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年人們在電影院玩了一次遊戲,散場時卻哭得像個孩子

成年人們在電影院玩了一次遊戲,散場時卻哭得像個孩子

本文內含關鍵劇情劇透,請注意。

2016年,《英雄聯盟》的出品公司——美國拳頭遊戲公司,將LOL S6的總決賽搬進了歐美各大電影院,讓電競粉絲們能夠在更大的屏幕上觀看直播。而國內則更早,在2015年,萬達就曾和騰訊達成合作,在影院內進行LOL的電競直播。

在電影院里看人打遊戲,這可能是玩家才能理解的樂趣,電影院只是成為了一個放映設備更好的地方,遊戲和電影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然而,就在前天,一部電影的上映,真正打通了電影和遊戲之間的聯繫,它就是——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這部電影非常神奇,影迷去看,是一部電影,而遊戲迷看,則是一場遊戲。

電影一開始介紹「綠洲」(oasis)時,斯皮爾伯格安排了一段酷炫的第一人稱視角的鏡頭,讓有FPS眩暈症*的筆者當即開始頭暈,足見其視效之強大。

*FPS眩暈症,是指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有眩暈,噁心感,又稱運動眩暈。

△沒有劇照,舉個遊戲作為例子

但「綠洲」不僅僅是一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它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個沙盒遊戲,就像《我的世界》一樣,不得不提的是《我的世界》也作為一個彩蛋存在於電影中。

沙盒遊戲,是一種自由度極高的遊戲。

沒有主線劇情,沒有地圖限制,玩家可以隨意在遊戲中建造自己的世界,可以把這個遊戲變成射擊、動作、駕駛、劇情類等遊戲,或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例如曾經就有高手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中打造了一個「三體」世界。

「綠洲」便是如此,你操縱的遊戲角色的模樣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外貌、性別、體型等等,你可以去和蝙蝠俠一起爬山,也可以去潛水,或者去玩一場酣暢淋漓的射擊遊戲,與人搏鬥,或者去飆車,去體育競技。

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想像力。

「綠洲」和絕大多數遊戲一樣,每個人都是從Level 1開始打起,打死敵人、做任務可以獲得金幣,收集金幣可以去商城購買更高級的武器和裝備來提升自己。片中還有那種神級99級的寶物,要不要這麼中二!

△電影中的遊戲商店,可以看到《無主之地》、《光環》和《守望先鋒》。

「綠洲」還是一款虛擬現實(VR)遊戲,玩家通過制服、眼鏡等外部設備便可達到置身於遊戲之中的效果,實打實地通過自己的動作來操作遊戲,而非簡單的鍵盤或者手柄,參與感更強。

「綠洲」一經發明,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因為它給頹喪的人類帶去了一個避難之所。

2045年,人們無力面對蕭瑟的社會現狀,只好逃到繁華的虛擬世界中去,那裡英雄不問出處,不管你是男女胖瘦老少,決定一切的只有你的遊戲水平,即使氪金,也是以能力為先。

《頭號玩家》的劇情大綱很簡單。

一個一事無成的青年主角:韋德·沃茲。

突然有了一個人生目標:「綠洲」的創始人哈利迪死亡,他留下了三個謎題,這三個謎題不僅與他的經歷有關,還和8、90年代的流行文化相關。第一個解開謎題的人即可繼承「綠洲」的所有權和豐厚的遺產。

於是他過關斬將:三個關卡。

阻攔了大反派:世界第二的遊戲公司「IOI」的老闆諾蘭·索倫托想要拿下「綠洲」,進行商業化的布局,無視遊戲趣味性,瘋狂植入廣告,增加會員收費的設定,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為了比韋德更快解開彩蛋,諾蘭無論在遊戲里和現實中,都在追殺韋德。

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實現了自我成長:通關。

並獲得友情和愛情。

這樣俗套的故事情節,給其他人拍可能就是一部庸俗之作,好在它落到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手裡,於是有了豆瓣9.2分的《頭號玩家》。

並非僅僅是因為彩蛋多,流行文化大爆炸這個原因,有了這麼多版權,怎麼才能用好,也是考驗功力的。

《頭號玩家》的獨到之處就在於三個關卡設計得非常妙,不同的風格,讓觀眾體驗不同層面上的顱內高潮。

第一關,遊戲性強。

正餐前的小菜是一場賽車比賽。各式各樣的汽車都擠在一起,發動機轟鳴,例如福特的怪獸卡車、《回到未來》的DMC-12、《阿基拉》的摩托車、1966年的蝙蝠車,《瘋狂麥克斯2》的V8攔截者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他們得躲過各種陷阱和怪獸,跑到終點站才能拿到第一把鑰匙。

