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建國:中美貿易戰邊打邊談,目前以陣地戰為主

魏建國:中美貿易戰邊打邊談,目前以陣地戰為主

專家簡介

魏建國,CCG顧問,國經中心副理事長。

中美貿易爭端進入實質過招階段。

經過8天的公眾意見徵詢期,4月2日凌晨,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

128項進口商品主要是水果、豬肉,以及相關製品

中國財政部網站稱:「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對美232措施實行反制措施的國家,多位接近中美談判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伴隨談判的進行,這些措施只是開始,「因為與232相比,美方為中國量身定做的基於『301調查』的相關措施,才是雙方開始發力的關鍵所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接下來的措施會有很多,這是一場邊談邊打的長期戰,也是一場陣地戰,但集團軍衝鋒式的大戰仍需看雙方談判情況而定。

從清單來看,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國目前還比較克制。

中方仍較克制

中國此番行動落地之前,美國已針對多國發起「232措施」,以及釋放了基於「301調查」向中國發起一系列單邊措施的預期。

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中方認為,美方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採取232措施,濫用世貿組織「安全例外」條款,實質上構成保障措施,而且其措施僅針對少數國家,嚴重違反了作為多邊貿易體制基石的非歧視原則,嚴重侵犯中方利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介紹說,3月26日,中方根據《保障措施協定》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向美方提出貿易補償磋商請求,美方拒絕答覆。鑒於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向WTO通報了中止減讓清單,決定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對中方造成的利益損失。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月2日清晨就此發表談話稱,大量民眾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對措施及產品清單表示支持,贊成政府採取措施維護國家和產業利益,部分民眾還建議增加措施力度。經過評估,決定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實施上述措施。

上述多位接近談判的人士認為,這只是中國的第一個反制措施落地,未來面對可能給中國和全球帶來更深遠負面影響的「301調查」,反制措施將會更為有力,「大頭還在後面,因為美方還沒有公布近600億美元規模的產品清單」

過去一周,第一財經記者從不同渠道獲悉,美方可能發布清單的時間原本為北京時間3月28日凌晨、29日凌晨,但這一預期隨即被打破。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產品清單的公示天數將從30天延長至60天。換句話說,今年6月之前,美國不會對中國相關產品增收關稅。萊特希澤還表示,中美之間有希望通過談判來避免此次關稅大戰。而目前,多方信息顯示,美方再次發布清單的時間可能會至4月之後,為之後正式的中美對話「提高報價」打下基礎。

僅從中方發出的中止關稅減讓義務清單來看,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還比較克制,仍在為談判留後路。

在多位專家看來,這份清單避開了美國軟肋產品大豆等農產品、汽車等大頭,金額也比較適中。

對於引發輿論猜想的從凌晨開始徵稅,他認為,因為徵稅有時間起點,表示從今日零點之後開始的進口就要交稅了。但也有可能是中美談判已經有了新進展,美國「301調查」產品清單也即將落地。

中美邊交鋒邊對話

8天時間裡,中美雙方已在雙邊和多邊領域分別展開交鋒。

WTO官網信息顯示,在232措施生效當天,於3月2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貨物貿易會議上,超過40名WTO成員(包括28名歐盟成員)都表達了對美國針對進口鋼鐵和鋁的進口措施,以及該措施對全球貿易體系影響的不安。但美國在此會議上,仍強調為了解決這些進口對於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這一措施是必需的。

上周,美國確認了哪些國家將可以獲得鋼鐵和鋁製品關稅的臨時豁免待遇。特朗普於上周分別就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問題發布了兩個聲明,說明了美國將與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韓國和歐盟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展開額外談判。這份文件也表示,其他國家也可以獲得類似的豁免,條件是它們能夠相應地向美國證明這一點。同時,對上述國家的豁免將於5月1日截止,除非這些國家與美國達成一個協議從而「消除對國家安全帶來的損害」。但是,美國沒有豁免中國、日本、俄羅斯、南非、土耳其等成員。對那些沒有被豁免的國家,將對它們的鋼鐵進口徵收25%的從價稅,對鋁製品則是10%的從價關稅。

中國和俄羅斯在本次會議上稱,美國的措施與關貿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安全保障協議不符合,將這個議題納入了會議。中國認為美國的措施並沒有顯示鋼鐵和鋁如何影響到國家安全領域的,並暗示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來保障自身合法權利。而俄羅斯則稱,美國出台的關稅已經超出了WTO規則的範圍,這些措施顯示,一些WTO成員將會被豁免,但是需要更多的澄清來解釋這些豁免如何做出的,以及這些措施是否遵守了WTO規則。

已經被豁免的歐盟也並不高興,稱WTO規則下對國家安全議題的例外並未允許目標為支持國內產業,而使用(232措施)限制。

歐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3月26日,歐委會發布公告,決定對進口鋼鐵產品發起保障措施調查。在3月22至23日召開的歐盟理事會會議上,歐盟理事會領導人在會議總結文件中說:「歐盟委員會對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的決定感到遺憾。這些措施不能因為國家安全的理由得到正名,整個行業層面的保護是一種不適當的貿易救濟措施,實際的問題是產能過剩,歐盟已經在多個論壇上與美國開展全面的合作,包括鋼鐵產能過剩的全球論壇。」他們呼籲特朗普能確保歐盟可以永久地被豁免,而不是受限於5月1日這個談判截止日期。

雖然3月23日當天,WTO總幹事羅伯托·阿澤維多(RobertoAzevêdo)在該會議發表講話稱,積極的方面是,一些有衝突的成員依然在使用WTO作為討論這些議題的平台,但3月30日,他對外表示,中國與美國之間若爆發完全貿易戰,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嚴重影響」。對於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阿澤維多警告,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迅速」下降的風險。「現在是世貿組織最艱難的時期之一。」他說。

與此同時,中美對話也並未中止。

商務部發言人稱,中方對美方中止履行部分義務是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正當權利。希望美方儘快撤銷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使中美雙方間有關產品的貿易回歸到正常軌道。中美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雙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實現共同發展,避免後續行動對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損害。

稍早前,商務部部長鐘山在3月11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中美經貿關係確實有一些波折,中美是否會爆發貿易戰已經成為全球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對於輿論熱議的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斷的問題,鐘山認為沒有中斷,還在繼續談,中美之間合作交流的渠道沒有中斷過。不僅現在中美在談,下一步雙方確定還會繼續談。

文章選自第一財經,2018年4月2日

CCG 縱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化智庫CCG 的精彩文章:

關於中美貿易,市場有自己的聲音

TAG:全球化智庫C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