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如何應用在掃雷作業中?掃雷艦又是如何利用小幅度轉向避開水雷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如何應用在掃雷作業中?掃雷艦又是如何利用小幅度轉向避開水雷的?

張浩,畢業於鄭州大學,知名軍事作者,季我努學社會員。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亞太日報評論員。研究方向為海軍作戰理論、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空中武器裝備等領域。文章散見於《兵器》、《艦載武器》等著名報刊雜誌及各大網站。代表性圖書為《預警機、電子戰機》(未來出版社),在軍迷群體中廣受好評。

張浩

現在由於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組網進行工作,因此我國也開始大量在掃雷艦上採用GPS衛星定位的方法,這種方法精度更高,誤差在2米以內,位置定位更為清晰明確,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時間,讓掃雷艦的操作更加簡便,直接設定航線,追蹤衛星定位信號即可,而先進的無人掃雷艇甚至可以自動追蹤衛星定位信號,無人完成掃雷,無疑極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為掃雷作業提供了精確而方便的定位服務

另外,掃雷艦在掃雷時,由於拖帶有數百米長的掃雷具,在轉向過程中,掃雷具受到水動力影響,往往發生鉤掛海底、斷裂或被風流壓向浮標等嚴重事故,造成非戰鬥損傷,為此,掃雷艦的轉向都通常從掃雷具末端的指示浮體離開雷區邊緣開始,轉向時所使用的舵角因拖帶不同的掃雷具而不同。拖帶切割掃雷具時,一般以10°--15°為宜。而使用聯合掃雷具時,如果向拖帶音響掃雷具的一側轉向,最多可以用10°--12°舵角,此時,外側的電磁掃雷具由於速度較大,不會發生托索下沉與音響掃雷具纏刮;如果向拖帶電磁掃雷具的一側轉向,因為內側的電磁掃雷具受力減低,容易形成中部懸垂,此時只能用3°--5°舵角轉向。在海區允許的條件下,為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拖帶聯合掃雷具轉向時的舵角最好不要超過5°。

在掃雷過程中,如果在艦首方向發現前行艦掃出浮雷,則應該從浮雷的下風上流方向50—60米的地方繞過水雷,如果風流不是來自一個方向,則以風的影響為主進行規避。如果距離艦首很近,則應該向已掃區域採用兩次轉向法規避,在舷側附近發現的浮雷,可以稍稍向浮雷一側轉向,以利用艦艇轉向時的向外橫移量,加大與水雷的距離,並使艦尾安全離開,避開水雷。

掃雷任務屬於高危性作業,需要嚴格按照掃雷戰術流程來執行,圖為我國東海某水警區掃雷演練

掃雷工作是高危工作,必須有嚴謹的掃雷戰術安排,在進入雷區時,要對雷區進行深入的水文和周邊環境調查研究後才能進入,必須慎之又慎,作為一個沿海大國,我國對於掃雷艦和掃雷戰術的研究也相當完善和細緻,不但有力保護了自身的安全,也在多次援助國外掃雷的行動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侵華之際,為何清廷還保護列強在華使館?
國軍的T-26蘇聯坦克是怎麼來的?抗戰中有什麼貢獻?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