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道主」一次來自哪裡?

「東道主」一次來自哪裡?

「東道主」顧名思義,就是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因為春秋時期,鄭國在秦國的東面,負責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客使節,因此自稱「東道主」。後來,「東道主」也用來指那些接待或者設宴款待賓客的主人。現在,人們也用「東道主」來之某項賽事的主辦國家、主辦城市或者主辦單位。據史籍記載,「東道主」和春秋時期著名的說課燭之武有關。

春秋五霸質疑的晉文公因為宮廷鬥爭,在國外逃亡長達十九年。他流亡經過鄭國的時候,鄭國國君對他無禮,他因此懷恨在心。後來,他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想要報復,並且不滿意鄭國和楚國之間友好的關係。於是,他就和秦國商量,一起出兵圍攻鄭國。

鄭文公走投無路,只好向老臣燭之武求救。燭之武推辭了一番,最終還是答應了。到了晚上,他讓士兵用繩子將他從城頭送到了城外。到他了城外之後,偷偷去見了秦穆公。他知道秦國和晉國貌合神離,就巧妙的利用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他對秦穆公說:「秦晉兩國出兵圍攻鄭國,鄭國這下一定會滅亡。表面看來,我們鄭國的國土和秦國並不想連。我國在東,你們在西,中間隔著晉國。因此,鄭國滅亡之後,只會就近併入晉國的版圖。這樣,晉國聚會變得強大起來,而秦國的勢力就相對弱小了。您為什麼要消滅鄭國,壯大晉國而削弱自己的力量呢?」燭之武頓了頓,有接著說,「倘若你不消滅鄭國,而讓他成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這樣,秦國是使節來東方辦事的時候,鄭國可以提供食宿,好好招待,這對您並無害處啊!」

秦穆公聽了之後,覺得他說的很有道路,就和鄭國簽訂了合約,並且立馬撤了兵。晉國見秦國撤軍,無奈之下, 要只要退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獼猴桃姐 的精彩文章:

金星被質問「是男生是女生」讀金星著作《擲地有聲》體會她的「我是人生」
與眉毛相關的忌諱有什麼

TAG:獼猴桃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