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蝴蝶效應》假如能改命,你有多少種生活

《蝴蝶效應》假如能改命,你有多少種生活

千尋聽

觀影、讀書、取象、雜評

用深度的思考

認知這個世界

《蝴蝶效應》

假如能改命,你有多少種生活

這部電影曾經狠狠撞擊過我,開篇的平淡與後面的震撼,反差十足。吃驚的感受一次次向我襲來,所以,這是一部需要皺著眉頭看完的電影。

能改命嗎?

你可以有多少種生活?

我經常在聽到算命這個詞語時會如此想像,但往往得不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因為我知道很難,中國人講定數,講宿命,往往委曲求全的品嗜著自己的人生。誰不想再活五百年?也許只是想品嘗下更豐富的感受,更多樣的體驗吧,至少我這麼想。

活著是有限的,拼搏超不出它的極大值,頹萎也不會突破極小值。這是我初中時就自認的一個道理,總覺得這些就是人生,沒有人可以打破這個規律,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改變這個看法。

電影里的伊萬逃不出怪圈,似乎他周圍的親人朋友只是自己生活的剪影,一個個龍套而已,存檔、讀取、再存檔、再讀取……循環往複,最後以犧牲掉自己為代價換來最美好的結局。事實真是這樣?

當這部電影的二三系列出現後,依然是單調的存檔與讀取,但是誰能突破極限?有限的空間里以一己之力打破所有的規律?

假設X+Y=Z,X是變數,是主角;Z是定數,也就是X所追求的結果。那麼Y必須是一個不變的定數才符合基本的內部證成。但是Y如果有稍許的變化乃至轉移,那麼Z的結果確定不是X想要的結果,這才是符合邏輯的。否則X所追求的結果只能是一廂情願的臆想。

換句話說,不管X的值是有限或無限,對最後的結果是無法產生最終影響的,Y的無法預測才是影片的精妙之處,影片也有表現出的橋段,但是不去細細體會,慢慢揣摩,主人公所做的只能是無用功。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X所誘導的數值趨向,是可以部分影響結果的,就好比力學中作用力的角度問題。這也就是我所認可的有限原則,否則就是遊戲中的作弊密碼,一旦開啟上帝模式,遊戲將索然無味。

以上的推論不是忽視蝴蝶翅膀的效應,而是謹慎翅膀所引發的共振效應與慣性。這是核心!說的直白點,就是習氣與習慣,另外就是關鍵點的導向。

電影可以重複一萬次的橋段,人不能,除非你有做夢的好習慣。往往細微的因素只是薩拉熱窩的槍聲,戰爭或事故的引發絕不是簡簡單單一個誘因可以改變,但是關注蝴蝶效應的以小見大,從微小處著手,逐漸改變作用力的角度,起碼,這樣能離最後的目標近一點,這才是從有限到極限的合理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尋聽 的精彩文章:

《小男孩》應該餵給孩子的雞湯
鄧超與孫儷的結緣電影《畫壁》

TAG:千尋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