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什麼樣的顏色最高級?這個答案你根本想不到

什麼樣的顏色最高級?這個答案你根本想不到

原標題:什麼樣的顏色最高級?這個答案你根本想不到


木心先生有一句話,一點不客氣。他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什麼是好看了。「好看」是最容易操作的,是有套路可走的,換句話說,是可以從美容醫院換來的。


可「美」最不易得,因此也最高級。


之前有人問過Zing,什麼樣的自拍最美。這個頂級的彩妝藝術家卻給了一個意外的回答:

最美的妝容,是素顏


作為彩妝界「宗師」一樣的人物,能說出這樣的話,大概是見完天地、見完眾生,最後見了自己——人是從天地間來,也應該回歸自然去。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我們習慣對自然審丑。


總覺得「自然」這個詞,意味著太寡淡,太單薄,太索然無味。可你有所不知。那些頂級色彩大師、化妝大神、知名畫家,靈感皆來源於自然。


它「至簡」背後,藏著你想像不到的豐富。


//01//


自然之美


在於不可言說的漸變

之前看過一組攝影作品,記錄的是日出日落時的天空。這個尋常到總是被我們忽略的一刻,美到令人動容。






在OPPO舉辦的「色彩即思想」藝術沙龍上,色彩大師KarimRashid說過一句話:「我們身邊的顏色都不單純。」目之所及,你能感受到的最美,也是最自然的顏色,都是漸變色。哪怕是我們的肌膚,也用漸變的膚色演繹著生命的鮮活。


彩妝藝術家Zing也說「彩妝,不就是漸變的戲法嗎?」在漸變的肌膚上,用不同的顏色暈染出好看的漸變,再由光線勾勒出由明至暗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雖然我們從未留意,可最美的狀態,總是在悄悄致敬自然。


//02//


漸變之美

在於暗流涌動的情緒


自然也最懂我們。


就像人不會只有某種單一的性格,自然也在運用著高級的漸變,把不同的情緒傳遞給所有人。


是的。色彩是會說話的,有人性的,帶著靈氣的。


比如梵高的《星空》


漸變的藍色,完美表現了靜謐之感



工業設計師中,最欣賞Karim Rashid。因為他最「大膽」、最有勇氣。很多工業設計師偏保守,使用的顏色多半是安全的冷灰和不出大錯的深色。


而他將各種色彩信手拈來,用漸變帶來的絢麗和豐富,把情緒表達得酣暢淋漓。


這樣的人,與其說他肆意,不如說他尊重。


因為懂得了自然界里的漸變之美到底有多動人,多豐富,就再也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03//


真正的美


是不高冷的普世之美


可惜的是,這樣的美,往往藏在藝術家的大腦里,我們輕易觸碰不到。所以這個時代,我們與其說是「審美力」的缺失,不如說是尚未普及。


不過好在,還有像Karim Rashid這樣的藝術家。一直以來,他堅持的理念就是「民主設計」,他不認為有「精英之美」,美,就是要面向大眾的。


而在中國,也有一個品牌,與他志同道合,那就是一直追求並堅持「適眾之美」的OPPO。


真實,接近自然,表達大多數群體的性格,這是OPPO始終在堅持的事。


於是,Karim與OPPO一拍即合。


靈感取自自然,用豐富的漸變表達時尚,表達自我,表達年輕人真實的性格和情緒。


這些由Karim Rashid參與配色設計、OPPO傾力打造的超視野全面屏OPPO R15都做到了。


那手機也可以玩漸變嗎?


Zing、OPPO設計總監范曉宇、Karim Rashid


(由左及右)



這次的OPPO R15系列提供了雪盈白、熱力紅、星空紫、夢鏡紅等多種配色方案。


其中星空紫夢鏡紅採用的就是獨一無二的漸變色設計。


作為R11s星幕屏的延續, R15夢鏡版的玻璃材質,讓黑紅漸變更通透乾淨。


紅色是什麼?是炙熱的愛情,是暴風驟雨的憤怒,是奔放的自由,是一個星球被照射時,反射出來的光。


而這道深紅里,又融入一點快樂的黃色。那股熱烈反倒柔和了,溫暖了,像早天的朝霞。溫暖而動人,張揚裡帶著一絲克制。



此次OPPO採用獨創的「疊層流光點彩工藝」,用無數細小色彩和紋理組成一個點彩層,加上一個流光層,用貓眼石的紋理打造月光一樣的質感,在不同光線下,變幻的色彩,帶給你無限的想像和浪漫。



仰望星空,手摘星辰。


這樣的用心下,是OPPO想讓擁有R15的年輕人,藉此手機表達真實自己的用意。


不用擔心自己不夠完美。真實的自我,最美最高級。


正如OPPO設計師範曉宇所說:最美自拍,就是自信的微笑,配合一台自拍更自然的OPPO R15就夠了。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志 的精彩文章:

梁家輝、劉德華、張學友……你們太搞笑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也許這才是愛情最真實的樣子

TAG:視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