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戲說儒墨兼別論

戲說儒墨兼別論

本章節,由作者:御靈墨·所染·大地行者,以娛樂逗逼為主,分享知識為輔,離經而不叛道、自由而不散漫的態度而寫,大家要是喜歡,就多多支持點贊、轉發、關注,對本人言論不服的,咱本著討論而不撕襠的態度多多評論。

1:諸子百家,憑啥就你儒家說了算?

墨家一直講究兼愛、交利、非攻,非攻是目的、兼愛是主張、交利是方法。在兼愛之後還反對交相賊,警惕世人,並主張奉勸大家別相惡。

墨家跟任何一家學派組合或者說配合,都能迸發出燦爛的火花,讓世界更加美好;而儒家跟任何一家學派組合或配合,卻能變的狼狽為奸。

那別相惡呢?墨家脫離任何一個學派的組合,都能獨立承擔起社會價值觀的正能量;而儒家脫離任何一個學派的組合呢?歷史已給了答案。

當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腦抽,聽了董仲舒那個唯心主義哲學家之大奇葩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言論後,還真在公元前一百三十四年這麼玩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就這麼嗨起來了,劉徹是虧待了百家,也包括墨家。

但結果呢?劉徹這傢伙話說,到底他一輩子有什麼成就?除了首開絲路、開拓疆土、建立年號,給自己臉上貼金,對民眾的貢獻有啥?貌似也就是幣制改革了。而這牛叉的孝武皇帝給社會帶來的災難呢?加強集權、獨尊儒術。也難怪墨家天志沒饒了你,你漢武帝作,後面的詛咒就是子嗣少,多病易夭折,最終玩到你後人漢獻帝被人挾來令諸侯玩,然後變成了山陽公,其實我現在都懷疑這是侮辱,為啥?你想想啊「山陽公」這爵銜,其實人家曹丕是想叫你「山羊公」吧,你可不就是個待宰的羔羊嘛。

西漢後期百家算是全完犢子了,也就道家還好點,也被逼的從哲學派系從入世轉為出世,方外之人燒香捉鬼去了。而墨家更慘,直接就毀茄子了!對,就是毀茄子了!殘存的墨家弟子也不自稱為墨,因為怕被儒家玩死啊!想當年百家爭鳴的時候,好歹墨家這種組團嘻哈的黑社會,哦不對,是學派團體,還有墨子做才華擔當。但墨分為三後,沒有統一的領導,又被劉徹和儒棍各種維穩和打壓,誰還敢去當出頭鳥?

好吧,好吧,歷史虧待了墨家,虧待了百家;天志也給中國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統治天下,命運也虧待了中國,用八國聯軍和鬼子給中國來了一個狠狠的教訓,其實清朝滅亡啥的活該,但還是苦了吃瓜群眾。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不得不從諸子百家說起。其實這諸子百家啊,在我看來模式更像是街頭嘻哈。嗯嗯,沒錯,嘻哈文化。比如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孟子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公孫龍說:「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容我腦補一下哈,如果這些配上節奏感強的音樂,然後再改成說唱,艾瑪畫面太美不忍直視了,要要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墨家當然也不例外啦,墨家更狠,墨子以及門下墨家弟子可不好惹,要說其他家是一個一個的來斗舞,墨家是直接勁舞團的節奏了。墨家都是俠,墨子是貴族之後,簡單地說就是家族落魄了的官三代(當然他爹不是官),墨子的身份有點像劉備,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第十八代玄孫也,他爹劉弘不仕,貶為民沒了爵位有了劉備。人家墨子也一樣,小邾國的貴族後裔,出身目夷,祖上是貴族,也是到爹這一代坑了,但是農民出身的墨子,還是後期做了宋國的大夫,雖然後期任性辭職了。人家墨子不但嘻哈的好,***的團隊嘻哈!手下不是奴隸制解體散落的資深工匠、就是貴族身邊的武士將領、各個國家願意棄官從墨的軍事顧問、墨家這個「創業團隊」最初的底子可是很厚的。

上述說的有點離題了哈,畢竟咱們本期文章的名字叫《戲說儒墨兼別論》嘛,那咱們今天就試試「論兼別」吧!看看儒家兼其他學派如何、墨家兼其他學派如何。最後看墨家別的是什麼、儒家別的是什麼;咱從兼相愛論到別相惡。

