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兵不厭詐的由來:宋國與楚國泓水之戰簡述

揭秘兵不厭詐的由來:宋國與楚國泓水之戰簡述

原標題:揭秘兵不厭詐的由來:宋國與楚國泓水之戰簡述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後,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內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將勢力滲入中原地區。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戰爭起因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發生的泓水之戰,是宋、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一次作戰。


宋國君主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慌忙向楚國求救。楚國國君派能征善戰的大將成得臣率兵向送過發起攻擊。


宋襄公擔心國內有失,只好從鄭國撤併,雙方的軍隊在洪水相遇。戰鬥開始,楚軍吶喊著強渡泓水,向宋軍衝殺過來。宋將司馬子魚看到楚軍一般渡過河來,一半還在河中,就勸宋襄公下令進攻,打楚軍一個措手不及。


宋襄公卻說:「本王一向主張『仁義』,敵人尚在渡河,我軍趁此進攻,那還有什麼『仁義』可言?」


楚軍渡過河,見宋軍沒有發起進攻,於是從容布陣。司馬子魚又勸宋襄公:「大王,楚軍立陣未穩,我們趕快進攻,還有希望獲勝,趕快下令吧!」


宋襄公指著迎風飄揚的「仁義」大旗,說:「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能趁敵人布陣未穩就發起進攻呢?」宋軍仍然按兵不動。


楚軍布好陣,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宋軍殺來。宋軍被楚軍的威風和氣勢嚇破了膽,不等短兵相接,一個個掉頭就跑。楚軍乘勢掩殺,宋軍丟盔棄甲,一潰千里,宋襄公本人也被箭射中大腿,「仁義」大旗則成了楚軍的戰利品。


宋襄公慘敗後,還不服氣,他對司馬子魚說:「仁人君子作戰,重在以德服人,敵人收了重傷,不應再去傷害他,看見頭髮花白的敵人,也不應抓他做俘虜。敵人還沒有擺好陣式,我們就擊鼓進軍,這不能算是堂堂正正的勝利。」

司馬子魚長嘆一口氣,說:「我們宋國兵微將寡,本不是楚國的對手,不應該跟楚國交戰。可是大王您卻非要交戰不可。一旦交戰,就應抓住戰機,您又錯過戰機不許進攻——打仗是槍對槍、刀對刀的事,你不殺他,他就殺你,這時候哪裡還有什麼『仁義』啊?如果講『仁義』,那就不要打仗了,這不是更『仁義』嗎?」


泓水之戰規模雖不很大,但是在中國古代戰爭發展史上卻有一定的意義。它標誌著商周以來以「成列而鼓」為主要特色的「禮義之兵」行將壽終正寢,新型的以「詭詐奇謀」為主導的作戰方式正在崛起。



所謂的「禮義之兵」就是「終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但是在這時,由於武器裝備日趨精良,車陣戰法的不斷發展,「禮義之兵」的戰術已不再適應戰爭實踐的需要,逐漸走向沒落。


宋襄公的優柔寡斷、迂腐、缺乏靈活與脫離實際可謂是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他的『仁義』從戰爭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為了爭奪霸權而興兵討伐鄭國,稱的上是『仁義之舉』嗎?


泓水之戰開始後,又一味以所謂的『仁義』為名,不斷錯失時機。其次,戰爭準備不充分,宋國本身就「兵微將寡」,還貿然進攻他國,使自己自戰爭爆發就已處在被動地位。


也許其軍事實力可能超過鄭國,但其未看到攻擊鄭國後可能發生的說,比如求救於楚國,楚國出重兵相救。


再者,宋襄公的『親征』。也許他認為親自出馬可以鼓舞士氣,儘快取得勝利。但是他本身並不具備很好的軍事素質,又不能善用手下戰將,司馬子魚等於是『擺設式』的軍隊統帥。

雖然他知道怎樣指揮部隊對己方有利,但有國君在那兒擺著,他能怎麼辦。最後,他對泓水之戰的總結,可謂點到重點,也表達了一種無奈。



戰爭影響


泓水之戰後,楚國在中原的擴張已無阻力。在其後數年間,楚國勢力一度達到黃河以北,直到晉楚城濮之戰後,楚國的擴張勢頭才得到遏制。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一書中引用「兵不厭詐」成語時說,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指的就是這一戰例。


戰爭評價


泓水之戰標誌著自商、周以來以「成列而鼓」為主的「禮義之兵」退出歷史舞台,新型的以「詭詐奇謀」為主導的作戰方式的崛起。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修了一條逆天的高速公路,到如今還在用!

TAG:明朝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