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阿里探索人機自然交互;上海航天將人工智慧引入控制系統;中國科學家開發出可視化心臟晶元

清華、阿里探索人機自然交互;上海航天將人工智慧引入控制系統;中國科學家開發出可視化心臟晶元

同未來道聲早安【2018.4.4】

01

首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啟動

該計劃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高等教育司、科學技術司共同指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按教育部規劃,此大型計劃更將在五年內培訓頂尖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師、5000位AI學生。

中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啟動儀式

02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可視化的心臟晶元

東南大學向社會通報,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遠錦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發出一種可變色的「心臟晶元」。這種晶元可以在體外模擬心肌細胞的跳動和收縮。未來,這項技術有望替代生物體,觀察各種藥物對人體的影響。

03

上海航天將人工智慧引入控制系統

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正在開展智能控制演算法在航天領域應用的研究,將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航天工業結合,有望使人造衛星、深空探測器研製不再基於模型,而是讓機器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在飛行過程中減少對地面操控的依賴。

04

清華大學聯合快手成立未來媒體數據研究院

這是清華大學首次與互聯網企業進行跨學科融合研究的嘗試,以清華軟體學院的技術難題攻關為基礎,並聯合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社會學系等在人文領域開展一系列未來媒體課題的研究,旨在通過技術與人文的結合,實現人與人之間更精準的連接,為大眾幸福感加速。

清華大學-快手未來媒體數據聯合研究院啟動儀式

05

清華、阿里探索人機自然交互

清華大學與阿里巴巴宣布共同成立清華大學-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探索「下一代人機自然交互」的未來。實驗室將通過構建情感認知計算模型等方式讓機器識別、理解人的情感。同時,實驗室還模仿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知能力,為機器構建「五感」。「有五感」、「懂感情」的「機器」如果問世,將徹底改變人和機器的關係。

06

我國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有望轉化推廣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在廣州通過技術測試和驗收。這標誌著全球首台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有望進行轉化推廣,實現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的誘導幹細胞製備,助推再生醫學及其相關的細胞治療領域研究。

07

阿里雲、浙江大學成立「智雲實驗室」

實驗室將開展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5G、未來網路、物聯網等技術與教育理論研究,並把國內最先進的企業、技術引入高校場景。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打造中國高校數字化樣本。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左)和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任少波

08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公布

為進一步支持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明確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通知所明確的優惠政策從今年1月1日起執行。

09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天宮一號的完美「謝幕」,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

10

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發布

由工信部和廣東省政府指導、廣東省經信委舉辦的2018中國(廣東)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廣東省製造業大數據指數,同時舉行了工業互聯網「雲網降費」合作協議、數字經濟代表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2018中國(廣東)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大會

11

阿里巴巴和廣東的下一個十年之約:廣東智造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示,廣東製造業規模位列全球第五,未來將是中國智造的『火車頭』。阿里雲將在未來10年全面融入廣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互聯網技術作為核心能力,成為廣東製造業升級轉型的關鍵引擎。

圖片來源:新華網

GIF

祝工作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先移心後移腎 生命接力為30多年心臟病人帶來生機
血管越強,壽命越長!心臟血管的三大殺手,一定要遠離!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