2:論兼。

要說這墨家啊,其實墨者給別人的感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別鬧了好不,墨子是最接近底層說話的人,只不過是對底層有上進心的人說話。畢竟墨家是幫難不幫懶,救災不救窮。有人說墨家是講究人人平等,這是完全錯誤的。

墨家的兼愛,確實是兼愛平生,但指的是人格平等之尊重。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墨家從來就不是民主支持者,你要加入墨家,這是你的自由意願選擇,你加入了你就得遵法儀守規矩,在這一點上,墨家是和法家可以兼,有法儀的。

墨家非攻,熱愛和平,講究兼相愛,要用交相利來實現,具體啥叫交相利,我推薦李子暘先生寫的《貿易造就和平》這本書。其實他以為他的思想是自己研究出來的,實際兩千多年前的墨子,那別人誤以為是理想主義的兼愛,已經考慮如何實際應用了,歷史也證明了墨子的交相利可以實現兼相愛,非攻的和平可以實現。

但如果非有人好戰咋辦啊?非攻是以戰止戰保護和平,在這方面《墨子》一書中從五十二篇「備城門」開始到七十一篇「雜守」結束(守城篇)墨家可兼兵家,精通作戰守城而遏制不義之戰,畢竟殺賊非殺人嘛,墨家可不玩聖母。借用普京的一句話,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兒,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見上帝。墨家也一樣,我勸不了你做天下之害,那我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原諒你是天志的事兒,我讓你歸天。

《墨子》一書中的記載,最難通的莫過於四十章「經(上)」、四十一章「經(下)」、四十二章「經說(上)」、四十三章「經說(下)」這四篇,作者我請教過南墨學者顧如先生、鄧陵墨學者黃勝先生、並且各處收集中國墨子學會發起人、墨學研究專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張知寒教授的所有的論文,依然對這四篇無法完全理解。甚至當今的墨學大家學者,無論社會實踐派還是學院派,都也不敢隨意提及這四篇,因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唯一能確認的,就是內容與道家有關,非常深奧。這四篇補單包括了墨子對數學、物理學、空間方面的認知,也包含了道家的東西,可以說,墨家可兼道家的優點,也得到道家的認可,畢竟道藏太清部,為保護墨家思想不被咩收集了墨子一書。

墨家講究節用、節葬、與農家可相兼。墨家三辯,小取,與名家相兼。總而言之,表面不可親近的墨家,其實可兼百家,與百家總能找到共同價值觀,哪怕與儒家,墨家的親士和修身也是可兼的,雖然墨家修身與儒家修身有區別。

但是,儒家兼了會如何呢?儒家兼兵家,百姓遭殃,等級制度和階層君君臣臣,兵家雖好,落儒手中將萬劫不復。儒家兼道家?儒釋道是什麼德行,大家都心照不宣,我不仔細介紹了。儒家兼名家,這到挺不錯,反正孟子是做到了,把除了自己儒家之外的百家都給罵的體無完膚。儒家兼法家?我的媽啊,儒家是人治社會,一旦兼了法家,當然也有實際例子而且還是現代的,某些法律何嘗不是把國家的義務推卸給老百姓個人,變成了惡法?法律在人治社會而不是法治社會裡,那除了惡法,也沒別的。

要知道,儒家可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如果讓儒家跟法家兼一起,那真要了親命了,權貴可以犯罪不處罰,跟你小老百姓不用客氣,禮不下庶人嘛。何況那儒家的二十四孝,那是滅人權,毫無人道主義啊。儒家一向是玩畫大餅,而且還讓你就著雞湯都咽不下去。儒家希望國富民窮,就拿二十四孝的埋兒奉母吧,兒子覺得家窮,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把自己孩子活埋了,省下口糧給媽吃。說實話,善待父母沒毛病,但你怎麼不研究研究多賺錢呢?沒辦法啊,你沒有上升通道啊,儒家讓你認命啊,不允許你奮鬥,而且制度上就沒有你自由擇業的權利、你經商也得被儒家抵制,因為士農工商,儒家把商人看的最低賤,就是為了讓你做農民,而且還是勉強能活命的窮人即可。而你呢?你不想改變自己命運多賺錢而是思考如何把有限的錢省一下,於是你活埋了孩子?

