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五十二:蔡鍔年譜簡編(一)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五十二:蔡鍔年譜簡編(一)

原標題: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五十二:蔡鍔年譜簡編(一)



蔡鍔(1882-1916)


1882年 (清光緒八年壬午)誕生


12月18日(陰曆十一月初九日),生於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親睦鄉蔣家沖(今邵陽市大祥區蔡鍔鄉蔡鍔村),名為艮寅,字松坡。父蔡正陵,業農,兼營縫紉、蒸酒、打豆腐。母王氏,操持家務,兼針黹。兄弟姐妹五人:姐榮閨,人稱大姑;蔡鍔行二,男居長;大弟蔡鍊(字松垣),行三;幼弟蔡鍾(字松墀),行四;妹榮娥,人稱晚姑。

1883年 (清光緒九年癸未) 1歲


隨家遷居寶慶府武岡州山門大壩上(今邵陽市洞口縣水東鄉楊灣村)。


1887年 (清光緒十三年丁亥) 5歲


隨家遷居寶慶府武岡州山門城西之黃家橋(今邵陽市洞口縣山門鎮)。


1888年 (清光緒十四年戊子) 6歲


入私塾學習。


1889年 (清光緒十五年己丑) 7歲


繼續在私塾學習。


是年8月,祖母顏氏卒。


1892年 (清光緒十八年壬辰) 10歲

讀完「四書五經」,能寫流暢文章,在當地有「神童」之譽。


應縣試,始師事邵陽著名維新人士樊錐讀先秦諸子,尤好讀《韓非子》、《老子》。樊錐衣之食之誨之,凡五載。


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癸巳) 11歲


應府試。


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甲午) 12歲


繼續從樊錐學習。


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 13歲


4月, 應院試,為湖南著名維新人士、學政江標賞識,補為縣學生員。


1896年 (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 14歲


12月,應科試,名列一等。

1897年 (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15歲


9月初,從樊錐赴省城長沙應鄉試。


9月底,參加湖南時務學堂第一期招生考試,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入選中文內課生(後又補入第一期西文留課生),從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等維新人士研習《公羊春秋》、《孟子》及西學。


1898年 (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16歲


7月,在《湘報》第109號上發表《<後漢書·黨錮傳>書後》。


9月,在《湘報》第161號上發表《秦始皇功罪論》。


10月,因戊戌變法失敗,湖南時務學堂解散,與同學戴哲文欲入武昌兩湖書院,以時務學堂舊生被拒。


11月,返湘寓新化縣戴哲文家研習功課。


12月,回寶慶武岡山門黃家橋。


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17歲

6月,考取南洋公學外班生。


8月,應梁啟超之函召,東渡日本,入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在梁啟超指導下研習政法哲學,並補習普通科學。


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18歲


春,與劉百剛、吳祿貞創辦「勵志會」,以「聯絡情感、策勵志節」為宗旨。後加入唐才常組織的「自立會」。


8月,回國參加唐才常自立軍在兩湖發動的武裝起義。自立軍起義因事泄失敗,唐才常等師友20餘人在漢口遇難,因舉事前外出執行任務而幸免於難。復返日本,改名「鍔」,以示投筆從戎、流血救國之決心。


10月23日,以「奮翮生」筆名在該報第61冊上發表《雜感十首》,對清政府殘酷鎮壓自立軍起義表示憤慨,同時表達「流血救民」 的志向。


是月起,經梁啟超安排,擔任《清議報》之《瀛海縱談》、《譯書附錄》專欄主筆,以蔡孟博、奮翮生、(衡南)劫火仙等筆名先後發表時評、政論等40餘篇。


12月,與友人組織「開智會」,創辦雜誌《開智錄》,並為之作序,主張開民智,以改變國民既受列強壓制又受滿人鉗御之「兩層奴隸之勢」。又與秦力山、戢翼翚、王亮疇等創辦《國民報》,宣傳民族主義。


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辛丑) 19歲


3月,譯作《支那現勢論》(筆名劫火仙)由《清議報》自第78期起連載,揭露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一時風行海內」。

