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普通話的強勢推廣,讓現在的孩子都不會說方言了

普通話的強勢推廣,讓現在的孩子都不會說方言了

為了拯救日漸沒落的方言,一些地方在語言、教育系統的主導下,開始嘗試方言文化進課堂的活動,希望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說方言。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為什麼不能放棄方言?而富有文化、生動有趣的方言,為何不能如同其他學科那樣,在課堂上學呢?

一、方言中包含濃厚的地域文化底蘊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十里不同音,為了讓人們的溝通更便捷,歷朝歷代都由官方確立並推廣一種通適的語音語調,這就是所謂的「官話」。現在通行的普通話,是由近代以來官話演變而來,以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話為基礎。自古以來,雖然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官話」差別挺大,但作用都是為了大幅消除不同地域的溝通隔閡。

半個世紀以來,普通話的強勢推廣,為不同地域間人們的交流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另一方面,普通話也在擠佔了方言的生存空間。很多孩子從小生活在老師和家長塑造的普通話語境中,而屬於自己祖輩的方言,就不會說了。

方言進課堂

但方言卻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最直接的是方言所關聯的地域文化,賀知章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側面表明了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紐帶,「老鄉見老鄉」不說幾句家鄉話,如何能夠「兩眼淚汪汪」呢?

拋開懷鄉的感情因素不提,方言需要被傳承下去的更重要原因在於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多樣性的一部分。一些方言傳承了不同時期古漢語中的語音、辭彙、語法和文化。例如,閩南地區為古越族原住民,到了晉代「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仕族衣冠南渡,帶來了中原的黃河、洛水流域當時的漢語,形成了閩南方言的基礎。閩南方言保留下來的古漢語較多,因此被學術界稱為「語言的活化石」。

二、語言必須在日常中使用,才能保持生命力

方言之所以無法像一般的學科那樣通過上課的形式傳承,是由於語言是必須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一種東西,如果沒有日常使用的環境,語言就失去生命力了。僅僅是幾節45分鐘的課,不過是讓孩子們學會零星半點的方言詞語和個別的句子,不可能像幾十年前的人們那樣擁有真正的「鄉音」。

目前學校里的方言教育,處於一個最基本的實驗性階段,不僅缺少教材,而且也缺少真正的方言教育工作者,很多教授孩子們方言的老師,本身可能是外地人,對當地的方言也是現學現賣。學生們上課學幾個常見辭彙和日常用語,或者一兩首方言的童謠,對方言是窺一斑而不見全豹。

上海話

其實,方言是不需要教的,任何語言系統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使用是對方言最好的保護。人文地理、移民、栽培植物發展史、地名、戲曲小說、民俗等文化元素,都在使用方言的過程中,得以口傳心授,講方言應當是吃飯喝水一樣尋常的事情。類似應試教育下的外語教育常常把學生們教成「啞巴英語」,要想學說方言,也不可能僅僅靠課堂。

三、方言的衰敗,是城市化的副產品

要復興方言和方言文化,還是要追根溯源,考察清楚祖祖輩輩「鄉音難改」,在經濟繁榮的當代為什麼就張不開嘴了?弄清楚病因才好開藥。

其實當代方言衰敗的責任,並不能全讓普通話背鍋,普通話降低了不同地區人們的溝通成本,這只是方言衰敗的的表面原因,歸根到底還是在近現代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史無前例的人口遷徙。

新中國成立之前,上海原來只有三五十萬本地人。後來隨著經濟中心的形成,不僅上海周邊的江浙人移居,廣東和山東人,甚至是全世界的洋人也不乏定居上海者;抗日戰爭和內戰中,江淮人口又以難民身份來到上海,建立棚戶區;改革開放之後,各地勞動人口和留滬人員又紛至沓來。

不僅新移民中不會說上海話的人愈來愈多,就連上海話本身的語言面貌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各地移民的語言傾向,在潛移默化中改造了遷入地的方言。

也就是說,語言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受到社會環境的深刻影響,也會與其他語言不斷地碰撞、融合。在人口流動相對靜止的時期,地域內部的方言可以比較完整地保持和延續下去,但是當這種人口遷移的平衡被打破,方言也會隨之產生動蕩。方言的衰敗是人口遷移的副產品,即便沒有普通話的強勢推廣,只要有大量的人口流動,方言也會或變化或淡出。

復興方言,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本質上重塑說方言用方言的語言環境,形成相對立體化的方言氛圍,在普通話強勢介入日常交往和溝通的同時,給方言輾轉騰挪出一點空間。比如在一些保留了單獨的方言廣播電視頻道的地方,方言的日常使用度就相對高一些。目前多數人使用方言是在家庭環境或私人場合,但只有公共空間也允許方言的存在,方言能夠繼續堅挺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當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走川藏線,有人開著拖拉機就上路了!
中國改名很成功的三個城市,更改名字後,都從無名小城變旅遊勝地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