至於二十四孝的「哭竹生筍」啊、「卧冰求鯉」啊、「鹿乳奉親」啊,這些故事大家有興趣自己翻翻看吧,我也很奇怪,為什麼當年破四舊的時候,這些個牛鬼蛇神的迷信和傳說怎麼今天成了真理和雞湯了。你要勸天下人善待老人,那你就應該多從老人為這個國家做出過多少貢獻,應該在法律上如何善待。而不是什麼烏鴉反哺論,你要真拿動物說事兒,那就難聽了,畢竟有打臉的老象尋冢論呢(象群的老象如果感覺自己不行了,會很神奇的自己找到象冢等死,而更神奇的是象冢它們出生就沒去過,居然能找到),咋地?你是不是老了得自己找個地方等死去?所以,別混理,有事說事別搞妖魔鬼怪的言論,你要拿這些荒唐舉例子,真遇見我這種叫勁的,我能拿一大堆的例子懟死你。

善待老人嘛,人家為國家貢獻一輩子了,老了應該得到一定的優待,做晚輩嘛,人家老人慈的話,你就多多善待嘛。最起碼的,人格平等之尊重,墨家是有兼愛的嘛。可儒家在做什麼呢?優待變成了特權,於是全社會到處都是碰瓷老人啊,公交車自己沒下車搶方向盤導致車禍啊,老人強行坐婦女身上逼人讓座啊一大堆。

所以我說算了吧,你儒家別兼了,就自己懟自己挺好的。你兼哪派學說,哪派學說就變了味,弄的諸子百家雞飛狗跳,好主張變成了惡夢。

3:論別。

墨家真沒有什麼可以別的,就算跟儒家不對付,也好歹只提出了非儒而已。墨家非儒不反儒,這是墨家的胸懷。墨家弟子始終都是如此,我不學儒家的那些糟粕,也不去當儒家偽君子,但墨家從沒主動攻擊過儒家,至少行動上棉。

墨家別相惡,不跟惡人玩,是因為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說白了,就是魚交魚、蝦交蝦、王八找個鱉親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所以,墨家對國家注意別七患者而對社會別天下之害者。簡單的說那就是三觀很正。

可儒家別呢?其實你儒家不要兼也不要別好吧,因為你別的中國百家就剩下你一家,還禍害了中國兩千年啊有木有。都說儒家是君子,我不那麼認為,我覺得儒家是噴子!孔丘這老二還算好點,能忍;孟子這貨可是玩壞了儒家了。

你別說,孟子是個人才,但是潑婦中的人才。也就是從孟子開始,儒家的玩意兒變成了一套變了味兒的道德約束,而且這道德標準模糊不穩定,不但殺人,還要誅心!不但玩到你家破人亡,還能讓你遺臭萬年,這套路玩的絕對溜。

儒教徒大肆攻擊法家,說法家為懲罰而懲罰的策略主張野蠻透頂,儒家先教育,教育不了才懲罰的方針才是正確的。秦始皇時,儒家分子以長生不老之術欺騙迷惑始皇,妄圖取代法家,讓儒家一家獨大,後來,幸而始皇發覺其陰謀,將這群蠕蟲坑殺。其實我說啊,真是活該,坑殺你們真一點都不冤枉,我給秦始皇點贊!

後來的儒教徒無不以此為其受迫害的依據,大打殉教悲情牌,罵始皇為千古第一暴君,將秦朝速亡的原因完全歸於法家的身上。從此,法家大受打擊。漢武帝時,儒法鬥爭最烈,沒有一個儒生被殺,倒是不少不畏權貴的法家人士慘遭誣陷而被害。雖然之後中國的皇帝為了加強皇權也會時不時用用法家,但和過去提倡刑法不分上下的法家已經大大貶值,而」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卻盛行至今真是禍害不淺。

要說儒家坑兵家,人家兵家本是受道家影響較深的一個學派,跟墨家一樣受道家的幫助的。儒教徒上台後,一邊高唱仁義盛世迷惑皇帝以獲得好感,反對擴軍備戰,一邊又在兵家思想里大肆值入這樣的觀念:知可為而不為,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亂軍思想,大談仁義道德至上,而棄人民切實利益和國家安危而不顧,以至於兩千年來中國兵法仍停留在戰國時期的水平上,而西方的軍事界在沒有道德包袱的情況下開拓創新,不斷進步。要不是一個海灣戰爭把我國嚇醒,我們可能還是跟伊拉克一樣虛胖。

