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在高鐵上對著一位吃泡麵的男子破口大罵,用盡「敗類」「不要臉」等侮辱性詞語,理由是孩子對泡麵味道過敏。

最初一臉懵的男子聽到女子說「為了孩子好」後,懟了回去:「你還知道有孩子啊!」

隨後聽到車廂內傳來孩子哇哇的哭聲。

身為一個媽媽,我能理解這位媽媽想要保護孩子的心情。

有了孩子以後,每一位媽媽都想變身無所不能的超人,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哪怕披荊斬棘,也要為孩子開拓出一條鳥語花香的小路。

可是,比起外界那些看似歲月靜好的環境,孩子更需要的是媽媽溫暖的懷抱,春風化雨般的撫慰。

那些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情緒失控對身邊的人指責或謾罵的行為,只會讓那個原本就受到傷害的孩子遭受更多的傷害。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媽媽如果情緒不穩定,就像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相處久了,孩子也往往會變得暴躁易怒,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我是演說家》中做過一場題為《幸福為什麼那麼難》的演講。

她說:


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答案是很難。

就如同一個小偷家庭出了一個警察,那麼警察就是叛徒一樣,這時候的快樂形同一種背叛,我們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罪惡感,我們寧願賠盡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樂。

她還提到自己辛苦的童年。母親在她小時候一次次打著「我罵你就是因為我愛你」的旗號,滿口說愛卻又面目猙獰地對她指責。

那個曾經的小女孩默默地將這種愛的方式記在心裡,在後來的婚姻生活中,也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親密的人,最後卻撞得頭破血流。

演講最後,賴佩霞請求父母誠實一點,告訴孩子:「我罵你不是因為我愛你,而是因為我情緒管理不好。」

心理學家李雪說:「輪迴有巨大的推動力,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我們在意識上多麼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潛意識卻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終有一天,當孩子長大,為人父母之後,也會不自覺地成為「父母的樣子」。

請收起負面情緒,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也學著去表達愛。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母性教育是一種「根」的教育,目標是給生命以滋養和充實。

媽媽的情緒,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和幸福度。

只有媽媽保持穩定、溫和、積極的情緒,才會讓孩子的內心充盈著滿滿的安全感,擁有行走世間的強大底氣,即使受傷也能得到最好的療愈。

電影《神秘巨星》中,女孩尹希婭的父親情緒化特別嚴重,具有暴力傾向,一言不合就對女兒進行呵斥,對妻子拳打腳踢。

但是,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尹希婭,並沒有意志消沉地等待著將自己的命運交給父親,任其把自己許配給一個好不認識的男人,而是堅定地去追尋自己的歌唱夢想和愛情。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這一切得益於母親的支持和鼓勵。

即使長期遭遇丈夫的家暴,尹希婭的母親一直隱忍著,不將自己的壞情緒傳給女兒,在女兒一次次失落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女兒希望,為女兒出謀劃策。

在母親的鼓勵下,尹希婭的歌聲獲得了萬千網友的好評,還得到了跟知名音樂人合作的機會,一步步走上了更大的歌唱舞台。

是母親積極的情緒和態度,給了女兒莫大的支持和鼓勵,幫助女兒成就了那個看似渺茫的夢想。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後台曾收到很多媽媽留言,她們常說:

「 我也不想發脾氣,也想做一個溫柔的媽媽,可是每天面對無休止的瑣碎的日常事務,孩子一不聽話,我就忍不住想發火。可每次發完火以後又總是自責,恨自己為什麼不能溫柔一點,於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那麼,媽媽們該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1尊重孩子的天性,允許孩子犯錯

記得曾經有段時間,女兒很喜歡撕紙玩,常常一邊撕紙一邊哈哈大笑。因為我知道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所以沒有進行任何干預。

可後來有一次,我把公司一份很重要的文件放在了書房的桌上,她進去玩,結果把文件撕得七零八散。剛好公司領導急著要這份文件,我一氣之下,對她大發脾氣,女兒也嚇得哇哇大哭。

等事情過去,我開始靜下來反思自己......其實孩子並不知道那份文件的重要性,她只是像往常一樣撕紙,看到媽媽突然朝自己發火,就陷入一片恐懼,變得茫然無措。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我們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允許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允許他不小心把花盆打碎,允許他把遙控器扔進垃圾桶,允許他把玩具拆掉重組,只要不傷害自己,不違背原則,隨他去。

如此,媽媽才會在各種突髮狀況發生時提醒自己,要冷靜。

2做一個懶媽媽,適當發泄情緒

人都會有自己的小情緒、小脾氣,我們需要給情緒一個出口。

去年,上海的一位媽媽因一時疏忽導致5個月大的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內心滿是愧疚和自責,不料又遭到丈夫的責備和嫌棄,「你不上班,連孩子也看不好」,於是衝動之下帶著孩子從五樓跳下。

初為人母,媽媽們恨不得變身全能超人,24小時不間斷地餵奶、哄睡、換尿布……做著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反而常被認為是「應該的」

甚至還有很多爸爸們認為:身兼保姆、司機、廚師、家庭醫生等眾多職責的全職媽媽其實「什麼都不做」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媽媽們的情緒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很容易患產後抑鬱症或慢性疲勞綜合症,容易將情緒發泄給孩子,也容易陷入對生活的絕望之中。

試著放手做一個懶媽媽吧。跟家人一起分擔照顧孩子,讓自己更為輕鬆。同時,為自己尋找一個情緒發泄的出口。可以給自己放一個假,給孩子和爸爸一些獨處時間,自己外出去看看這個美好世界。

3放下焦慮,擁抱曾經的自己

看過一個小故事,一位媽媽曾經看自己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問題,後來經過自省才發現,那個從頭到腳都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眼中的自己。

心理學中有個「投射效應」的概念,我們看到的孩子,有時不是孩子真實的自己,而是那個曾經被訓斥、指責、不被父母看到的我們。

放下心中的焦慮吧,擁抱那個曾經不被父母看見的自己,相信孩子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和智慧。

4一旦情緒失控,記得跟孩子道歉

孫燕姿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她偶爾也會情緒失控吼兒子,但事後都會馬上跟兒子道歉,向他解釋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她說:「吼完沒解釋,孩子只會害怕,不是了解的狀態。」

面對生活的重壓,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一旦情緒失控向孩子發火,記得冷靜下來第一時間跟孩子道歉,說明原因。

這樣孩子就會理解:媽媽沖我發火,不是「媽媽不愛我」了,而是「媽媽不喜歡我這樣做」。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作家畢淑敏在《家問》中寫道:

一花一世界,一家一宇宙,嬰兒降臨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殼。倘若家中住滿健康的愛的花粉,他就吮吸著它用愛的字樣構建著自己的聽覺嗅覺知覺,漸漸地釀成心中小小的蜜餞。

媽媽積極快樂的情緒,會變成凝聚這世間所有愛的花粉,讓孩子釀造出最甜蜜的蜜餞。

懷揣著這份甜蜜,孩子會更有底氣去看世界。

孩子的未來,藏在媽媽的情緒里

作者:杜小艾,一個少女心滿滿的媽媽,自由撰稿人,專註兒童心理學研究,跟孩子一起快樂成長。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