5月29日,父蔡正陵逝世,家不以聞。


12月,自費入日本成城學校。


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20歲


2月,長文《軍國民篇》(筆名奮翮生)開始在《新民叢報》第1、3、7、11號上連載,鼓吹尚武主義,以抵禦列強侵略,是為我國較早鼓吹尚武的著作。


4月,組織成城學校校友會,又與湘、鄂、浙之部分留日學生「秘密結社,歃血誓盟,以傾倒清廷,建設新國家為宗旨」。


8月,編譯著作《國際公法志》由上海廣智書局刊行,後又多次重印,是為我國較早介紹平時國際公法的著作。


11月,與黃興、楊篤生、梁鼎甫等留日湘籍學生創辦《遊學譯編》,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及革命歷史,宣傳民主革命和民族獨立。稍後又成立湖南編譯社,發行《遊學譯編》並編譯出版中小學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


冬,回國奔父喪,並為湖南編譯社籌集社股資金。


1903年 (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21歲


1月,《致湖南士紳諸公書》(署名「湖南留學生同上」)在《遊學譯編》第三冊上發表,呼籲湖南學習日本薩摩藩,在全國率先進行改革,「湖南一變,則中國隨之矣」。

春,復返日本。獲湖南撫院官費一年的獎勵。


4月,與黃興等組織拒俄義勇隊,反對俄國提出強佔中國東北「七項要求」,要求回國參戰,因清廷阻撓未果。拒俄義勇隊後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為該會會員之一。


5月18日,回成城學校補習,不久即畢業。


7月24日,入仙台騎兵第二聯隊實習。


9月,轉為江南官費生。


12月1日,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騎兵科學習。


1904年 (清光緒三十年甲辰) 22歲


10月 24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與蔣百里、張孝准一同被譽為「中國士官三傑」。


11月,應黃興之召,匆匆回國擬參加華興會策劃的長沙起義。抵滬後得知起義失敗,經章士釗介紹,在上海加入華興會之外圍組織愛國協會。稍後,參與營救因萬福華刺王之春一案牽連入獄的黃興、蘇鵬、郭人漳等人。


12月,應江西巡撫夏時之聘,充江西將弁學堂總教習。旋因夏赴陝西任職而辭去江西職務,再去日本處理湖南編譯社事務。事畢歸湖南省親,並娶劉俠貞為妻。


1904年冬,蔡鍔(左一)與江西材官隊教官合影


1905年 (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23歲


2月,應湖南巡撫端方之聘,任湖南教練處幫辦,兼武備、兵目兩學堂教官。


6月,應廣西巡撫李經羲之邀,赴廣西桂林「總理隨營學堂兼理測繪學堂事,並會同督練新軍」(以上差事次年1月獲清廷認可)。邀譚人鳳等適桂。


10月,創辦測繪學堂,後任堂長。


是月下旬,派岳森協助譚人鳳由桂返湘領導湖南寶慶會黨舉事,並贈手槍二十支。聞事敗,再邀譚人鳳返桂待機。


11月,秘密購運槍支到桂,欲乘藩司余誠格母壽日起事,因勢格未果。


冬,黃興化名張守正赴廣西訪蔡鍔、郭人漳策動軍界起義事宜,因蔡、郭意見不合而止。


1906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24歲

春,經黃興主盟,加入同盟會(一說同盟會的外圍組織興漢會)。


秋,複信楊度,談及以精神教育為重點的軍事教育思想:「現在教育,智力、體力,不患其不進步,尤應偏重德育,精神既立,物質自隨之而進。」


10月下旬,赴彰德觀操,任中央評判官。又到京考察軍事機構情況。某貝子欲留以充禁衛標統,婉辭之。


冬,創辦廣西陸軍小學於桂林,任總辦。


1907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 25歲


2月,兼任廣西新軍督練公所兵備處會辦。是月起,長文《雲南外交之失敗及挽回》(以擊椎生為筆名)在《雲南雜誌》第四、五、六、八、九、十一、十二號上連載,揭露英、法帝國主義侵略西南各省的罪惡行徑。


3月,廣西陸軍小學第一期開學。


8月25日,時評《日法協約問題》一文在《雲南雜誌》第八號上發表。


10月,黃興策劃鎮南關起義,派鄧家彥帶信給蔡鍔,請求協助。蔡鍔命岳森秘密運送一批武器交與黨人。


11月,長女菊蓮生。

12月,隨巡撫張鳴岐巡邊,歷4月有奇,「短衣匹馬,巡行四千餘里,於邊情地勢逐一札記,並草繪略圖」。



廣西練兵時期的蔡鍔


1908年 (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 26歲


2月28日,時評《西江警察權問題》、《蘇杭甬鐵路與滇川鐵路之比較》兩文在《雲南雜誌》第十二號上發表。前者反對英國攫取西江警察權;後者號召滇人抵制英、法攫取滇川鐵路修築權。


