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開梨皮泥的神秘面紗

揭開梨皮泥的神秘面紗

明朝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記載:「天青泥,出蠡墅,陶之變黯肝色。又其夾支(脂)有梨皮泥,陶現凍梨色。",是目前最早的梨皮泥記錄。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陽羨茗壺系》

梨皮泥原礦特點:

塊狀、易酥、不溶於水、產於礦層石英岩板下部貼層

綠泥礦料呈緻密塊狀結構,易酥開但不溶於水,含礦料較少。一般產於礦層石英岩板(俗稱龍骨、黃石岩層等)下部貼層。還有少部分是紫泥泥層中間或紫泥與其他泥層之間的一層夾脂(也稱綿頭),是以泥中泥的形式產出,比如梨皮泥,產於天青泥的貼層,其出產量更為稀少。

圖片於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拍攝

梨皮泥的顏色:

礦料為淡綠色、成品為米黃色

梨皮泥是以夾脂形式產出的綠泥。礦料外觀質地均勻細膩,呈淡綠色緻密塊狀,較軟易碎,因含鐵量較少,且以鐵離子為主。梨皮泥經過高溫燒制之後的顏色為米黃色調。

梨皮泥的燒制:

燒制溫度在1170-1180℃左右、收縮率為8.5%左右

熟泥泥質一般比較細嫩,泥料顆粒比含量相對較小,可塑性能較好,粘性較大,其耐火度相對較低,一般燒成1170-1180℃左右,收縮率8.5%左右。燒成後的胎質比較堅結,表面呈梨凍色,胎質呈梨皮狀,表面有透而不炫的細緻瑩潔感,色澤效果極細膩豐富。因泥性較重,易產生變形、起皺、起泡等缺陷。

圖片於《宜興紫砂礦料》書中掃描

梨皮泥的用途:

多為紫砂坯體表面裝飾、少量用於純制壺

梨皮泥的外觀質地一般比較純正均勻,含有少量白色雲母碎片。在正常氣氛中燒成後,除少量顆粒質點的變化外,基本呈現氧化鐵晶體的純正黃色調。因梨皮泥礦料產出極少,同時大件綠泥作品不易燒制,因此綠泥大多是作為紫砂坯體表面的粉飾使用,或是和紫泥、紅泥等配合後作為調配泥使用,僅有少部分作品用純梨皮泥製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壺科技 的精彩文章:

有壺 你就秀出來!
1000塊買把高工壺?這是在交智商稅啊

TAG:善壺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