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捂」你知道捂哪裡嗎?你捂對了嗎?

「春捂」你知道捂哪裡嗎?你捂對了嗎?

初春乍暖還寒,早晚和中午的溫差很大。如果貿然減衣,身體一時無法適應,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很可能發生感冒、關節疼痛、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其實,春捂並不是穿得越多越好,「捂」是有講究的。


15℃不是絕對線

春捂並不是降溫當天穿得多,最好多查看未來幾日的天氣預報進行穿衣參考,在溫度降低的前1~2天就逐漸捂起來,這樣可以避免冷空氣的襲擊。那麼,春捂要捂到什麼時候?一般來說,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即當氣溫達到15℃時,就該脫掉厚厚的衣服了。但也要因人而異,特別是老人、小孩更要注意,有的老人氣溫在15℃以上,甚至到17℃、18℃,還會感覺有點冷,這個時候不要急著脫衣服。

穿衣宜「上薄下厚」

相對上身來說,下身的血液循環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襲,所以要捂腿、捂腳、不捂頭,時時顧護人體的陽氣。

腳部位於肢體最末端,是身體上對外界溫度最敏感的部位之一,所謂的「寒從腳上起」就是這個道理。腳部受涼後,不但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讓人更容易被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襲,還容易引起腹瀉,並影響腦部的供血量。祖國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穴位非常集中的部分,有些人經常出現偏頭痛、小腹疼痛卻總也找不出原因,其實就有可能是因為腳部寒冷影響到全身經絡運行所造成的陽虛。

天氣開始轉暖後,很多人習慣於先減少褲子的層數——終於能脫秋褲啦!這不符合早春的養生原則。褲子最好是由厚變薄逐漸減,毛褲、絨褲減成秋褲,厚的秋褲減成薄秋褲或連褲襪,再減單褲。這道理和捂腳是一樣的,防止寒邪侵入人體。

春天,人的陽氣也會隨著自然規律而生髮。陽氣是向上的,如果還捂著厚厚的帽子,就會影響到陽氣的生髮,所以春捂是不需要捂頭的。但摘帽子也要循序漸進,可以先換個薄一點的帽子,不建議一下子摘掉。

春捂的重點位置: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

1

手腕:守住全身血脈

位置: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

主治病症: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平常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覆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2

腰眼:腎好一切都會好

位置: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3

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位置: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4

肚臍:養陽氣,助長壽

位置: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保養神闕穴可採用揉中法:

即,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每次360下。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過天晴 的精彩文章:

別再亂吃藥了,看完這些就知道了!

TAG:娛過天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