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衛計委:癌症患者要限制精製糖 多吃不飽和脂肪

國家衛計委:癌症患者要限制精製糖 多吃不飽和脂肪

一份由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以下簡稱《指導》),近期正式實施。

《指導》適用於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尤指攜瘤患者)。總的來說,癌症患者要合理膳食、適當運動,食物的選擇盡量多樣化,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參與了《指導》的制定。他說,現在康復期的腫瘤病人越來越多,而針對他們的營養誤區也很多,比如不合理的忌口、餓死腫瘤等等。

記者請浙江省腫瘤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宋靈蘭為大家詳細解讀這份指導。

限制精製糖的食用量

可額外補充魚油

曾幾何時,有一種觀點非常流行:「糖」會滋養癌細胞,所以癌症患者要完全斷「糖」,最終「餓死」癌細胞。

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這個觀點站不住腳。癌細胞需要碳水化合物沒錯,但正常細胞同樣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癌細胞是餓不死的,即使你什麼都不吃,它們會將正常細胞的養分佔為己有。

手術和放化療之後,癌症患者往往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這時候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不利於患者的恢復。但癌症患者攝入碳水化合物,確實有一定的講究。

宋醫生說,像白糖、紅糖、方糖、糖漿這類高度提純的精製糖,吃下去後能迅速被吸收進入血液,這時候癌細胞就會瘋狂掠取、吸收,獲得能量。

而米飯、土豆、番薯等富含澱粉的食物,它們都要經過一番消化分解才能被吸收利用,這樣癌細胞也不會快速攝取吸收。

而且,精製糖本身除了糖分,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物質。而五穀雜糧中,還有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癌症患者要儘可能減少精製糖的攝入。

宋醫生建議,癌症患者應每天適量攝入穀類食物,成年患者每天攝入200g~400g為宜。在胃腸道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注意粗細搭配。

在適當降低糖分攝入後,脂肪在人體供能上擔負了更大的責任。

宋醫生介紹說,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後者又細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癌症患者在攝入脂肪時,要均衡這三類脂肪,建議多種植物油交替使用,每天在25g~40g左右。

在多不飽和脂肪酸中,n-6和n-3多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維持腫瘤患者的炎症平衡,降低脂質過氧化反應的作用。它們多存在於深海魚油中,所以癌症患者可在日常飲食外,攝入一些魚油作為補充。

從杜絕煙酒

多吃蔬果做起

那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在日常飲食和習慣中預防癌症的發生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腫瘤科主任馮正權認為朋友圈流傳的「抗癌食物」大多不靠譜。他說,目前的醫學還無法參透癌症確切的發病機制,它是遺傳、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某種或某些食物能預防癌症。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亂吃。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網站,列舉了權威的致癌物,涉及食物的有檳榔果、鹹魚、黃曲霉素等等。馮主任說,雖然這不代表著你吃了這些食物就會得癌症,但它們確實可能對人類有致癌作用,最好不吃或少吃。

研究表明,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對抵抗多種癌症起到保護作用,所以日常飲食中要提高蔬果的比例。

馮主任強調,食物的烹飪方式也很重要。最好採用清蒸、水煮這類保持食物原汁原味的加工方法,避免鹽腌、燒烤、煙熏等方式。在明火上燒烤或烹調肉類能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雜環胺和多環芳烴,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之一。同時不能食用過燙的食物,飲食過熱與食道癌的發生息息相關。

飲食之外,超重和肥胖也與多種類型的癌症相關,如食道癌、結腸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腎癌。所以維持健康的體重,定期運動鍛煉,也能降低患癌的風險。

馮主任還提醒,如果身體存在慢性炎症,一定要及時治療,它們也會提高癌症風險。比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導致宮頸癌;幽門螺旋菌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脂肪 的精彩文章:

脂肪幹細胞抗衰是你最好的選擇
脂肪變成骨頭,厲害了!全球首例用脂肪修補斷骨手術成功!

TAG: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