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誤區,才是「三高」致命的真正「殺手」!快轉給身邊人!

這些誤區,才是「三高」致命的真正「殺手」!快轉給身邊人!

「三高症」是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症,

可單獨存在,也可相互關聯。

「三高症」已成為人類致命的「頭號殺手」

在中國人中,

與「三高症」相關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27%,

危害可想而知。

當然,在治療中也存在諸多誤區,

今天,小衛帶你來看看以下誤區,

你犯了幾個呢?

四大用藥誤區

誤區一:急於求成,不遵醫囑

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常常急於求成。當服用2天未見血壓或血脂降到自己的預訂標準,就擅自加大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品種。

其實,不同種類藥物的起效時間是不一樣的,短的數分鐘,長的需要數周或更長。很多時候不是服藥無效,而是時間不到。

誤區二:吃藥一把吞,沒有時間表

對三高患者而言,正確的服藥時間尤為重要。

1. 降壓藥

在一天24小時中,人體血壓呈「兩峰一谷」現象,即9:00~11:00、16:00~18:00兩個高峰、凌晨2:00~3:00一個低谷。臨床出血性中風多發生於白天,而缺血性中風多發生於夜間。

當服用長效降壓藥(一日一次)時,應在7:00時給葯,切忌在睡前服藥!這是因為,夜間血壓處於「低谷」,服藥會使血壓更低,從而導致腦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中風。

2. 降脂葯

由於膽固醇主要在夜間合成,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葯,晚上給葯比白天給葯更有效。

3. 降糖葯

二甲雙胍既可用於Ⅰ型,也可用於Ⅱ型糖尿病。

普通片或膠囊:應餐中或餐後服用,以減輕腹瀉、噁心、嘔吐、胃脹、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腸溶片或膠囊:胃腸道反應較輕,應餐前30分鐘服用。當餐後血糖達到高峰時,藥物濃度也相應較高,可較好地覆蓋餐後血糖高峰期。

緩釋片或膠囊:每日一次,通常晚餐進食時或餐後服。

誤區三:吃完葯就散步,忽視用藥風險

據統計,跌倒在意外傷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更是65歲以上老人的首位傷害因素。口服藥物後30分鐘~1小時是跌倒高風險期。

降壓藥:服降壓藥後最常發生的是眩暈、暈厥和短暫意識喪失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從而導致跌倒的發生率增高。代表葯有美托洛爾、特拉唑嗪等。

利尿葯:這類藥物在起利尿作用的同時,患者可因機體短時間內丟失大量體液和電解質,出現嗜睡、乏力、頭昏、站立行走不穩而跌倒。代表葯有氫氯噻嗪、呋塞米等。

降糖葯:降糖葯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意識、精神、視覺、平衡等,且有導致低血糖的可能,使服藥者跌倒風險增加。代表葯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抗心絞痛葯:這類藥物因擴張血管,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頭暈、眩暈等,身體失去平衡而跌倒。代表葯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醇酯等。

誤區四:忽視自我監護 導致不良反應

「是葯三分毒」,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藥物大多需要終身服用,更應格外關注正在服用藥物的不良反應。

1

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肝毒性和肌肉毒性。

一是,當出現納差、乏力、腹脹、噁心、吐瀉、黃疸、肝痛時,應立即就醫。

二是,當出現肌肉不適,或無力癥狀,或排褐色尿時,應立即就醫。

2

阿司匹林

絕大多數三高患者都在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消化道不良反應明確,發生率較高,胃出血和穿孔甚至是致死性的。

一是,要採用適合自己的用藥方法。雖然「拜阿司匹林」說明書要求餐前服用,但是若出現胃腸道不適癥狀時,可改為餐後服用,以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

二是,注意觀察出血表現。小劑量阿司匹林的消化道癥狀不明顯,當出現血腫、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齦出血、血便或黑便時,應及時就診。

三是,定期檢查血常規和便常規。阿司匹林服藥後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患者每1~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

吃肉,不一定會導致「三高」

有三高的人,常聽人勸:

改善飲食,少吃肉,肉吃太多會導致「三高」。

於是,很多無肉不歡的人,不得不咬牙忌了這口。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也不符合均衡膳食的原則——

平衡膳食里應該包括適量肉類。

該如何保證健康,又能開心享受肉類美食呢?

膳食不均衡,容易營養不良

肉,是均衡膳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畜肉、禽肉、魚肉,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其中,紅肉類還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高,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有重要意義。

尤其是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出現營養不良和貧血等。另外,中老年人常存在體力活動減少、牙齒鬆動、情緒不佳等問題,這些也可能導致食慾減退,營養素攝入不足。

在此情況下,若不注意營養均衡,拒絕吃某些食物,容易加快身體器官功能衰退。尤其在患有三高等慢病時,會讓身體健康狀況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吃肉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嗎?

現在網上關於肉吃太多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的宣傳可以說是鋪天蓋地,這讓大家對吃肉導致血膽固醇升高的擔憂更強烈了。不過,這種擔憂是否真的值得呢?

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大約 70%~80% 由肝臟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是來自飲食。肉類飲食中的膽固醇對於升高人體膽固醇的作用並不大。

而且,食物中的膽固醇也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維生素 D、膽汁和部分激素的材料。

所以,不要簡單地認為吃肉就會導致膽固醇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吃肉:真正應該注意的是脂肪

雖然肉類中的膽固醇不用太擔心,但很多膽固醇豐富的肉類,尤其是紅肉(豬肉、牛肉和羊肉),依然要少吃。這類肉中的脂肪里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

簡單來說,盡量吃瘦肉少吃肥肉,盡量吃白肉少吃紅肉。

白肉:魚肉、禽肉為首選

白肉一般指禽類及水產品類的食物。

魚肉、禽肉是首選肉品,它們的脂肪含量低,肌纖維短、細、軟,更易消化吸收。建議每日的攝入量為 50~100 克。

海魚和蝦也是很好的選擇。

紅肉:多吃瘦肉,少吃內臟

紅肉包括豬、牛、羊、驢等家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

建議每天的紅肉總量控制在 50 克。

紅肉含脂肪較高,應盡量選擇瘦肉。動物內臟因膽固醇含量較高,老年人不宜過多食用。

建議每周只吃 1~2 次動物內臟,每次吃 50 克。

膳食:「十個拳頭原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為了方便大眾評估自己的飲食結構,我國營養學家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概括了「十個拳頭原則」:

肉:糧:奶和豆:菜果 = 1:2:2:5(以烹飪前的重量比計算的比例)。

建議大家經常根據自己拳頭的大小,來粗略估計每天各類食物的進食量,這個方法尤其適用於中老年朋友:

肉類: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包括魚、禽、蛋、肉)

主食:兩個拳頭大小(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

奶、豆製品:兩個拳頭大小

蔬果: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蘇州 的精彩文章:

吃貨們有救了!專家說:漢堡、速食麵、油條都不是得「垃圾食品」!

TAG:健康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