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文 | 韌霧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2018年初熱映的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段情節讓不少人感念不已。西南聯大學子沈光耀報名飛行員,母親從廣東千里迢迢來看他,講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即使放在今天價值觀也不失先進。「……我們想你,能夠享受自己的人生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姑娘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要追求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先沒有經歷過的,那些不過只是人生的幻光,你懂不懂?我怕你還沒有想好怎麼過這一生,就連命都沒有了。」

沈光耀參軍當然並非為名利的幻光所惑,而是感時憂世、奮起救國。今天的莘莘學子普遍考慮的求職升學、個人的前途發展,對80年前的聯大學生們來說其實大同小異,除了過窄門考研,也有留學這條路。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1943 年,聯大學生何炳棣考上清華留美公費生,後成為著名的歷史學家

留學這條路同樣是優中選優,難度不小。首先,出國留學得語言功底好,聯大的外語教學非常強大。「西南聯大堪稱當時中國最國際化的大學,而這所高校最國際化的機構莫過於外語系了。該系所有資深教授都曾負笈海外。」有人形容在外文系,既有研究但丁、歌德、莫里哀、拉辛等等的專家,也有穿著長袍馬褂,在課內宣揚美國的「新人文主義」,在課外大講「紅學」提倡「林黛玉精神」的「雅士」。

系主任是葉公超,語言天賦驚人,學期開學時他在黑板上寫下「I am very well」,請每個學生大聲讀一遍,由此能馬上判斷學生的籍貫,只有一兩次沒有猜對。繼任者陳福田,廣東人,生於夏威夷,堅決要求英語作為該系英語課唯一授課用語,因為他自己英語說得比漢語還流利。強大的師資陣容里還包括詩人馮至、卞之琳,錢鍾書、吳宓、王佐良等,以及若干外教,比如美國人溫德(R.Winter)、英國人白英(R.Payne)和燕卜蓀(W. Empson),皆是個中翹楚。外文系除了英、法、德、日的文學與語言學課程,還能開出俄文、拉丁文、希臘文、梵文等課程。

聯大外文系的教育理念是「通識為本」「培養博雅之士」。大一英語是聯大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當年學生所用的大一英文課本,在2017年以《西南聯大英文課》一名完整再版重現。好奇翻翻,43篇出自賽珍珠、毛姆、林語堂、胡適、梭羅、愛倫·坡等中外名家之手的文章,可以一窺當年英文課的高水準。「聯大實際上期望所有學生掌握兩種語言,能輕鬆閱讀指定的英語課文。」外文系教師為聯大學生開設的選修課也很豐富,比如西方傳統大作家與不同體裁的作品、西方語言學、語言學史、語音學和修辭學等。

楊振寧曾回憶:「我在西南聯大的時候,必修課沒有現在這麼重。所以你可以自己瀏覽,這個使得我當時對別的東西也發生興趣。比如說我當時也念了德文,成績很好,念得相當深入……我還去旁聽了一個英國史的課程,這個對我後來也很有用處……後來我在研究院的時候同黃昆非常之好。他喜歡看英國大文學家的小說,給我介紹了很多英國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小說。這些對於我事業,對於我的知識面開闊有很大的好處。」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這所學校走出「中華驕傲」翻譯家,師資陣容強大個個都是名家

節目中,翻譯家許淵沖的學生朗讀了《約翰·克里斯朵夫》的片段

翻譯家許淵沖當時還是坐在講台下的學生,他聽過錢鍾書上的大一英文課,印象深刻。「錢先生只說英文,不說中文;只講書,不提問題;雖不表揚,也不批評,但是臉上時常露出微笑。」「我們那時候有好幾條路徑可以提高英文。」一是到外文系圖書館借英文小說。許淵沖記得有個同學問他:「你看多少本?」他回說看了二十本吧,那個同學回道:「二十本不夠,得三十本。」二是看英文雜誌。聯大有個雜誌閱覽室,國內國外的期刊總有兩三百種的樣子,沒事了就可以到裡面翻一翻,跟逛書店一樣,「可以吸收很多東西」。幾十年後,他還清楚地記得,讀過有關美術史的《Apollo》,裡面插圖非常精彩,學校里沒有美術史的專業課,可那種雜誌閱覽室里就有。他還在一本法文的音樂史雜誌上看到一篇講舒伯特的《魔王》,正是改編自他一直尋覓的歌德的詩,趕緊抄下來。可惜此後時過境遷,「按理說條件應當很豐富,結果反倒不如聯大的時候」。

另外還有條路,便是看電影。1940年後,昆明建成了好幾家影劇院,常常播放當時歐美流行的原版片。看電影成為一件時髦的娛樂活動,而且便宜,像《卡薩布蘭卡》《魂斷藍橋》《東京上空30秒》這樣頂新的片子都可以看到。這些電影都是英語原版片,沒有配音,可作娛樂消遣,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種途徑。何兆武在《上學記》中回憶,昆明七年看了有兩百多場電影。「從正面看,因為沒有翻譯,開始不懂,多聽幾遍就懂了,學習英語很快。從負面看,培養了學生的崇美觀念。」外文系教授吳宓也是影迷,時常與同事一起去看電影,何兆武寫道:「據說當時擔任電影譯名工作的是吳宓老師,不知確否,不過從某些片名來看,如《卿何薄命》《魂歸離天》(兩辭皆出自《紅樓夢》)之類,很像是吳先生的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官員讚揚了李白一句,被李白記了一輩子,50歲時還拿出來炫耀
彼此找到存在的意義:霍金與簡,一個為人類,一個為了你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