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人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古人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在今天是一個祭拜祖先、踏青掃墓的日子,還成為了一個小長假。

可是很多人一提清明節,往往以為晦氣,將其當成是「上墳日」,雖然放個小長假,心情也比鬱悶。有時口中也不免念叨幾句諸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

其實在我國古代,清明節除了祭掃之外,還相當於今天另一個重要的節日——情人節。

古代的青年男女,清明節是古代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節,比如宋代筆記《太平廣記》中記載唐代詩人崔護「清明日,獨游都城南」,來到一花木叢萃之所,見到一位「妖姿媚態,綽有餘妍」的佳人,心有所屬,第二年清明節再次踏訪舊地,門牆如故,佳人不在,於是寫下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千古名詩。

清明節由來已久,起源於商周時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從唐朝開始,清明節正式被納入法定節假日。在清明期間,人們除了掃墓、禁煙火外,還會舉辦踏青、放風箏、盪鞦韆、蹴鞠、鬥雞、插柳等娛樂活動。這一天在緬懷先祖之餘,到處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其實清明節正值「人間四月天」,大好春光,豈可辜負,踏青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報實話 的精彩文章:

謹小慎微,八面玲瓏的前蘇聯高級間諜,一壺老酒自毀前程
家庭檔案該如何整理

TAG:情報實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