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杭州這家新開酸菜魚館很安靜。因為老闆和夥計不會說話,也聽不見……

杭州這家新開酸菜魚館很安靜。因為老闆和夥計不會說話,也聽不見……

GIF

這是我第一次吃酸菜魚吃的滿頭是汗卻連大聲喘氣都不敢,生怕打破店裡的安靜。

和我一樣,在這家店的吃飯的人似乎都收攏了自己的聲音,甚至於連點菜都是沉默的。沒有那句熟悉的「服務員,點單」,食客和服務員一句話不說,全靠手寫和比劃。

GIF

坐在對面的是這家店的老闆和老闆娘,老闆帥氣,老闆娘年輕漂亮。不同的是,他們聽不到聲音,也不能說話。還有6個店員,也是同樣。點菜、服務,靠著一雙手完成。

吳江和妻子邱蘭蘭相識於朋友的聚會。一個是家境不好,沒錢沒房還離過婚的三無小伙,一個是從小吳儂細語的杭州姑娘。儘管在外人看來相差甚大,卻不妨礙兩人的相愛相知,一晃,就是第七個年頭。

蘭蘭喜歡吃魚,尤其是酸菜魚。偶然的機會在淮安吃了一家小館子,便再也忘不了了。好在吳江手腳麻利學東西還快,便想著索性去那家店拜個師,把手藝學過來。

剛開始師傅並不願意教他,「那個時候覺得收個徒弟還要學手語很麻煩,」張師傅笑了笑說。卻也拗不過吳江執著的性子,又是三顧茅廬又是微信勸說。張師傅下班後才得空教吳江,炎熱的夏天,汗水混著濁氣,一學就是凌晨。

語言不通,手語不會,學藝期間的交流都靠手寫和打字。這是張師傅做廚師8年來,第一次教這樣的徒弟。

學完手藝下一步就是開店,店面初步盤算了下,大概需要60萬。這筆錢對於他們來說是筆不小的數字。拿出所有的家底,再問朋友借了些錢,才有了這一百多平方,十幾張小桌的小店。

不同於普通酸菜魚館子的市井氣,店內裝修更偏向輕工業風。木質板凳混搭上現代感極強的雜色水泥地,不加隔斷的開放性氛圍,舒適自然。

店鋪的整體裝修風格由蘭蘭把控著,能把開店的瑣碎事做到這份心致,必有一顆玲瓏心。吳江喜靜,一頭扎進廚房。食材和刀刃間的你追我逐,讓平淡的生活多了趣味。

吳江最遺憾的,是無法親耳聽到兒子軒軒叫爸爸,對軒軒說「我愛你」也是一種奢望。好在,軒軒從小健康懂事,每每看兒子認真打手語,吳江就想像他的聲音。

店鋪牆上貼著一些手語宣傳海報,「手語學起來不難。」蘭蘭「說」,「我希望有更多人會手語,重視手語。」伸出大拇指,上下點一點,意思是謝謝。我學著做給蘭蘭看,她大笑著同樣回應我。

手語是一門有文化底蘊、社會地位的語言,殘疾也不可恥,都應得到平等的尊重。

GIF

小包是店裡的「另類」,會手語也會說話,連接著食客與老闆。店裡可以通過微信掃描點菜,也可以直接找他。

由於聽力受損,點菜時他會習慣性的將帶著助聽器的耳朵偏一偏,靠近食客。每天高頻率說話,嗓子已經啞的不成樣子。我們剛交談幾句,他又被食客喊走了。

GIF

有人來挑魚,小包正在接待其他客人。蘭蘭拿出一堆便利貼,通過它與食客交流。這樣的便利貼一周要用掉好幾疊。

GIF

選、殺、剁、片、腌、燒,片魚這步最考驗刀功,1.5毫米的片片,薄厚均勻。

GIF

高火熬煮,倒入自家腌制的配菜,各色食材魚貫而入,一頭扎進大鐵鍋。遠遠聞著味兒,肚裡已有幾分飽了。酸菜魚不愧是江湖菜的開路先鋒,幾口下肚,臉上熱汗直冒。

老客為了這魚,往返吃了七八次;新客坐車幾個小時,只為嘗一口這滿堂鮮。

在食通本宿酸菜魚店,龍蝦也早早就上桌了,並不比普通餐飲店來得晚。工作量雖然多了,但來店裡的客人也多了。尾部蜷曲,蝦肉彈性十足。剝開蝦頭,黃也不少。

這家店已經成為了一些殘障人士的大本營,聚會、嘮嗑都來這。相比於餐廳里的高雅幽靜,他們覺得在這樣的菜館子里更能找到真正的放鬆。這種很生活化、很平常化、很有煙火氣的氛圍讓人想起就覺得歡喜。

GIF

點開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餓了 的精彩文章:

敲定!杭州20年鼎順小吃店還在營業!而且又開了新店

TAG:我們都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