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校家長群的正確「發聲方式」

學校家長群的正確「發聲方式」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學校校長或教師為群主、家長為群成員建立起來的QQ群、微信群也成為很多學校、班級實現家校溝通的便捷工具。但在現實中,一些由學校牽頭的家長群缺乏有效管理,在群里出現了炫富、爭吵、推銷商品、發布廣告等行為,給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和其他家長帶來了困擾。如何有效發揮家長群的作用?家長群應如何管理,為家校溝通留下一片凈土?我刊微信公眾平台「第一縷陽光」(公眾號:alivesunshine)微友對此展開了討論:

@江蘇 顧紅松事實上,學校家長微信群的亂象,也折射出教師和家長對公共話語空間中權利與義務的忽視,確實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家長三方面,自上而下地進行整頓。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曾發布通知,規範中小學教師使用互聯網建群行為,划出了家長群管理的「底線」,明確將教師在家長群的言行進行規範。比如,不得在班級群組中通報點名、批評學生、公布成績或排名,不得通過互聯網群組織家長征訂教輔資料、電子產品等有價物品,等等。此舉旨在規範轄區學校組群建群,降低各類家校聯繫平台的負面影響,這對改變當前許多家長群只建不管的現狀具有現實意義。

@湖北 李麗教師和家長在群裡面,要明確自己應該幹什麼、可以幹什麼以及不必幹什麼。如果教師發的消息比較重要,並且在文末註明了「請回復」,那家長就需要回復,因為教師可能需要統計;如果單獨點名某一位家長,也希望家長能回復一下;如果教師只是公布班級的一些情況,可以不用回復。當然,有時候因為家長的感謝話語和表情包刷屏過多,反而會耽誤其他家長看消息。其實對教師工作最好的支持,就是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教師和家長需要在教育上達成共識。

@北京 尹建莉在微信家長群建立之初,家長和教師可以協商草擬「群規」,事先「約法三章」。教師在家長群中應該遵循「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原則。一般來說,個別孩子的問題盡量與家長「私聊」,給學生和家長留足「面子」,這樣不會適得其反。家長則應積極理解、配合教師工作,及時回應群信息。同時,學校和教師不發布跟孩子教育無關的信息,保持微信家長群的「清凈整潔」。此外學校和社會則應該與時俱進,在利用新的媒介技術健全家校溝通渠道的同時,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加強教師和家長的媒介素養培訓,使教師、家長成為交流平台的健康語境引導者。

@河北 秦鵬微信群有其相對私密性,同時也缺乏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和其他同事的約束和監督,導致一部分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顯得較為隨意。如,群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藉助微信群為教師自己或親屬朋友「拉票」、逢年過節在群里接受家長紅包饋贈等行為。微信群把家校交流從傳統的、固定的場所轉移至網路虛擬世界,使得家校溝通擺脫了時空限制。但是,學校組建的微信群同樣需要「規則」,方可讓家校溝通在和諧、合法、合理的狀態下運行。教師在群中一旦出現一些碰觸師德「紅線」的行為,學校若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在網路上快速傳播、發酵,為教師群體「抹黑」。因此,教師個人一定要恪守師德規範,在微信群中應與在學校中一樣,高標準要求自己,而校長也應該建立起相關的監督機制。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4日第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潘惠麗委員:給健康教育教材全面「體檢」
如何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