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杜詩選讀 登高

杜詩選讀 登高

【題解】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生活了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之後在夔州,漂泊又是三年。三年中,詩人生活依然困苦,多病纏身,一天獨自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詩人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詩中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全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運用已達圓通之境。楊倫說:「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卷十七》)

風急天高猿嘯哀[1],渚清沙白鳥飛回[2]。

無邊落木蕭蕭下[3],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4],百年多病獨登台[5]。

艱難苦恨繁霜鬢[6],潦倒新停濁酒杯[7]。

【注釋】

[1]猿嘯哀:三峽中猿猴凄厲的叫聲。三峽多猿,《水經注·江水》引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渚(zhǔ):水中的小洲。回:迴旋。

[3]落木:落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4]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5]百年:猶言一生,這裡借指晚年。

[6]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之艱難。苦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白髮增多。

[7]潦倒:指衰老多病。新停:新近停止。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予斯一人 的精彩文章:

杜詩選讀 春夜喜雨

TAG:予斯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