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月入5K和月入3W的人,到底差在哪?

月入5K和月入3W的人,到底差在哪?

追逐安全感的唯一方式是不斷變化,大趨勢殺人是不眨眼也不會流血的,根本不見紅。

富書主播:張小荷

01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話。

不學無術,玩弄感情,在你順利的時候也許還不是問題。別人會為了你的成功暫時苟且,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沒有誰再遷就你

這句話讓我想起互聯網圈裡的小周。

前些年,網路峰會很火,300人參加會議,就能帶來30萬的門票收入。

曾參加過一場微商峰會,門票2000元一張,我講完在觀眾席找了個座位,聽台上一個小夥子的演講,他在台上分享的僅僅只是用假網站掙錢的老舊項目經驗,加了點成功學,但聽得台下一片激動和崇拜。

中午主辦方在酒店宴請,恰巧和他一個桌子,朋友介紹,這人是小周,後面跟著一堆厲害的標籤。

寒暄之後,才知道,他確實憑藉演講的天分和那點初級互聯網知識過得很風光,到哪裡都被人前呼後擁,按小時賺錢,五星酒店住著,走到哪裡都不空房。

2015年之後,峰會走下坡路了,有一次圈子裡聚會,朋友問我:「小周聯繫過你嗎?」

我說:「好久沒音訊了。」

原來小周落魄了,成功學遇冷之後,峰會也少了,他也從神壇跌落凡間回歸了家庭,無所事事,也不找新技能學習,先是靠在朋友圈借錢度日,現在還靠老婆上班養著他。

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你知道當代生活最恐怖的事兒是什麼嗎?食量無上限,成績卻無下限;社交不成功,懶蟲還盼巔峰。」

年紀輕輕的一人,沒了激情、沒了衝動、不學習新東西,更沒有力量追上新趨勢。

這種人完全不會懂,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02

認識的一個作者姐姐供職過的國內第一大雜誌社,編輯平均月薪可以達到3萬,各種底薪、稿費、獎金,隔三岔五就有錢拿。

他們公司的老趙畢業以後就進了雜誌社,一直沒挪過窩,職位變來變去,別人是從月薪5000到30000,他是從30000變成了5000。

他太太在銀行工作,和雜誌社一樣,銀行最風光的時候福利也好得讓人羨慕,當初強強聯手的婚姻,短短十幾年,就變成了兩個困獸般的中年人的生存掙扎。

選擇留在自己的時代,屬於少數人的浪漫和堅持,一切都變化地太快,快到很多人還沒來得及對新時代做出反應,就已經被打倒在地。

老趙起碼還風光過,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在還一無所有的時候,卻安於月入幾千塊的生活。

昨晚看電視,看到一個路人採訪,內容是關於工薪階層對薪水的要求。

有一個男生笑呵呵地說:

我要求不高,3000來塊差不多得了,夠自己吃喝就行,我周圍還有不少人比這還低的。

他可能不知道2017年全國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是4000元,而排名前30的985、211大學則達到10000元以上。

安於現狀已經不符合主流思維,看看身邊的95後,00後就知道了。

一個新媒體行業的95後,去年她生日的時候給她媽打了200萬,轟動新媒體圈。

2017年初,她在北京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後來又在廣州開了自己的公司,月收入百萬,她擁有很多人40歲都擁有不了的生活。

她是幸運,但她也拚命,網紅作家,趕上了自媒體的新浪潮,放棄出國深造,玩命學習同行,熬夜寫作…她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

職場就是戰場,稍微一不留心,你已經被你的同伴,甚至是後輩甩得遠遠的了。

職場也是價值的交換中心,每個人的價值都可以拿出來稱一稱,然後換到等值的自己想要的東西,沒人能一直悠然自樂,因為老闆永遠可以花更少的錢請到比你好的人。

03

科幻小說《三體》裡面有句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你永遠也無法想像下一個競爭對手是誰,你也很難猜到新興的什麼行業就打敗了傳統的什麼行業。

