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神李清照,6招教你搞定文藝氣質

大神李清照,6招教你搞定文藝氣質

GIF

不是所有詩人都文藝,或者說,不是所有詩人都一直文藝。

比如杜甫,他在嗟嘆「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時就很很文藝;但在描寫「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時,雖然他讓我們感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可論及文藝氣質,就略顯弱些。

再比如陸遊,同樣是給兒子講道理,「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時就要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時文藝。

唯有李清照,一生中無論喜、憂、樂、愁,始終那麼文藝。那麼問題來了,都有哪些日常撐起了李清照文藝大神的氣質呢?

1.熏香

木心說「從前慢」,因此看來,「快」和「文藝」是一對勁敵。慢,不是磨蹭,不是拖延,而是安靜、放鬆和從容。這樣的氣質,熏香可以給你。

熏香,是李清照的日常。有人說李清照是在憂愁與喝酒中度過一生,這話沒錯,但也可以說女神的人生好比一盤香,終難逃幻滅,卻也讓歲月芬芳。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瑞腦」便是龍涎香。丈夫不在身邊的日子是沒有光亮的,做什麼都沒有精神,只能眼見著香爐里的香一點一點地燃盡。同樣是思念,同樣是因思念而起的百無聊賴,熏香可要比刷手機文藝得多了。

人對味道是有依賴性的,李清照就偏愛瑞腦香。「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無論是少女時的傷春惜花,還是中年時思念丈夫,亦或者是晚年時的孤苦憂愁,李清照的生活里,總是少不一爐香。

另外,熏香除了可以修鍊心性,時間久了,自然也可以香氛繞身。而同樣是香,熏香的香就會比香水的香讓人更有「味道」。

02.倚樓憑欄

所謂「憑欄」,就是倚靠欄杆。不要小瞧這輕輕一倚,文藝氣質可都在這個小小的動作上。

李清照十八歲那年,趙明誠始登李府。李清照聽說自己的未婚夫來了,想看看這人如何,卻又羞澀不敢直面,於是她「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就是這輕輕一倚,便俘獲了趙明誠的心。

後來,世事變遷,人生多難,李清照不再倚門嗅梅,而是憑遍欄杆。「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多少相思,多少愁緒,多少寂寞,都在欄杆處。

李清照喜也憑欄,憂也憑欄,看來憑欄是文藝青年的標配無疑了。

03.鴻雁傳書

寫信是一件特別文藝的事,可是書信卻早已被即時通訊工具狠狠地拍在了沙灘上。

李清照那個時代沒有即時通訊工具,所以她文藝了一輩子。「帝里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據說李清照有一次把自己寫的那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寄給遠方趙明誠,趙明誠接到信,感動得不知怎樣才好。為了表達自己是也同樣的思念,趙明誠閉門三日填了五十首詞,並把李清照的那一首也混在其中,交給自己的老朋友,讓老朋友幫忙選一首最好的。結果幾日過後,老友登門,紅著眼睛對趙明誠說:「我幾日沒合眼,斟酌揣摩數遍,還是覺得那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最好!」

趙明誠欲哭無淚。

想做得文藝青年,案頭要有紅箋,紅箋上要有小字。

04.做花兒的朋友

李清照愛花愛到了一定境界,她為太多太多的花作過詩。

她疼愛一株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憐惜一片梨花,「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沉醉一朵秋菊,「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欣賞一支紅梅,「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讚美一樹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大自然有很多種顏色,很多張面孔,花是其中最絢爛最美麗的那一種,那一張。而美,本身就是文藝。那些時常買一束花回來擺在房間里,或者在自己的露台上侍弄花草的,別看了,你就是文藝青年本人了。

05.泛舟

李清照最開心的時候和最傷心的時候,都去泛舟了。

李清照十八歲結婚,雖然與丈夫相親相愛,但是自結婚開始,家庭的、朝廷的、國家的各種紛亂無時不刻不影響著她。與之相比,還是出嫁前的那段時光,最無憂無慮。以至於她入京之後還時常憶起在家鄉時的美妙光陰。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是她一生中最安逸也是最開心快樂的日子了。

到了公元1135年,李清照已經五十一歲了。五十一歲的李清照正經歷著家園盡毀,山河破碎,丈夫病故,顛沛流離,這時她人生最痛苦最艱難的時刻。這一年三月,她又去泛舟了。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船,是情緒的港灣。

06.適當地慵懶

懶也文藝?當然。適當地慵懶要比二十四小時打雞血要文藝得多。不過這裡的「懶」可不是一個月不洗澡,兩個月不換衣。那要什麼樣的「懶」是文藝的「懶」呢?還得看看大神李清照是怎麼做的。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這也是她與趙明誠第一次見面那一次。美人下了鞦韆架,疲倦得很,懶得活動雙手,文藝女子的憨嬌一覽無餘。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銅香爐已徹底冷卻,紅色的被子亂攤在床上,勉強起來卻懶得梳頭。為什麼懶得梳頭?因為愛人不在,梳妝也無人欣賞。當思念到達極致,連她平日里最愛憑臨的欄杆也懶得倚靠。「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這個「懶」不是懶,而是因為思念而起的對生活的冷淡。

適當地懶,是一種格調。

學會了嗎?來,跟我眼神確認一下。

子 聿|一個不太著調但非常靠譜的語文老師

與詩書死磕到底

美讀簽約作者 詩詞世界簽約作者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關注【子聿說】

感謝您的分享與轉發

公眾號、APP、紙媒轉載,請後台給子聿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聿說 的精彩文章:

TAG:子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