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激蕩四十年,最大海歸潮進行時

激蕩四十年,最大海歸潮進行時

四十年前,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開始掀起一波出國留學潮,人們懷揣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奔赴大洋彼岸,尋找夢想與希望。

四十年後,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歸國潮」正在進行,人們身披刻滿世界印記的外衣,回到熟悉又陌生的祖國,同樣是為了尋找夢想與希望。

在全球化的今天,優秀的人才總是向著最好的機會流動,他們追求的不僅是物質的回報,更是精神的富足,是在時代中創造價值、實現理想。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經濟和商業格局發生巨變,中國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提供的高效職業路徑、市場機遇以及歸屬感,為優秀人才歸國提供了充沛的「水」和「空氣」。而全球化人才智力的輸入,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中國在世界商業和科技浪潮尖端的競爭力。

成熟人才「磁力場」

眾多高端人才和成熟型人才趨向選擇回國工作,是當前海歸潮最突出的現象。

有5.4億全球用戶的職場社交平台領英針對自身平台上的中國海外留學生做過分析,2017年畢業後選擇歸國的留學生數量比2010年增長了4倍多,其中擁有碩士、博士學歷的人才佔比大幅提升。

特別是正處於事業成熟階段的30-44歲這部分人群,在海歸總體人群中的佔比31%,相比2010年的16%提升了兩倍。

數據背後,中國企業在雲計算、大數據和AI技術領域掀起的創新浪潮不可忽視。

領英《2017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全球共有近14萬華人AI技術人才,已佔到全球AI人才總量的6.5%。從2013年至2016年,有海外工作背景的歸國AI人才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0%,畢業歸國的AI人才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4%。其中,美國是這些海歸人才的第一大來源國,佔比超過四成。

從資深技術人才的積澱上來看,中國與美國、歐洲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中國市場龐大的數據量、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大量的資本湧入,使中國對於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成為全球AI賽道上一個最強有力的「趕超者」。

源於三個質的變化

人才的流動趨勢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社會各種經濟元素之間的變化關聯。在領英中國商業化負責人於志偉看來,中國對於海外人才磁力的產生源自三個質的變化。

第一,是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角色轉變。中國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發動機和壓艙石。中國的產業也正在向產業鏈的上游轉移,並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是中國商業市場所釋放出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特別是在泛互聯網領域,中國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速度已經站在了全球產業技術發展的潮頭浪尖。

領英聯合創始人、矽谷著名的投資家裡德?霍夫曼曾經說過,「中國有能力孕育一個新的矽谷,中國正在培育更多有企業家精神的商業領導者以及擁有全球視野的公司。」

第三,是中國對人才重視意識上的提升。國家層面,政府對於人才戰略高度關注,「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都提出了相應的人才規劃;企業層面,人才戰略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高管關注的核心議題,企業對於其所需的全球化人才也有了新的釋義——「本地思維+全球視野」,中國企業正以一種全新的全球化人才觀招才引智。

復星集團曾表示,他們的人才全球化戰略不僅是在海外招募當地的人才,也要求國內的人才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能力。

新技術+新思路

領英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企業的海外人才戰略面臨三大挑戰:一是難以觸及高級別海外人才,二是缺乏找到合適候選人的渠道,三是缺乏全球範圍內的僱主品牌認知度。不同的文化和環境,會使海外人才和中國企業僱主之間形成一些鴻溝,包括雙方對彼此期待值的落差、對彼此訴求缺乏真實全面的了解。

過去,中國企業的海外招聘主要依賴人脈或民間華人組織,例如海外華人協會或留學生組織。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缺乏人才識別能力。中國企業迫切需要更高效、更具體化的海外引才方式,而大數據和社交招聘思維則成為最好的借力點,讓企業能夠利用「人才數據洞察」、「社交平台」和「海外僱主品牌」精準鎖定適合的人才,高效吸引人才。

這種變革不僅發生在BAT、華為這樣的全球化高科技互聯網公司里,也在很多傳統行業生根發芽。

作為新奧集團的科研創新機構,清潔能源企業新奧能源研究院就是這場變革的踐行者。研究院希望尋找更多核聚變、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技術等領域的研發人才。該研究院人力資源總監鮑國英深知北美人才濟濟,但她並沒有像2007年建院之初那樣僅依靠在海外組織校園宣講或主動接近行業大牛來組建團隊,而是把專業的職場社交平台作為人才引進的新渠道。

「幾乎所有在北美的技術人才都有個人領英賬號,我們相信這一平台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更廣泛地接觸到候選人才。這種尋找海外人才的新方式與我們之前的招聘有很大不同,單靠傳統的招聘渠道已不能滿足公司對行業頂尖人才的迫切需求了。」 鮑國英說。

「同時,我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對目標用戶傳播信息,包括那些願意在平台上分享個人簡歷,卻很少主動換工作的人,這些人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非常寶貴的,因為他們當中不乏一些行業大咖或正在當前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的人。」鮑國英表示,憑藉領英用戶在網站上留下的個人信息數據,他們精準定位所需的特定人才,並與其進行在線交流。2016年10月,他們與領英在美國舉辦了兩場技術交流會,與候選人進行了直接會面,並在活動中鎖定了10位有望入職的候選人。

進入中國4年來,領英已為中國近千家企業海外引才及人才全球化提供了解決方案,包括華為、復星、阿里巴巴、中興、百度、騰訊、滴滴、美的等。近13萬國際化人才通過領英平台歸國效力,其中從英美等發達國家回國的海歸人才佔到半數以上,近47%海歸人才擁有碩士或MBA以上學歷,56.3%的人才擁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很多人擁有AI、大數據分析、無人駕駛、移動軟體開發、雲計算等技術背景和項目管理經驗。

誠然,這股被稱為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歸潮」僅僅拉開了一場序幕,中國經濟的全球化脈動還會孕育推動出一波波創新浪潮。通過吸納這些海外高端人才,企業獲得的不僅是人才本身,對於未來發展,高端人才所擁有的全球視野、人脈資源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等優勢都將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評測志 的精彩文章:

網貸整改驗收將至 P2P平台備案不通過會怎樣?

TAG:科技評測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