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石化裂解裝置能否進入第二波熱潮?附項目盤點!

美國石化裂解裝置能否進入第二波熱潮?附項目盤點!

陶氏化學公司在得克薩斯州弗里波特新的蒸汽裂解裝置已自2017年9月份開始上線,2018年3月初,CPChem公司新的CedarBayou裂解裝置開工,其他北美乙烯項目的投產也將緊隨其後。至少還有11套裝置業已提出。隨著北美第一波新的乙烷蒸汽裂解裝置投入市場,第二波項目正在興起。

乙烷裂解裝置只是北美化學行業持續加速的最突出特點。當然,豐富的頁岩氣是根源。根據ACC的數據,從頁岩中提取的原料和能源優勢吸引了超過300個價值1850億美元的化學投資項目,並且在加拿大也宣布了其他一些項目。

並非所有項目都將進行,但IHS Markit追蹤的近200種基礎化學品的北美總產能顯示出這一趨勢。這些產能的總和在2005~2010年間下降了2560萬噸/年,平均每年損失430萬噸/年。相比之下,2011~2017年度的總和增加了3130萬噸/年,年均增長450萬噸/年。2018~2022年期間的增長速度將更快,屆時新增產能將達到5400萬噸/年,年均增長1080萬噸/年。

石化產品佔據主導地位,乙烯鏈位於上方。在2011~2017年間,甲醇產能增長最快,增加了554萬噸/年,年均增長79.1萬噸/年。隨後乙烯產能增加486萬噸/年,平均每年增加69.4萬噸/年。聚合級丙烯(PGP)產能增加了197萬噸/年,年均增長量為28.2萬噸/年。

在2018~2022的五年中,北美地區的甲醇和PGP擴建將繼續保持同樣的速度。甲醇產能將增長485萬噸/年,平均每年增加69.3萬噸/年,而PGP產能將增加202萬噸/年,平均每年增加28.9萬噸/年。然而,乙烯將躍升1210萬噸/年,年均增長170萬噸/年。

裂解和PE裝置產能的近期擴張

2017年,兩套美國蒸汽裂解裝置開始生產乙烯:

Ingleside乙烯,位於得克薩斯州Ingleside的OxyChem與Mexichem之間年產55萬噸的合資企業;和陶氏化學在得克薩斯州弗里波特的150萬噸/年裝置。

CPChem在得克薩斯州Baytown的150萬噸/年裂解裝置於2018年3月初開始投入運營。2018年,另外兩套墨西哥灣沿岸的裂解裝置也將開始投產:位於路易斯安那州查爾斯湖的Indorama公司42萬噸/年裝置和埃克森美孚公司位於得克薩斯州貝敦市的150萬噸/年裝置。另外三個產能總計330萬噸/年的產能將於2019年初啟動,2020 ~2022年期間還有3個產能總計350萬噸/年將啟動。

大部分新的乙烯生產能力都與聚乙烯(PE)裝置結合在一起。2017年底六套PE裝置上線,預計到2020年第一季度還將有七套PE裝置投產。IHSMarkit估計,2017~2022年北美PE產能將增加890萬噸/年,屆時它將達到3040萬噸/年。

這些新的PE裝置的產量中很大一部分將留在國內市場,IHSMarkit預計將以年平均約GDP的增長率(AAR)即每年3%的速度增長,2018年至2022年期間年平均需求增益約為50萬噸。受北美成本優勢的推動,區域加工商將變得越來越具有競爭力,推動一些以PE為基礎的成品進口,甚至增加可以經濟運輸的成品出口。

新供應的大部分將被出口。IHSMarkit預測,2018-2022年北美PE市場的增長率將超過6%,年均增幅為170萬噸/年,遠高於國內需求。同期,全球PE需求將以4.5%的年均增長率增長,平均每年增長470萬噸。相應地,預計北美的凈出口將從2017年的430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約880萬噸。南美、西歐和中國仍將是主要目的地。

乙烷產量不斷上升以滿足需求

蒸汽裂解裝置將導致乙烷消費劇增。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僅2018-2019年間,美國乙烷消費量將從2017年的120萬桶/天增加到2019年的160萬桶/天。EIA預計,在今後五年中,乙烷佔美國裂解裝置進料的份額(目前為75%)將增長到82%。石腦油和瓦斯油在2010年佔有17%的份額,預計將從目前的5%下降到同期的僅3%。

乙烷生產一直受到缺乏銷售渠道的限制,但現在正在上升以滿足需求。IHSMarkit的北美NGL市場短期展望表示,2017年末產量大幅增加,庫存狀況良好。儘管2018年隨著裂解裝置需求和出口量的增加,庫存量將下降,但IHSMarkit預計其相對於歷史平均水平仍將保持高位。

正在進行多項中游投資將增加乙烷供應。最近的發展包括建造30萬桶/天的EPICNGL管道,該管道將從二疊盆地延伸700英里至得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EPIC將在那裡建造多套10萬桶/天的分餾塔,並於2019年全部完工。,

Targa公司宣布耗資3.5億美元在米德蘭盆地建造兩座低溫天然氣處理廠,並在得克薩斯州的貝爾維尤(MontBelvieu)建造一座10萬桶/天的分餾系列,並於2019年投用。

2018年1月和2月,Oneok宣布了總計37億美元的多個項目。它們包括一台40萬桶/天的ArbuckleII NGL管道,從俄克拉何馬州到該公司在MontBelvieu的儲存和分餾設施,Oneok將建造一個12.5萬桶/天的NGL分餾塔,預計將於2020年初完。

