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朋友,區塊鏈不是你要追的風口!

朋友,區塊鏈不是你要追的風口!

首先,大家帶著一個問題,看下面的內容:區塊鏈到底是不是一個風口?

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17年8月份的時候,我朋友圈有一個朋友,VC,確切說是做FA的。當時,看他每天都在自己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幣圈鏈圈的觀點、文章,一天不低於30條這樣。我就電話他,看看有沒有一些可以共同推進的事情,電話里聊的很激情澎湃,感覺即將就要鋪開大展拳腳一樣。

不幸的是,很快遇到了9.4的斷崖式下跌,這個朋友的朋友圈也很快就回歸了之前的狀態,不再有任何關於幣圈鏈圈的東西,並且之前發的都刪除了,最新分享的都是某某互聯網公司又融了多少錢,某某大佬投的項目又上市啦,並表示感謝之類的話。

再然後,就是去年12月了,這位朋友微信我:兄弟,你還在做區塊鏈啊。我說:是啊,一直在。這位朋友就感慨了:真是後悔,那一撥下跌,以為就完蛋了,沒想到行情這麼快就回來了。怎麼樣,現在有沒有興趣一起玩玩。

之後,我就去翻他的朋友圈,然後發現奇蹟般的,他又開始每天保持30條以上更新幣圈鏈圈的內容了。言辭之間,儼然是幣圈一位資深大佬的姿態,信仰者,佈道者。並且,公開在朋友圈打出了項目方向他諮詢一次收2BTC的收費說明。確實膜拜,這錢好賺。

而現在,行情寒冬,幣圈鏈圈的東西在他朋友圈好像又沒了。「信仰者」同志又歸於凡人。

類似這樣的,我給個定位就是:趕風口的人。

每天很忙,有吃不完的飯局,也沒有他不認識的大佬,更沒有他不懂的東西。什麼火,追什麼。半葫蘆水,畢竟總有不如自己的,忽悠一個是一個。

當然,有時候真不是有意忽悠,可能就是覺得自己蠻懂行的。

我一直說,別把區塊鏈當一個風口,如果是這樣,早晚會拋棄它,也會註定失去它。風口,是人造的,是階段性的;趨勢才是自然法則運轉下的邏輯表現,風口常有,而趨勢不常有。

短短數年時間,我們在互聯網的世界裡就經歷了團購、O2O、P2P、共享、網紅經紀、短視頻、知識付費等「風口」。而真正靠趕風口而善終的人能有幾個,尤其是等風口形成,風已經吹起來才進入的,最後基本都摔死了。

我上面那位朋友,這些風口基本都經歷過。多年的浸泡,實際成就沒有什麼,但已經培養出了大佬的氣質和談吐。

當然,今天寫出來,我也就做好了得罪朋友的準備。(說心裡話能得罪的朋友,可能也不能是朋友)

一直在趕風口,並且一上來就把自己裝扮的像個行家,給別人做諮詢、亂收費;要麼是不自知,要麼就是趁機撈點錢。這樣的行為和初心,別侮辱了「信仰」這個詞,更別壞了行業風氣。

區塊鏈對於這一類人,永遠就是個「風口」,風起時,靠忽悠賺點錢;風停了,就裝死,然後去繼續追下一個風口。

當然,這樣的人和公司,都不在少數。昨天,就突然收到一條微信,是一位從未謀面,但是好友加了很久的朋友發來的。約我出去喝茶,說手裡有九個獨角獸項目,想看看怎麼合作區塊鏈。

能不能靠譜一點。你這麼能,9個獨角獸項目,我哪裡攀得起。

你一年當一天,風風紅紅來,風風紅紅去;而我們拿一天當一年慢慢熬,熬到行業變好變暖,熬到世界改變。

趕風口的人,祝你好運。

很明顯了,我們回答文首的問題:區塊鏈不是一個風口,而是一個時代。

時代定義是什麼呢?

廣義而言,指歷史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某個時期。如我國的歷史上的西周時代,封建時期等。以經濟劃分,又有航海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等。

所以,時代和風口,不管是在時間跨度、影響範圍,還是對人類文明的作用力上都有天壤之別。

每一個時代,自造風口;每一個時代,自帶循環。

區塊鏈是一個時代,從技術面來說,首先在公鏈、協議層、跨鏈、擴容展開突破;而後,應用層、聯盟鏈、私有鏈成為推及大眾的排頭兵;之後應用層遍地開花,很可能在金融領域、公共服務領域、物聯網領域、ai領域等取得顛覆性成果。而以上的環節中,蘊含著無數個風口。

正如我們過去所經歷的諸如O2O、團購、P2P、共享、短視頻等風口一樣,拐彎抹角,最終也沒逃出信息互聯網這個時代。

現在,我們處在了信息互聯網和價值互聯網交替之際,若沒有對時代更迭的篤定,最終也只能是想當然在信息互聯網的迷陣中捕風捉影。

海爾張瑞敏先生06年提出的「風口上的豬」觀點,本意是強調趨勢的重要性,不明就裡的追風口的人,卻當成聖經。被風吹起來的豬,上天之前沒學會著落,沒翅膀,所以風停了,最先摔死的也是豬。

再者,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以及視野的巨大差距。高處的人,看到的是真正的風口;而道聽途說、捕風捉影者看到的風口,多半已經是別人布好的接盤局。

2010年開啟的「千團大戰」,看似轟轟烈烈,其實真正的角逐就那麼幾家,而最終勝出者,也並不出人意料:大眾點評、美團耳。最後被賤賣的糯米,也只能算是有一個好下場。

商業競爭是悲壯的,勇敢無畏的創業者更值得尊敬,但就如2010年之後,後知後覺才殺入戰場的大部分人,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舉措,在沒有巨頭加身、資金、資源背景雄厚的情況下,一上來就指望風大一點,風停了,摔死無疑。

而離我們最近的「共享單車」,又何嘗不是。曾經到一線城市的創業中心走一圈,一餐飯下來,最後往往驚訝於,怎麼一下子都在做共享單車的生意了。而大部分人之前所從事的,和共享八竿子打不著。更有趣的是,隔壁桌一位做生鮮的,微信上一查,都已經被包裝成了共享領域的專家,到處給人做分享,開課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位共享領域的專家,現在也應該是區塊鏈領域的「大佬」了。

眼下,據最新的數據統計,短視頻是普通視頻打開率、用戶增長的6倍,流量巨大。而即將出現在互聯網群的新一波「風口」,很可能就是短視頻。對於一般人有機會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知的是B站剛剛在美國上市,而抖音、火山小視屏、快手等已經在該領域深耕多年,背後的投資機構早已覆蓋大部分資本和資源。你看到的風口,無疑已經是格局早定的格式戰場。

機會真的是追出來嗎?

答案當然是「不」。

比誰跑得快,前提是賽道上沒有開掛的人,大家同一起跑線,尚有勝算。

而最保險的做法,當然是提前布局,自己造風,並長出翅膀,讓豬來一起追風。

「風」是行業熱度,「翅膀」是自己的本事,而大部分「豬」是跑龍套的。

區塊鏈時代,風和雨都不會停,豬會摔死,長翅膀的鳥人得永生。

來源|微信公眾號:區塊鏈投資內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顏值魅惑,一鍵防窺 惠普發布高性能商務本EliteBook80
Magic Leap提前向部分開發者發貨AR頭顯 保密工作堪稱嚴苛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