4月,任廣西新練常備軍步隊第一標統帶,移駐南寧。


6月,遷測繪學堂於南寧。


秋,協助張鳴岐整頓邊防軍備,並被張派充新軍幫辦。


1909年 (清宣統元年己酉) 27歲


2月6日,複信石陶鈞,認為「吾國陸軍教育,最大毛病,在以學為事,不以事為學,故一味虛飾,實際上毫無把握。至軍人精神,尤不注重」。


2月,赴龍州兼任廣西全省陸軍講武堂代理總辦。


3月,《越南要塞圖說》(又名《越南用兵計劃》)及《桂邊要塞圖說》成。


4月,派隨營學生分頭測勘路線,預備建設全省軍路。作《視察廣西道路記》。


9月1日,回桂林向巡撫張鳴岐述職,並報告講武堂遷南寧事。


9月12日,由桂林返南寧。


9月,遷講武堂於南寧,兼講武堂監督。


1910年 (清宣統二年庚戌) 28歲


6月5日奉命返回桂林。


6月10日 任廣西陸軍混成協學兵營營長。


7月9日任廣西陸軍幹部學堂總辦兼混成協學兵營營長。


8月9日兼任廣西新軍督練公所兵備處、參謀處代理總辦。


10月,因廣西幹部學堂甄別剔退部分學生事,被廣西咨議局誣指為「庇湘仇桂」,引發「驅蔡風潮」。經陸軍部派員調查,廣西幹部學堂甄別剔退部分學生「並無不公之處」,諮議局呈控蔡鍔違法納賄各節,「均無其事」。


12月8日因奉雲貴總督李經羲奏調赴滇任職,向魏景桐遞交辭呈,辭去本兼廣西各差。隨即離桂返回邵陽。


1911年 (清宣統三年辛亥) 29歲


2月,由湘經滬粵赴滇。


2月底,抵雲南省城昆明。


3月1日,拜見老上司李經羲。


4月9日,任雲南新軍第19鎮第37協協統。


4月13日,致書石陶鈞,認為端方復出,「我族其無噍類矣」。並談應對列強入侵方略:「以兩湖為根據地,相機肆應,未必不可保半壁之局。苟有萬眾一心,以賭存亡之決心,斷可有濟。」


夏,《曾胡治兵語錄》成。該書輯錄中興名臣曾國藩、胡林翼治兵語錄,並加按語,洞澈竅要,融近代三大政治軍事家治軍思想於一爐,為中國十大兵書之一。


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


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在武昌宣告成立。


10月16日-28日,多次與唐繼堯、劉存厚、沈汪度、謝汝翼、韓鳳樓、張子貞、雷飆等人密商響應武昌起義事宜,最後歃血誓盟, 決定於本月30日深夜12時舉行起義,並被推舉為起義軍臨時總指揮。


10月27日,雲南騰越(今騰衝)起義,成立了以張文光為都督的滇西軍都督府。張文光根據云南反清革命先驅楊振鴻生前制定的「滇西首義,推動全省」的方針,兵分三路經大理東下。


10月30日(陰曆九月初九日),昆明「重九」起義爆發,與李根源率軍進攻五華山、雲貴總督署等地。


10月31日,昆明光復。


11月 1日,昆明起義官兵組織了「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簡稱「雲南軍政府」),被推舉為雲南都督。



雲南都督蔡鍔


11月2日,大理新軍宣布反正,服從雲南軍政府領導。


11月3日,雲南軍政府公誄楊振鴻。


11月11日,雲南軍政府決定派兵援蜀,以韓建鐸為總司令。


11月14日,雲南援蜀軍從昆明出發。


11月15日,致電黎元洪等,提出「中華民國急宜建設」,「聯邦制度於吾國不甚相宜,仍應主張建設一完全統一國家,設立民主立憲政府」。


11月18日,致電各省都督,主張定國名為中華(國),定國體政體為民主立憲;建設一強有力之統一政府;擴張國防轄境,縮小行政區域。


11月23日,公布雲南軍政府向中央會議二十三條建議。


11月26日,雲南軍政府發布《討滿洲檄》。


11月30日,命李根源為第二師師長兼迤西國民軍總統(後改為總司令)赴滇西妥善解決東下的騰越起義軍與大理起義軍之間的爭端。


12月3日,滇南蒙自發生兵變。命羅佩金赴蒙平亂。


(摘自鄧江祁著《護國元勛蔡鍔傳》之附錄「蔡鍔年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六:抱病治川(二)
揭秘:黃興與梁啟超的分分合合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