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觀展人數突破百萬 講解員:這是我的使命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觀展人數突破百萬 講解員:這是我的使命

【文/觀察者網 韓京霏】

2018年4月3日,上海中華藝術宮。

記者們手中的「長槍短炮」對準了展覽場地的入口處。相機很重,好在,他們所期待的「那位觀眾」,沒有讓他們等得太久。

「那位觀眾」面對鏡頭,似乎有一點點緊張,但最終還是踏進入口,笑著對現場的所有人揮手打了招呼。

他就是「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的第一百萬名觀眾。

石奇人,《曙光——中國共產黨成立》,油畫,330x188cm,2011年,中華藝術宮收藏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美術展始於去年10月,展覽選取96幅美術作品,以象徵建黨96周年。展覽以「門」為線索貫穿始終,用石庫門、延安窯洞門、天安門和改革開放的復興之門,概括了96年里的風雨足跡。

而這個七位數的耀眼成績,是連主辦方自己都始料未及的。畢竟,這意味著,本次展覽成為了上海美術展歷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臨展。

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文廣影視局藝術總監吳孝明說:「去年十九大召開之際,我們策劃用這些文藝作品舉辦一場美術展,但完全沒想到受到了百萬觀眾的歡迎。」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策展人陳琦也說:「我做美術工作這麼多年,了解年輕人相比於主題展更熱衷於當代藝術展。而這次主題性的美術展,他們卻恰恰非常關注、反響強烈。年輕人對主題性展覽表現出這麼大的熱情,還是前所未有的。」

展覽現場

那麼,為什麼這看似「無趣」的展覽,卻能吸引這麼多觀眾呢?

展覽的第一百萬名觀眾陳正的想法,或可作為一點解釋:「展覽很新穎,看了之後覺得效果也很震撼。」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則認為:「『石庫門到天安門』是一套組合拳,我們有美術展、詩歌朗誦、還有最開始的大型交響合唱《啟航》。把靜態的美術作品與動態的詩歌朗誦相結合,這種藝術呈現方式此前沒有,新穎的藝術樣式給觀眾帶來了新奇感,黨史可以這樣重溫,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但除了展出形式上的創新,更重要的還是展覽主題本身的特殊性與意義。

正如陳正所說:「它一方面能提醒我們溫故而知新,另外一方面也能提醒我們不忘初心,這個我覺得很重要。」

展覽末尾的留言牆上,也滿是寫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感想的便箋條。

原本展方只準備了一本留言簿,後來發現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索性搭了一堵留言牆。

展出現場

展覽的義務講解員之一,67歲的退休教師高曉梅則說:「(對黨史懷著)很深的感情,對於我們黨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96年的歷程,更重要的是對我們很多已經犧牲的先輩的一種尊敬和懷念。」

她已有44年黨齡,手中的講解詞已經被翻閱舊了,空白處用小字密密記滿筆記。

「有的時候哽咽得就講不下去了,但是你必須要把眼淚噙在眼中,還是要跟觀眾講述……有一種使命感,覺得這就是我的使命。

陳宜明,《晨曦——上海解放》,油畫,250X350cm ,2011年,中華藝術宮收藏

實際上,展覽本計劃於去年11月20日結束,但由於參觀熱潮不斷,先是延期至今年2月25日,又再次延期到4月15日。「百萬觀眾」陳正,也是因為展覽即將結束,所以想著當天再來參觀一次。

熱情是一種認可,正如使命是一種傳承。

就像吳孝明所說的:「我想今天有100萬(人次),不是一個簡單數字的出現。」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如今,這一百萬名「閱卷人」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答卷人」取得的傲人成績。

而那個誕生於血與火的年代,在96年歷程里被傳承下來的光輝願望,也會在每一個春天裡生生不息。

(展覽地點為上海市中華藝術宮,地址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作為唯一的外國up主 出席b站敲鐘儀式是什麼體驗
這套刑偵科推理試卷,網友看完第一題就懵了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