Ookok也計劃位於北達科他州威利斯頓盆地的一座天然氣處理設施,將於2019年底投入運營,以及建造從落基山地區到Oneok中部大陸設施的900英里,24萬桶/天的天然氣管道。

2018年1月份,企業產品合作夥伴公司表示已擴大得克薩斯州Orla項目

2018年將啟動兩個天然氣處理系列,總計8萬桶/天的NGL提取能力,而第三個12萬桶/天的系列將在2019年上線。

在美國東北部建立基礎設施的努力也在繼續。2018年1月,擬議的阿巴拉契亞儲存和貿易樞紐通過了一個關鍵的里程碑,當時美國能源部邀請阿巴拉契亞開發集團(ADG)以19億美元的貸款擔保提交第二部分申請。

出口也將減少乙烷供應。EIA預計出口將從2017年的18萬桶/天增加到2018年的29萬桶/天,2019年將達到31萬桶/天。來自馬塞勒斯和尤蒂卡盆地的美國乙烷已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出口到諾瓦化學公司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尼亞的諾瓦化學公司的蒸汽裂解裝置。隨著Utopia管道1月開工,2018年的產量將增加,將使諾瓦化學公司裂解裝置擴大50%,並建設下游PE裝置。

由位於賓夕法尼亞州馬庫斯胡克的Sunoco物流公司的終端和位於得克薩斯州Morgan"sPoint的企業產品合作夥伴公司的終端將乙烷出口到英國、挪威、瑞典、印度和巴西的裂解裝置。這兩個終端在2016年裝載了他們的第一批乙烷貨物。2018年1月份,第一批貨物離開了Morgan"sPoint 運往墨西哥。

美國乙烷也可能很快會運往中國,幾家公司正在研究基於進口乙烷或乙烷和液化石油氣混合物建設集成蒸汽裂解裝置的可行性。2017年11月,南山集團與美國乙烷公司(AEC)簽署了一項為期20年、價值260億美元的協議,將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USGC)的乙烷裝船運往在中國建造的蒸汽裂解裝置。AEC估計所需乙烷量為260萬噸/年。AEC表示,預計2018年將開始在USGC建設一個1000萬噸/年的乙烷出口終端,預計2020年完成。

第二波裂解裝置待批

隨著裂解裝置和出口項目的增加,乙烷供應將會收緊。關鍵問題在於美國乙烷的平衡,繼北美第一波乙烷裂解裝置之後,現在第二波正在接近最終的投資決策。

IHSMarkit的2018乙烯世界分析指出,如果所有第二批項目獲得批准,增加乙烷出口量可能會給北美系統的供應能力帶來壓力,這也可能在未來幾年提高乙烷價格產生影響,這取決於額外的時間和數量出口。中國面臨的關鍵問題是長期的乙烷供應風險和建設成本。一方面,消費乙烷的成本很高,可能與石腦油或液化石油氣原料的成本相當,但投資成本是液體裂解裝置的60%,因此投資回報率要高得多。

北美第二波乙烯項目的贊助商將不得不考慮同樣的問題。至少有11個總計1380萬噸/年的北美乙烯項目等待最終投資決定,但IHSMarkit認為不會有足夠的優勢乙烷來支持所有這些項目。

IHSMarkit公司輕質烯烴部門全球業務總監SteveLewandowski表示:我們沒有足夠的乙烷,可能需要1000-1100萬噸/年,但我們發現的NGL越多,我們可以想像將有越多的項目。埃克森美孚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在得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合資項目;台塑集團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項目;CPChem在得克薩斯州CedarBayou的項目;PTTGC和大林公司在俄亥俄州Shadyside的合資項目是最有可能進行的項目之一。

除了原料價格和可用性之外,一些公司還將不得不考慮成本通脹的壓力,這是M&G化學公司2017年11月破產申請的一個問題。

據該公司新任首席重組官員DennisStogsdill的聲明,在得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M&G龐大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精對苯二甲酸(PET /PTA)項目的延期和成本超支導致該公司破產。

該項目原定於2015年12月完成,耗資11億美元。兩年後,該項目只完成了85%,已經超過預算7.6億美元。Stogsdill表示,設計和技術問題,與分包商的糾紛,工程審計以及設備交付延誤都推動項目超出預算並落後於計劃,但最大的問題是人力成本飆升。雖然設備成本保持在項目預算範圍內,但勞動力成本遠遠超過了預期。具體來說,由於市場力量和生產力低下,科珀斯克里斯蒂工廠的建設費用平均為每小時104美元,而預算為每小時55~60美元。

政治問題威脅到前景

最近的政治發展使美國的資本項目的決策進一步複雜化。特朗普政府2018年3月8日強制徵收25%的鋼材進口關稅和10%的鋁進口關稅,化學工業尤其擔心。

裂解裝置的「第二波浪潮」會是最後一次嗎?

麥肯錫公司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東地區已經失去原料優勢,北美將在未來十年內開始蠶食。麥肯錫公司並未提出優勢將轉移到其他地區。報告稱:「到2020年,全球大部分優勢原料項目將開始啟動,從2020年到2025年期間,我們預計真正有優勢的投資將會減少。」該公司表示,需求增長將從過去十年的3.6%降至2030年的2-3%。

麥肯錫預計有吸引力的大型投資機會較少,而那些出現的機會將涉及潛在的更高風險。該公司表示,我們預計將會看到更多的大型合作夥伴關係應運而生,將資源/原料供應、技術和產品應用知識以及增長市場准入相結合。

本文作者錢伯章先生編譯自Chemical Weekly,本文系《流程工業》版權作品,轉載請聯繫小編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程工業 的精彩文章:

TAG:流程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