比如,康師傅和統一速食麵的銷量急劇下滑,但它們的對手真不是白象、今麥郎,而是美團、餓了么等外賣。

比如,打敗口香糖的不是益達,而是微信、王者榮耀。

在超市收銀台這個消費場景,過去顧客在排隊繳費的時候無聊就往購物籃里拿上兩盒口香糖,而現在大家都在看微信、刷朋友圈、玩王者榮耀。

比如,消滅扒手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支付寶等,掃一掃支付讓越來越多的人口袋裡沒現金。

大趨勢殺人是不眨眼也不會流血的,根本不見紅。你不自我革新,不自我變革,就只能等著別人來革你的命。

我的朋友15年辭職轉行,作為大齡轉行新人,進入A公司,作為技術部門,最初生活得很慘,Ben是她眼裡的大神,關於技術上的任何問題,放到他那兒,2分鐘基本都能解決。

半年後,朋友總因為發現很多細節的問題,成了同事眼裡的「傻子」,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改進這些沒人看的細節。

2年不到她跳槽了,她進入到另一家規模更大,制度更加嚴格,工作內容更加細化的公司,迅速看到自己缺失的部分,後來又陸續有兩次跳槽,越走越順。

反觀Ben,朋友跳槽的時候他在原單位做技術,朋友學習大數據的時候他在原單位做技術,朋友去學習新語言的時候他在原單位做技術。

期間,Ben陸陸續續地問朋友最近如何,朋友都會勸他,人還是出來改變一下比較好。

但當一個人或者公司,沉溺在自己現世安穩中,是捕捉不到世事變化的。他還是不想放下自己技術人員的身份出來另覓他路。

最近,他的單位因為經營不善,要倒閉了,他又開始問朋友目前供職的這家單位如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以前那家單位,最開始也挺牛的,是當時這個城市裡這個領域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家。

短短3年光景,就被競爭對手打倒,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把青春耗在那裡的Ben應該也不會太好吧。

在一個節目中,陳魯豫說做人應該順其自然,但桌子的另一邊,竇文濤回答說:

要是真按著家裡的路子走,就是三個兒子,一人一盆餃子,吃完了躺在沙發睡一下午,然後接著吃,吃完繼續睡。如果不爭取一把,這就是我的生活。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追逐安全感的唯一方式是不斷變化,不努力,不改變,迎接你的遲早是一個很操蛋的人生。

別等到被現實狠狠地甩一巴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脫軌了,真的追不上時代了。

04

可以混日子的穩定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大家都朝九晚五上班,有的人三五年就做到了公司高管,十幾年實現財務自由,而有的人二十年依然在最底層掙扎,差別就在一個字「混」上。

想混日子,請繼續假裝「佛系」,想混出頭,就趕快去折騰,因為真正的強者,永遠喜歡變化。

我認識一個人,就叫他侯總吧,今年42歲了,同齡人都正值中年危機,而他青春的燥勁還遠遠沒消耗完。

年輕時候的他便靠優異的成績進入了一家大型外資企業,每天西服革履地飛來飛去,住高檔酒店,拿著寫滿外文的資料,瀟洒自如地跟國外顧客侃侃而談。

很多年輕人會在這時陷入一種自己已經「混得還不錯」的錯覺,侯總先生很聰明,他不斷逼著自己突破舒適區,不斷獲取經驗和能力,從員工慢慢晉陞為自己團隊的主管,再從主管幹到了銷售經理,最後又從經理做到了總監。

四十多歲的他如今還在每天看書學習,他說下一步的計劃是利用手中的資源準備自己創業。

我始終相信,我們改變不了世界,卻可以改變自己,特別在成長型公司里,優秀員工始終需要不斷學習。

因為,很多老員工會面臨這樣的狀況:在公司工作十幾年,拿著上萬的薪水,然後實習生半年內就能全盤接手自己手上的活,薪水只需3000。

看起來占著老闆的便宜,其實是要還的。

所以,遇變則進,越早越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生活 的精彩文章:

最該討好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大家的暗戀理由都很清奇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TAG:大眾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