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艾滋病橫行的辛巴威 得了艾滋病就只有等死

艾滋病橫行的辛巴威 得了艾滋病就只有等死

南部非洲一直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而辛巴威的艾滋病疫情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2001年,義大利著名攝影師保羅?佩勒格林 Paolo Pellegrin來到辛巴威,將鏡頭對準了那裡的艾滋病病人。

2001年,正是辛巴威艾滋病的高發期,艾滋病病毒成人感染率達到了驚人的24%。

四個人就有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真的嚇死人。

隨之而來的,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在辛巴威,每周有2000人死於艾滋病或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

不少艾滋病病人就是天天呆在家裡。

與其說是呆家裡混日子,不如說是等死。

照片中的這個女人,HIV檢驗呈陽性,她的丈夫剛剛死於艾滋病。

一個年輕艾滋病人,他生活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近郊的一個貧民窟里。

在這個貧民窟里,生活著不少這樣的艾滋病人。

一個年輕的性工作者,同時也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因為生活貧困,不少婦女被迫賣淫以養活她們的家庭,並由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診所里的艾滋病人。

這些年紀輕輕的艾滋病人,就這麼一個個走向了他們的最終歸宿。

辛巴威的前身為白人政權羅得西亞,當年在非洲那絕對是有錢的主。1980年,辛巴威共和國成立,穆加貝當選為總統,並一直執政多年。

在穆加貝的英明領導下,曾經的羅得西亞成為了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艾滋病橫行的辛巴威,同時還是全球平均壽命最短的國家,平均壽命由以前的60多變成了現在的不到40歲。

辛巴威落得如今這個地步,到底要感謝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80年代的蘇州 依然是小橋流水人家
周恩來總理的音容笑貌 就在這一張張宣傳畫里

TAG:那些看得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