縱橫家也挺慘,被儒家一別就別的體無完膚。孔明舌戰群儒里,有一東吳的蠕蟲曾發言質疑蘇秦、張儀,認為他們是小人。此書雖是小說,但也看出儒教徒對縱橫家這樣的實幹派的不屑,把別人斥為小家小人之舉,把儒家自己說成大家君子之舉。舌言令色鮮矣仁,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將其作為放到哪裡哪人身上都對的至理名言。只許自己放空炮,不許別人合縱連橫,當說客遊說,以求富貴,嫉妒之心彰然若揭。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縱橫家衰落無依,三國時放了一回光,之後幾乎無人問津,以至於國中無人可用,只有一幫天天自詡為君子的無用蠕蟲。其實說縱橫家的思想,至今都價值極大。

儒家別道家,眾所周知,戰國時期,儒道互掐,儒家人說不過道家人士,就大力潑髒水。西漢初年,為了發展生產,提倡善於經世致用的道家思想,休養生息,這說明道家絕非後世所認為的消極無為,相反是積極有為的!而在西漢初年,備受冷落的儒教徒們更是對道家恨之入骨。所以,在後期,儒家對道家一直進行抹黑。

至於農家,艾瑪,我國歷史上是農耕國家,因為儒家祖師爺孔夫子這老二,就直接就鄙視干農活的人,儒教徒更是不用說。農家的發展備受冷落,社會生產力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而耽誤和拖延了中國農業到工業時代的腳步。

所以說,墨家別相惡,只是表現在非儒上。而儒家別相百家,是對百家進行地圖炮式的攻擊,一直到百家絕了,儒家獨大,害了整個我朝。

4:總結。

其實啊,孟子那句:「自有法墨兵三家,世德淪喪,不亦悲乎」到底悲的是公德還是私德?其實張儀當年那段話,真的就是今天我想表達的兼別論的總結。那我就不自己說自己的感慨了,直接借用張儀這個偉大的縱橫家的總結吧。

張儀總結的絕對經典,你儒家真**!在你眼裡都是小人,就你儒家是君子,人家的學術都是卑賤,就你獨尊,人家的學識都是邪途,就你正宗。我們墨家學派舉兼愛,人家楊朱學派言利。你儒家的孟子大放厥詞:「天下之言不歸楊既歸墨,楊氏無我是為無君,墨氏兼愛是為無父,無君無父是秦獸。」你家孟軻罵墨家做無父絕後,你家孟軻罵法家孟軻罵細末之學。人家法家支持法治社會,你罵法家虎狼苛政。人家道家超脫,你儒家能罵人家逃遁之說。兵農醫工四大家,你說人是不務正業未技細學。

你儒家大言不慚張揚刻薄,出言不遜的罵遍天下諸子百家,言辭如潑婦,措辭之**卻如今被民間視為聖學。讓我有一種聖人等於**潑婦的錯覺。難怪道家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啊!你儒家一言以蔽之,爾等不過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整天淹沒在那個消逝的大夢裡,惟知大話空洞,欺世盜名而已。

國有急難,邦有亂局,儒家何曾拿出一個有用主意?爾等竟日高談文武之道、解民倒懸,事實上卻主張回復井田古制,使萬千民眾流離失所,無田可耕!爾等信誓旦旦,稱『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事實上卻維護周禮、貶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萬千平民有冤無訟、狀告無門,天下空流多少鮮血?如此言行兩端,心口不應,不是大偽欺世,卻是堂堂正正么?狗屎!

儒教神棍,罄竹難書!你等深藏利害之心,卻將自己說成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但觀其行,卻是孜孜不倦的謀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喪家之犬。三日不見君王,你等儒蟲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終。究其實,利害之心,天下莫過儒家,趨利避害,本是人性。爾等偏無視人之本性,不做因勢利導,反著意扼殺如閹人一般,食而不語、寢而不語、坐懷不亂,生生將柳下惠那種不知生命為何物的木頭,硬捧為與聖人齊名的君子,將人變成了一具活屍,變成毫無血性的閹人,就是儒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閣書屋 的精彩文章:

TAG:墨閣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