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諺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是褒義或是貶義?

諺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是褒義或是貶義?

提到湖北人,外地人總會想到一句諺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覺得湖北人精明、心眼多、不團結。這麼多標籤,是褒義還是貶義呢?

湖北人

湖北在古代屬於楚國,九頭鳥又稱九鳳,楚國人視祝融為先祖,而祝融又是九鳳的化身,因此,九鳳被湖北人視為圖騰。關於「九頭鳥」的樣子,史料上有相關記載,南北朝的《三國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唐朝的《嶺表錄異》:鬼車,春夏之間,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

九頭鳥

關於「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湖北人有自己的看法,其歷史典故來源兩處。一是西周時期,楚國人的「不服周」;二是明朝時期,張居正的「改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985年-前977年,昭王三次討伐楚國,每次都是無功而返,第三次更是全軍覆沒,昭王掉水溺亡。

西周時期的楚國

自此以後,楚國與周王朝的關係越來越僵,為了噁心楚國君主,周天子只封賞他為子爵,其他諸侯大多為伯爵或侯爵。為了報復,楚國君主熊渠則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這就是「不服周」的來歷。由此可見,這條諺語說明湖北人不畏強權、不肯服輸。

張居正

明朝時期,首輔張居正開創「萬曆新政」,因為他是湖北人,整頓朝政之時,也保薦了九位湖北籍御史。這九個人做事認真負責,大公無私,受整治的貪官污吏對他們痛恨到極點,因此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由此可見,這條諺語是政敵散布出來攻擊張居正的。

九頭鳥

隨著時間推移,九頭鳥的含義越來越多樣化,並不單一。有時象徵著湖北人的智慧,有時代表湖北人敢於反抗暴力,有時則嘲諷湖北人在人際交往中的狡詐。如今,諺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是褒義或是貶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參考文獻:

1.《史記·楚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朝軼事:秦始皇渡江遇大風,伐山怒懟湘水女神
秦朝軼事:荊軻刺秦失敗,是劍法不精還是幫手太弱?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