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念耶穌受難,堅定信心迎向充滿爭戰的時代

記念耶穌受難,堅定信心迎向充滿爭戰的時代

本周是教會節期中最重要的「受難周」,受難周就是從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的那一日開始。這一天原是歡慶的日子,因為民眾夾道歡呼迎接耶穌進城;但不到幾天,這群喊著「和散那」的民眾,就改口喊著「釘祂十字架」。因此,歡慶的一天所揭開的序幕不是歡樂,而是痛苦與受難。

歡慶日揭開受難序幕

在人生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原以為要過好日子,結果來的竟是更加險惡的遭遇;不只是人生,包括大環境也可能如此。

入耶路撒冷 每日經歷大爭戰

我們有時會感受到好像走在一個漫長的黑夜裡,不只看不到路,甚至在途中就有許多難關,讓我們不知道走到最後將是如何?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的內心深處更是不安。

身處如此大環境,很多人都想積極面對及提出解決方法,但我們也需要承認,有些問題需要長年累月去克服,甚至有時努力也不一定看得到具體果效。當我們難以靠自己解決當前的困境,我們又要如何面對?

此時就讓我們再次想到耶穌進耶路撒冷城之後,祂是如何勇敢朝向受難之路。或許福音書沒有許多篇幅描述耶穌內在的掙扎與痛苦,但我們從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反應,就可以看出祂有多大的爭戰與痛苦。祂對門徒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若是在禮拜四的晚上,耶穌的心情是如此的憂傷,在這之前的三、四天,難道耶穌都不曾掙扎?

我們相信,耶穌進耶路撒冷城之後的每一天都面對極大的爭戰,就像祂在客西馬尼園的反應一樣。但耶穌卻是默默承受內在極大的憂傷,順服地走向十字架的極刑。也就是當耶穌面對極大的憂傷時,祂並不順從人意走向革命,否則耶穌是可以鼓吹門徒跟那些擁護祂的人,建立自己的王國;但耶穌最後選擇的是順服天父的旨意,完成上帝救贖。

有時我們從耶穌的作為中學習不一樣的態度與方式。因為從人的角度,耶穌既然面對恐懼、憂傷,祂可以起身革命,或是躲避逃跑,但耶穌都沒有選擇這樣的方式,而是「順服上帝」。同樣,作為一個基督徒,當我們遇到人生的困境或惡劣的大環境時,我們可以如何面對?

順服天父旨意 完成救贖

對耶穌而言,祂有來自天父的使命以及更高的價值與信念,因此祂忍受痛苦完成救贖,為了挽回世人、與上帝和好。那麼作為當代的基督徒,當我們面對著未來時,是否有領受上帝給我們的使命呢?

可能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但當我們有清楚的使命,明白上帝讓我們在這世代可以做或不能做的。雖然有時只是默默地堅持理念往前走,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人,帶領著那世代的人度過最險惡的環境。

受難周的意義,不只是指向復活,也在受難的過程中,再次體會天父的心意,明了耶穌所走的苦路與心境。當我們願意如此記念耶穌的受難時,或許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在彷徨的時代中,堅持著信仰往前走。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 END / ————

校對|寧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見證分享網 的精彩文章:

太陽風暴來襲,人類引以為傲的現代科技,終究無法掌管世界?

TAG:全球見證分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