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命所歸還是策略得當?劉邦奪取天下的三大殺招,項羽要哭了

天命所歸還是策略得當?劉邦奪取天下的三大殺招,項羽要哭了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皇帝,48歲起兵反秦,8年內從土匪逆襲成一代帝王,開創了威名赫赫的大漢王朝,一生充滿傳奇。劉邦的起點之低、奪取天下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史學家們驚嘆「天命歸漢」!那麼劉邦奪得天下真的是天命所歸嗎,還是策略得當?下面陽光舊事錄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劉邦奪取天下的三大殺招。


第一,唯才是用

鴻門宴上形勢危急,劉邦想要不辭而別又擔心禮數不周。樊噲就勸劉邦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劉邦乾脆利落的上馬回營,避免了再生枝節。

實際上,劉邦不僅在安身立命時能舍輕就重,在用人時更是不拘小節、唯才是用。無論世家貴族,還是販夫走卒、流氓強盜,只要有真本領,都有機會在劉邦手下建功立業。起兵時,蕭何是秦官,樊噲是屠夫,周勃是藝人,灌嬰是商人,夏侯嬰是車夫;起兵後,張良是沒落貴族,彭越是強盜,酈食其是門吏,韓信是逃兵,王陵是黑社會。但是無論出身高低貴賤,他們最終都功成名就、封候拜將。

最厲害地,劉邦憑藉唯才是用的舉措,引來了項羽陣營大量優秀人才的投奔,而這些人很了解項羽的死穴,成了項羽的掘墓人,如兵仙韓信、奇才陳平、九江王英布、大司馬周殷等等。

圖1劉邦團隊


第二,輿論宣傳

除了在用人方面碾壓項羽,劉邦在輿論宣傳上更是一騎絕塵,把項羽甩的天上地下。

入主關中後,劉邦就和秦約法三章,憑藉寬厚和仁愛贏得秦人的支持;回定三秦時,劉邦宣稱奪回應得的關中,讓項羽啞口無言;出關後,劉邦為義帝哭喪,然後名正言順的討伐項羽;在滎陽相持時,更是曆數項羽十宗罪。

總而言之,在楚漢相爭期間,漢軍在輿論上牢牢的壓制了楚軍,無論是回定三秦還是出關都名正言順,完全是弔民伐罪的偉光正形象,天下歸心。楚軍則孤軍奮戰、落入「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圖2楚漢相爭


第三,統一戰線

最後一招,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中學歷史課和大學政治課必學內容:「統一戰線」。劉邦堪稱統一戰線的鼻祖和宗師,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出關後,劉邦聯合各路諸侯,組成56萬大軍開進彭城;彭城大敗後,劉邦一邊培養韓信,一邊拉攏中立的彭越,還一邊招攬項羽的將領,最後英布叛楚歸漢,深受項羽倚重的周殷也投漢。項羽僅憑著起家時的楚軍左支右擋、欲哭無淚,最後終於被劉邦的大戰線壓垮。

圖3 統一戰線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們,相信會覺著和楚漢戰爭似曾相識,無論是輿論宣傳、人才構成、統一戰線還是強弱易勢都像極了國共之爭。其實,歷史一直未曾走遠,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只需留意,你的身邊又何嘗沒有劉邦和項羽呢?只是他們此刻爭的不是天下,而是項目機會或者美女佳人而已!

關注陽光舊事錄,從歷史中品味盛衰、思考人生、發現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舊事錄 的精彩文章:

韓信拜將前有多苦悶?25歲壯志難酬,差點被殺
韓信如果擁兵自重,有能力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嗎?

TAG:陽光舊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