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說黨史】台兒庄戰役

【圖說黨史】台兒庄戰役

1937年12月相繼攻陷南京、濟南、泰安,次年1月佔領兗州、曲阜、鄒縣、濟寧。日軍佔領南京、濟南後,將其作戰重心轉移至津浦鐵路,企圖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以實現其連貫南北戰場,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國民政府鑒於徐州及中原戰場的安危與全國抗戰的密切關係,決定全力以赴,進行徐州會戰。臨沂、滕縣、台兒庄三座城市,則成為保衛徐州的重要門戶。尤其是處於是京杭大運河畔的台兒庄,直接扼守著徐州的北大門,若台兒庄失陷,徐州便無險可守。由此可見,能否守住台兒庄,是保衛徐州的關鍵所在。

台兒庄戰役示意圖

整個台兒庄戰役共分三個階段:臨沂阻擊戰、滕縣城保衛戰和台兒庄大戰,戰役從3月14日起打響,至4月7日結束。

1938年3月上旬,日軍磯谷廉介(第五)師團和坂垣征四郎(第十)師團,分別派出瀨谷、坂本兩支隊(兩個旅團)各約8000人,決計大膽深入,向前推進。瀨谷於3月14日出動,目標滕縣;在此之前,坂本已開始攻擊臨沂。津浦前線形勢急轉直下。李宗仁向蔣介石求兵,蔣介石同意將張自忠派往臨沂方面,湯恩伯軍團支援滕縣。

3月15日,日軍瀨谷支隊向滕縣發起攻擊。國民黨守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一軍的兩個師迎敵。第一二四師布防城關,第一二二師守城。經一日激戰,城關守軍死傷愈半,陣地被突破。18日,滕縣城陷落,第一二二師包括師長王銘章在內全部官兵壯烈犧牲。

血戰後的滕縣城

23日,瀨谷支隊不待臨沂方面坂本支隊的呼應,便向台兒庄發起攻擊。日軍以猛烈炮火轟擊台兒庄防禦工事,每天落入台兒庄陣地的炮彈六七千發。激戰至4月3日,台兒庄守軍傷亡已達十分之七,第三十一師師長池峰城率領將士拚死抵抗,組成敢死隊,與日軍開展肉搏戰。孫連仲部在台兒庄與日軍抗爭15天,以1.7萬人的重大傷亡,擋住了日軍的進攻。4月6日黃昏,日軍開始總退卻。這時,湯恩伯軍團趕到台兒庄,以5萬之眾的生力軍,截殺損兵愈半、人困馬乏、士氣沮喪的數千日軍,追得瀨谷拋掉全部輜重和車輛,率少數步兵竄進嶧縣城及附近地區,憑藉有利地形死守,等待援軍。

中國軍隊英勇阻擋日軍進攻

至此(4月7日),台兒庄戰役勝利結束。整個戰役消滅日軍1萬餘人,擊毀坦克30餘輛,繳獲大炮50餘門、步兵炮77門、戰車40輛、輕重機槍931挺、步槍萬餘支。

台兒庄大捷,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重大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和增強了全國軍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充分顯示了國共合作、全民抗戰的巨大威力。

群眾在前線挖戰壕

台兒庄戰役的勝利,與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抗日武裝,以及當地人民群眾的配合和支援是分不開的。據統計,1938年2月至4月,八路軍、新四軍主動出擊,先後作戰400餘次,斃傷俘及擊潰日軍2萬餘人,擊毀汽車500餘輛,繳獲機槍100餘挺、步槍300餘支,牽制10萬多日軍,有力地配合了魯南正面戰場作戰。

在八路軍、新四軍為配合台兒庄戰役在鐵路沿線主動襲擊日軍的同時,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抗日武裝和群眾團體不斷破襲鐵路,頻繁襲擊日軍增援部隊和輜重部隊。在濟南、魯西北、魯西等地向日軍發起攻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並遲滯了日軍行動。在此過程中,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壯大,為徐州州淪陷後堅持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台兒庄戰役期間,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指示所屬各縣區黨組織發動群眾、踴躍支前,當地群眾也自發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支前活動,為台兒庄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棗莊黨史 的精彩文章: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TAG:棗莊黨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