可是問題就在於永遠打不過最後一關的金剛,從頭來過,提升技術,升級裝備,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遊戲迷們應該對這種反覆苦練只為了打一個boss的辛酸經歷深有體會。

打造有遊戲感的場景並不難,《勇敢者遊戲》和《古墓麗影》似乎都做到了,但難的是揣摩到了玩家的心態,這是《頭號玩家》更勝一籌的原因。

第二關,為影迷服務。

通過賽車遊戲之後,哈利迪留下了新的謎題,指引主角一行人來到了影史經典恐怖片《閃靈》的世界中。

當那個空蕩蕩的酒店大廳出現在筆者眼前時,那種激動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閃靈》劇照

接著,反覆打著「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的打字機、網球、雙胞胎、淌血的電梯、237房間、雪迷宮等諸多迷影元素逐一呈現在觀眾面前。

△《閃靈》劇照

字謎的設計,也會讓稍微對庫布里克有些了解的粉絲會心一笑,以及主角們隨口一提的電影名,都讓人為之振奮。

這一段無疑是給影迷最大的禮物,多少人夢寐以求想成為心愛的電影中的角色,斯皮爾伯格幫我們實現了。光是在大銀幕上看這一場《閃靈》就足以值回票價。

第三關,理想主義不死,中二之魂燃爆。

最後一關的設計幾乎沒有任何趣味性可言,就純粹是硬碰硬,然而卻是本片的重中之重。

韋德在廣袤的雪地上向全世界召喚夥伴,共同來對抗對「綠洲」欲圖不軌、破壞遊戲公平的大boss,一直充斥耳旁的配樂突然停了下來,只聽風在呼嘯,不見一個人影。

沉寂了幾秒,連大boss都想嘲笑他們太中二,天真地以為大家都會過來幫忙,其實都是自掃門前雪時,遠方轟隆作響,聲音持續不絕且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來了,所有「綠洲」的玩家都來了,他們奔跑著、怒吼著,置生死與恩怨於度外,齊頭並進,來保護他們最後的一塊凈土了。

為所愛而戰死,難道還不夠浪漫嗎?

接下來你將看到的是,影史上最多彩蛋的一幕戲。經典的影視IP和ACG形象輪番登場,為了保護綠洲而衝鋒陷陣,使出渾身解數。

最燃的莫過於大東念出了那句「變身高達形態!(俺はガンダムでいく!)」時,全場都沸騰了。

GIF

其中不乏像筆者一樣沒看過高達的人,但依然被這種氛圍所感染。

高達已然不是一個具體的動畫形象,而是作為一種象徵符號出現。

他是正義的化身,是被磨掉稜角的成年人們曾經篤信的理想主義,是我們的純真,也是我們的童年。

他,回來拯救世界了。邪惡終將不能戰勝正義!

怎能不熱淚盈眶?

每段關卡,還都隱藏著與自我成長有關的提示。

哈利迪和莫羅意見不合的吵架,告誡我們對待友情要珍惜,所以才有了韋德從口口聲聲說「我從不組隊」到「獎金和隊友平分」的轉變。

哈利迪與所愛之人錯過,告誡我們對待愛情要勇敢,所以才有了韋德最後說「我不像哈利迪,我會勇敢地跨出那一步。」

最後結尾升華,不要過度沉迷於虛擬的遊戲世界,現實生活才是根本,簡直是一則有力的反沉迷系統的宣傳。

這些立意都很好,但都不是重點。

片中有個小細節,當韋德集齊三把鑰匙,準備打開大門時,反派團隊里的流行文化研究專家們竟也在為他捏了一把汗。

這足以說明,他們為IOI工作,並不是為了錢,而是出於對流行文化的熱愛。不管最後誰攻破難關都不重要,他們只想知道這款遊戲應該怎麼通關。

包括最後大反派看到金蛋,本可以擊殺韋德的機會他卻遲疑了,或許是那一刻,他也回想起了年幼時曾經有過對遊戲的熱愛吧。

這種純粹的初心,才是《頭號玩家》的主題。

斯皮爾伯格操縱著他的光影魔術,用未來紀念過去,書寫了一個浪漫至極的童話故事,讓我們這些成年人看得淚流滿面。

今日話題

如何評價《頭號玩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塞電影 的精彩文章:

不要再說《舌尖3》不行了,前兩季都沒它精
好於0%喜劇片!史上最強閨蜜了解一下

TAG:巴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