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夫差之所以不殺勾踐的四大原因,最後一個令人笑掉大牙

夫差之所以不殺勾踐的四大原因,最後一個令人笑掉大牙

話說養虎為患的道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為何能夠登頂春秋霸主的夫差做不到將這句話收錄到自己的人生信條之中呢?他為何不直接殺掉勾踐呢?難不成他是個傻瓜,昏君甚至是個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答案是否定的。夫差非常的聰明,不然他也不會坐上闔閭的位子,他更不是個昏君,相反他有一群超級智囊輔佐,更為重要的是,他很殘忍,甚至變態。他之所以不殺勾踐,是充滿著各種主管和客觀的因素的。其中主要由以下四點。

第一, 夫差自己的報復慾望。他覺得給勾踐一個痛快實在是太便宜了勾踐,難以填平他喪父的傷痛。另外,勾踐作為曾經和他平起平坐的死對頭,作為一個王,讓一個王唯唯諾諾的在自己的宮殿中侍奉自己,是多麼能滿足一個男人的征服欲啊。他覺得自己的事業甚至超過了吳王闔閭,有一種天下皆服的成就感。他渴望慢慢的折磨和羞辱勾踐,從中獲得一種別樣的快感。其實,從心理學上講,夫差是一個變態,然而正是這種變態的心理,使得勾踐在跌宕起伏的流亡中陰差陽錯的活了下來。

第二, 越國大夫文種的上下遊走。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勾踐可謂是下了血本。他傾盡自己的小金庫,重金收買夫差朝堂上的各級官吏,搞得吳國上下除了伍子胥火眼金睛瞧破了勾踐的小算盤堅持建議夫差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勾踐外,其餘的人要麼不就此事發表意見,要麼就是不同意殺掉勾踐。即使是吳國的王,夫差也不能違背眾議,一番朝會下來便定下來了不殺勾踐的決定。

第三, 吳國太宰伯噽作為人盡皆知的奸臣,他死活要和伍子胥一較長短。伍子胥說東,他非要說西。伍子胥建議殺掉勾踐,而伯噽當然非常任性的拼了命的保住勾踐。事實證明,惹君子不可惹小人,畢竟小人在某些內鬥方面還是具有一些「才能」的。

第四, 勾踐在被俘之前手裡還有五千精兵。雖然他被吳軍團團包圍,插翅難飛,但是越國的所有金銀財寶以及家眷沒人全部掌握在勾踐的手裡。這時候的勾踐耍起了無賴,他警告吳軍不放過自己就毀了這些珍寶。打仗打的就是錢,一旦戰爭掠奪不到他國的資源和錢財,這個戰爭無疑是極為失敗的。就這樣,勾踐靠耍無賴間接保住了小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品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與曹氏三父子都有糾葛,又讓兩兄弟自相殘殺,只因長得太漂亮
自是功成名就錢謙益,莫如江間一跳柳如是!

TAG:思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