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鄉賢回鄉記——他們架起鄉村治理橋樑

新鄉賢回鄉記——他們架起鄉村治理橋樑

龍泉市蘭巨鄉仙仁村黨支部書記雷後煥(右二)和村裡鄉賢溝通交流。

陽春三月,高空俯瞰,滿坡滿野的金黃中藏著一個「壽」字。這是一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龍泉市蘭巨鄉仙仁村。

4月1日上午9時,仙仁村黨支部書記雷後煥召集了村裡20多位鄉賢,在油菜花田的觀景台上,討論村裡農業機耕路項目等問題。

村美人心齊,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鄉賢們的參與努力下,鄉村振興的道路正越走越寬。

鄉賢歸來

反哺鄉村建設

仙仁村村中央百畝油菜花田的對面,有一片粉色的桃林。再過兩個月,桃子會掛滿枝頭,村裡人又要為豐收忙碌起來了。2015年,鄉賢練書文放棄在外的事業,回村裡投資承包了300多畝的長壽桃基地。

每天早上7時,練書文就會來到這300多畝的桃林,看看桃樹的長勢。哪棵樹有「狀況」了,他都會拍照留存對比,並在紙上記下生長問題,叮囑等會來護養桃林的村民們,要細心「照料」。

桃樹種植了3年,68歲的練右兒在桃林工作也快3年了。看著小樹苗長成成年大樹,年年結碩果,練右兒心裡也開心。不僅能在家門口工作,還能讓自己每個月增加近3000元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在鄉賢的幫助下,目前,全村已有100多名群眾加入桃林、油菜基地、有機稻田等種植事業,既幫助村民增收,也解決了村裡大批婦女勞動力閑置的問題。

「我是一名黨員,早先出去學了一圈拼了一回,現在回鄉為鄉親們干點實事,大家互幫互助,日子就會一天天好起來的。」放棄外面事業回鄉發展的練書文,想法簡單而純粹。

村莊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鄉賢蔣德平常年在外經商,心卻記掛著村裡。村裡要建一個長壽文化主題館,記錄村莊的千年歷史和長壽養生「秘訣」,為鄉村旅遊鋪路。蔣德平家有一座2層600多平方米的百年老宅。老宅很受歡迎,許多人來打聽,有要建工作室、畫室、民宿的,蔣德平都沒答應。村裡提出想要租用老宅做長壽文化主題館,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租金比市場價的一半還低,他說:「村裡的事就是我的事,讓更多的人知道仙仁村的歷史,我很高興。」

像練書文和蔣德平這樣反哺鄉村、造福桑梓的賢達人士,在龍泉市並不罕見。龍泉市大力實施「鄉賢回歸工程」以來, 「請賢、招賢、留賢」,每個鄉鎮都建起了鄉賢人才庫,成立了引賢聯絡組,搭建了「鄉賢會」等平台,打好親情牌、生態牌、產業牌和文化牌,有效促進了鄉賢的回歸。此外,龍泉市還分類組建了慈善愛心、公益事業、旅遊開發、農業開發、矛盾調解、工程監督等多類別「鄉賢會」,實現鄉賢資源「變散為聚」的「聚群效益」。

這幾年,龍泉市成功吸引2000多位致富能手、優秀青年、賢人志士返鄉。能幹事、會幹事、干成事的鄉賢加速回歸,不僅帶來了資金和項目,還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勞動力閑置的問題,幫助村民增收。

智囊顧問

巧解鄉村矛盾

4月1日上午,和往常一樣,紹興市上虞區小越街道小越村鄉賢袁善定早早就在村裡的鄉賢調解工作室「坐鎮」了。

在村委會辦公樓內專門開闢出來的這間工作室面積不大,布置簡單,但在這裡,一件又一件村民間的矛盾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今年77歲的袁善定是工作室的骨幹,退休前,他曾是一家工廠的廠長,工廠開了20年,村裡大多村民都在他手底下干過活,作為一名老企業家、老黨員,袁善定在村民中的威望很高。

前段時間,村裡搞環境衛生全域提升工作,清理農戶門前屋後堆放的雜物。村民程某不同意把門前的一堆石材搬走,村幹部上門勸導了幾次都不頂用。

程某是袁善定的老員工,村裡「請」出了袁善定。「村裡做這件事也不容易,是為了讓大家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你要服從和配合村裡工作。」沒想到,袁善定寥寥幾句話,程某就聽進去了,馬上把堆放的雜物清理乾淨,村裡的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如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上虞,鄉賢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鄉村建設,其中通過鄉賢擔當「矛盾調和劑」的「鄉賢治理」新模式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做法。該區共建立了5個以鄉賢為主要成員的民間調解機構和203個「老娘舅」工作室,為調解鄉村矛盾糾紛對症下藥,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上虞區豐惠鎮「大調解中心」是這5個民間調解機構之一。豐惠鎮是一座千年古鎮,歷史上出過許多名家,有當代著名出版家、社會活動家胡愈之,還有「當代茶聖」吳覺農。

