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一首宋詞,描寫旅途思家之途,情感纏綿悱惻,頗令人感懷!

這一首宋詞,描寫旅途思家之途,情感纏綿悱惻,頗令人感懷!

這是一首抒發秋日離愁的詞,離愁別恨,原本就是一種惆悵感傷的情緒。暮秋時節的肅殺風景,更為這種情緒增添了凄涼的況味。如果我們聯想蔡伸所生活的時代,或許更能體會詞中悲傷意境所隱含的纏綿相思,乃至整個時代的亂離情殤。

《蘇武慢》

宋代:蔡伸

雁落平沙,煙籠寒水,古壘鳴笳聲斷。青山隱隱,敗葉蕭蕭,天際暝鴉零亂。樓上黃昏,片帆千里歸程,年華將晚。望碧雲空暮,佳人何處,夢魂俱遠。

憶舊遊、邃館朱扉,小園香徑,尚想桃花人面。書盈錦軸,恨滿金徽,難寫寸心幽怨。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欄倚遍。盡遲留,憑仗西風,吹乾淚眼。

這首詞的上片以寫景開篇,落腳於蕭瑟秋景之中那無限纏綿的秋思。詞人眼前所見,是「雁落平沙,煙籠寒水」,「青山隱隱,敗葉蕭蕭」的冷落景緻;耳畔所聞,是風中嗚咽,時斷時續的笳聲悲鳴。他佇立於夕陽中的樓頭,凝望著「片帆千里歸程」的景象,難以排遣的離愁一陣陣湧上心頭。為什麼有人能乘著這葉歸舟返回家鄉,而他卻不得不流落異鄉,有家難歸呢?他極目遠眺天邊那暮色的微雲,魂牽夢繞的佳人浮現在心頭。關山阻隔,難以相見也就罷了,為什麼就連「別後相逢唯夢中」也難以實現?既然相聚變成了一種無法企及的奢望,那麼回憶中的過往也就愈顯彌足珍貴。

下片以抒情為主,在回憶與現實的強烈反差中極力渲染離愁的深重。回憶,是一場浪漫的舊遊,它是深幽的館舍,輕啟的朱門,也是寧靜的庭院,芬芳的小路,更是桃花盛開時節那嫣然一笑的紅顏。現實,卻是一襲刻骨的離愁。它是錦字迴文的書信,凄涼孤獨的琴音,也是說不盡的相思孤獨的深秋、如此深重而哀婉的離愁,似乎正應了南宋詞人吳文英的那一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這樣的離愁,酒澆不滅,淚滴不盡。你借酒消愁,卻不得不嘗盡這一盞薄酒里的孤獨況味;你倚遍欄杆,卻也只換來了腸斷淚流的不盡傷悲。這西風,能吹乾你臉上的淚水,卻吹不散你胸中的離愁。

以景融情,原來就是詞家常用的手法。近代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詞的成功,古人在於融情入景的自然與深摯,其實也緣於詞人恰到好處的用典。密集的用典非但沒為這首詞添上生澀的缺陷,反而使之在寥寥數語間承載了複雜而深摯的情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感情深致含蓄,引人遐想
這一首宋詞,抒寫英雄末路的惆悵之情,格調沉鬱,真摯動人!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