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味葯「悄悄」降血糖!老祖宗的眼光,不得不佩服

一味葯「悄悄」降血糖!老祖宗的眼光,不得不佩服

(本文為原創文章,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中藥學》、《中華葯海》、《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糖尿病。

有了糖尿病怎麼辦?當然是要控制好血糖了。在這裡,我們閑言少敘,首先為你說上一張簡便的控血糖妙方。組方如下——

黃芪15到30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即可。這個辦法,我們為您擇選自《常見病單味中藥新用》。

是的,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利用一味黃芪來調治糖尿病的心法。

說起黃芪,列位看官想必都十分清楚,它是補益脾肺之氣的要葯,在中藥補益類裡面,它可謂「德高望重」,效用非凡,為歷代醫家所青睞,故被尊以「耆」——黃芪的原名,就叫黃耆。耆者,長者也,李時珍認為它是補藥中的長者,所以叫「黃耆」。

其實,這黃芪能夠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是絕對有科學依據的。現代研究發現,從黃芪中提取分離出的多糖組分,具有雙向的調節血糖的作用。也就是說,它既可以對低血糖形成保護,還能對抗高血糖。

但是,這些現代藥理學的研究,其步伐,遠遠落後於祖國傳統醫學對黃芪藥性的理解。中醫學早就注意到黃芪對糖尿病的治療價值。譬如《日華子本草》,明確提出黃芪可以治療消渴。還有《備急千金要方》裡面,有一張叫做黃芪湯的方子,專治糖尿病,以黃芪為主葯。另外,《醫學衷中參西錄》裡面的玉液湯,《宣明論方》裡面的黃芪湯,還有《醫方類聚》裡面的黃芪六一湯。這些都是利用黃芪來治療糖尿病的例子。

那現在的問題是,古人沒有藥理學研究的手段和技術。它們是怎麼知道、如何理解用黃芪治療糖尿病的呢?

說起來,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在於,他們對疾病的觀察,採用宏觀的、功能性的、整體性的視角。這與現代醫學微觀的視角,是截然不同的,體現著不同的思維特徵。

糖尿病,這在中醫裡面,叫做消渴病。其中這個「渴」字,體現出糖尿病所的「燥性」。此病,陰虛為本,燥熱未標。究其病因來看,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胃、肺等臟腑陰津不足,是基本因素。就其發展來看,上中下三焦的陰津虧耗,乃是基本病機。口渴也好,多尿也好,燥熱也罷,這都是陰虛津虧的典型體現。這些,都是古人秉承整體觀思路所得到的體悟。

但是,在陰虛的背後,又一個問題出現了。這就是古人所觀察到的「氣虛」。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很多糖尿病人,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出現諸如乏力、易於外感等氣虛癥候。為什麼會出現氣虛呢?這裡面還得說到中醫語境下特別的概念——津能載氣,氣隨津脫。

我們知道,氣這個東西,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它依附在哪裡呢?在血脈之內,它依附血液。在血脈之外,它依附津液。這就是所謂津能載氣。如果津液丟失太多,則必然導致氣的丟失。這就是所謂氣隨津脫。因此,當消渴病陰津耗傷太過的時候,患者必然出現氣虛。

現在,兩個問題擺在這裡了——消渴者,津液耗傷,氣也不足,這就是所謂氣陰兩傷。此類患者的表現很明顯,這就是血糖波動,伴隨口乾舌燥,渾身乏力、神疲氣短、自汗多尿、苔黃少津等等。

問題如此明顯,我們的祖先自然要想對應的辦法了。這個時候,黃芪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黃芪,不但能夠補氣,古人通過體悟,觀察到它還可以生津養陰。這種氣陰雙補之能,恰好符合我們的訴求。更重要的是,黃芪補氣,通過加強氣的固攝之能,使得自汗、多尿這些固攝不足之象,得到緩解。可見,從中醫學的思維角度來看,這黃芪對於糖尿病癥狀的改善,更具備整體性、多角度的特徵,不知不覺,悄然起效。這恰是中醫藥優勢的體現。

所以,黃芪,對於氣陰兩傷的糖尿病患者,尤為適合,其具體表現,如前所敘,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但是,內有積滯、陰虛陽亢、外有表邪實證的人,是不能應用黃芪的。

看官,讀到這裡,您是否也對古人的眼光佩服不已呢?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中醫學繁榮發展的數千年里,祖先的很多認識,是有其獨到甚至先進的地方的。其中一些真知灼見,是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的。

好了。關於這黃芪調治糖尿病的事情,我們就為您說到這裡。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月經量少推遲,你倒是想想辦法啊!辦法來了,而且靠譜
總操心,傷血;常抱怨,傷肝!醫聖一張方養好小心肝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