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學小篆三個體會,解決學篆三個難點

臨學小篆三個體會,解決學篆三個難點

本文為簡之文化綜合發布

主要來源:簡之文化

轉載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臨學小篆,不瞞書友說,筆者也這幾天的事,故大體會沒有,也不敢造次,只是簡述自己臨學小篆三個小感悟,以作分享,或正因如此,立在初學的角度,能幫助初學書友解決臨學小篆三個常見難點。

《嶧山碑》臨學樣圖

以《嶧山碑》為例,小體會一:小篆雖用筆較為簡單,但難在線條質感。

《嶧山碑》臨學樣圖

小篆所用到的筆法,可以說就兩種:藏峰與回峰。即便我們初學,把所用筆法多加以臨寫幾遍,掌握這點還是較為容易的,而難在行筆,小篆(嶧山碑)筆畫質感很強,粗細均勻。

要解決臨學小篆(嶧山碑)線條不均的難點,在於運筆過程能不能穩定的控筆,具體要求一是我們控制筆速,盡量放緩,當然,有一點要注意的,那就是紙,紙不能洇墨。我們初學,筆速不宜過快的,不然,易出現偏峰;二是手眼一致,就是我們書寫時,眼著已寫出筆畫前面部分,以此參照,控制線條質地。「手眼一致」看似神乎其神,其實就是我們的本能,像是我們騎車看到前面有坑,會自然拐彎。

小體會二:小篆(嶧山碑)的結字很對稱,近上遠下,以此類推,規律易尋,但空間分布掌握較為困難。

小篆(嶧山碑)結字規律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對稱,包括左右對稱,空間對稱等,難在我們書寫如何把握小篆(嶧山碑)結字空間布局,尤其筆畫弧度180度上下的

要解決這個難點,方法很多,筆者常用有兩種,一是直尺工具,二是打點。

利用直尺工具,書友應該知道的;打點,就是在紙上給要書寫某字的地方打三點,起筆附近一個點,收筆附近一個點,中間一個點。(點當然不宜過大,不然,點不能被書寫的筆畫細條所覆蓋)利用「打點」的好處,就是能定位筆畫位置、長短等,由此空間布局逐而掌握;由此熟練之後,即可脫離米字格了。

小體會三:小篆(嶧山碑)的拐點很多,難在使轉。

小篆(嶧山碑)字里,拐點不是一般的多,尤其筆畫部首。拐點,有暗藏的,有凸顯的。

凸顯的拐點,一般解決手段是使轉,利用手腕;暗藏的拐點,那就不是使轉了,是用了兩步走,即書寫不是一筆到位,而是先後兩步書寫。一圖中暗藏拐點為例,先寫左邊,再連點寫後邊。

三個小體會,希望對書友有所幫助,其他的就不予多說了,日後有了更深入的臨學體會,再與大家分享。

感謝閱讀!

- END -

發布 | 簡之文化

供圖 | 簡之文化

臨帖指導 | 仲和

文創 | 仲和

發布 | 小石

自古評論出人才

更何況是深諳書法媒體套路的你們

而有才氣的人,不該就這麼囹圄於方圓之間

有種書法叫簡之

簡之文化傳承分享

發現簡之的美好

版權說明:非原創文章源於網路素材,無從查證,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YES!

大家還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之 的精彩文章:

跪服,罕有米芾小楷作品,筆法自如,不臨對不住自己
用好中鋒,在於五指齊力:擫、押、鉤、格、抵

TAG: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