重腹瀉等病症,甚至出現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因此,「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樣的理論其實是過於片面。
對於「健康狀態」而言,更多的是需要大家養成一個合理、健康的生活習慣。


※體重總減不下去?比起多運動,更需要知道這些
※《舌尖3》讓鐵鍋一夜爆紅,但鐵鍋真的能補鐵嗎?
TAG:健客健康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