不乏鄉賢的豐惠鎮拿什麼標準選擇鄉村治理的賢人?豐惠鎮專門制定了10條不宜從事鄉賢治理工作的「底線」,高標準開展「選賢」。通過設置這些「硬杠杠」,60名政治立場堅定、工作作風優良、敢於仗義執言、主持公道、扶正祛邪的老幹部、老黨員、經商能人脫穎而出,構成了豐惠鎮的「鄉賢資源人才庫」,平均每個村兩名。

最近,通過西湖村和鄰村西溪湖村的兩名鄉賢,豐惠鎮成功化解了一起積怨長達兩年的村民糾紛。「這起跨村糾紛調解,兩個村的鄉賢都積极參与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小。」豐惠鎮黨委副書記羅剛祥告訴記者,豐惠「大調解中心」成立以來,鄉賢共成功調解糾紛87起,調解成功率超過98%,如今該鎮已基本實現矛盾不出鎮。

上虞區在基層治理中,通過基層組織的挖掘和引導,一批經驗豐富、在群眾中有較高威望的鄉賢成為鄉村發展的「智囊顧問」和調解矛盾糾紛的「老娘舅」,去年全區通過鄉賢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達4000餘起,全區家庭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近30%。

凝聚人心

挖掘文化動力

「練拳首先要講『德』。」洪亮的聲音從洪氏祠堂里傳出。每到周六,常山縣同弓鄉山邊村的洪氏宗祠就熱鬧起來了。祠堂院內,一身白衣的鄉賢洪文達在教60名中小學生學習洪氏齋公拳,舒展翩然,氣勢如虹。

62歲的洪文達是洪氏齋公拳第五代傳承人。在村幹部的邀請下,從鄉鎮部門退休後,他就回到了村裡,發揮餘熱,讓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的洪氏宗祠,幾百年風雨,屢遭劫難,只剩下一面朝南的老磚牆。「洪氏宗祠是村裡的文化符號,它激勵後人要秉持團結向上、勤奮好學和鄰里互愛互助的精神,鄉村振興需要文化支撐,村民們也需要銘記歷史。」洪文達說。

2016年,在洪文達牽頭下,鄉賢們自發組成了重修洪氏宗祠理事會,共籌集70餘萬資金,啟動了洪氏宗祠修繕工作。通過一年多時間的修繕,保留了徽派建築風格的洪氏宗祠煥然一新。

如今,洪氏宗祠成了同弓鄉村民的大課堂、農家書屋,是大家學習的好地方,鄉村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活躍了起來。

文化氛圍濃厚了,鄉賢們又聚在一起討論怎樣發展鄉村。早在2015年,同弓鄉就有定期召開鄉賢、村民代表和黨員幹部們座談會的制度,拋難題,解疑難。洪氏宗祠修繕完畢後,同弓鄉就把鄉賢座談會定於每個月的農曆初一和十五,共話鄉村事。

在最近的一次座談會上,鄉賢們就如何打造文化品牌,拉長旅遊產業鏈,振興鄉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鄉村要吸引外面的人來體驗和消費,就要善於挖掘文化,培育品牌,才能拉長產業鏈。」48歲的鄉賢洪文龍在座談會上說。

「洪氏齋公拳在常山已有一百多年的傳承歷史,容易推廣,我們可以利用洪拳文化資源,開展有效的宣傳,吸引遊客來體驗學習洪氏齋公拳,游美麗鄉村。」 洪文達說。

同弓鄉黨委書記王建坤表示,接下來要繼續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發揚團結向上、勤奮好學和鄰里互愛互助的精神,結合瓜果基地等自然資源,打造以採摘、觀景、休閑為一體的旅遊觀光線路,鄉親們一起努力,把日子越過越好。

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呼喚新鄉賢

中央一號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新鄉賢」這個詞火了。

如今的鄉賢,已不是古時候的概念。退休返鄉的政府官員、耕讀故土的賢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基層幹部、有口皆碑的模範人物、反哺桑梓的業界精英以及其他所有願意為家鄉發展建設建言獻策、出錢出力的先進典型都可以被稱作「鄉賢」。

鄉村治,則百姓安,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而人則是鄉村治理中最活躍的元素。有擔當、有所長的鄉賢,無疑是鄉村治理的軟實力,一直以來在促進鄉村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浙江的鄉村正湧現出一批新鄉賢,他們不僅為村裡拉項目「造血」、解決鄰里矛盾糾紛、傳承鄉土文化,成為鄉村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主心骨」,而且普遍有著更高的政治素養,在國家政策的解釋和傳達中起著橋樑作用,成為基層貫徹落實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生力軍。

新鄉賢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期待有更多的新鄉賢帶領和幫助村裡人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氛圍,推動實現十九大報告描繪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圖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相信未來!為了兩個「家」,54歲的哥連……
聽基層代表講一線「小」事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