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人們總說:人老先老腿?

為什麼人們總說:人老先老腿?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說的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腿腳的行動會不利索,就會發軟無力,就會較上肢等運動器官早衰,尤其是曾經老年人才會得的「靜脈曲張」,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年輕人身上。

「中國蹲」一直被外國小夥伴認為是所有中國人學武術的產物。美國新聞網站還曾專門找人來測試,發現絕大多數外國人都無法雙腳著地完全蹲下,只有踮起腳尖才能維持平衡。

作為我們中國人來說,原本天生就能做到的一件事,突然變成了我們的一項隱藏技能,感覺還是非常驕傲的!

更重要的是,掌握這個「特殊技能」還能養生!沒事蹲一蹲,健康多一分!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張世卿介紹,多蹲可以活動關節、放鬆肌肉、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改善體形,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延緩衰老,有利於全身臟器的運動。從中醫角度來講,「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氣盛於足六經」,但進入中老年以後,氣逐步上沖,會形成「上盛下虛」的現象,這也是「人老先老腿」的原因,因此多進行下蹲鍛煉有利於減緩這種現象的產生。

練習下蹲時首先要自然站立,在身體自然放鬆的前題下作下蹲鍛煉,次數不限,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生活中下蹲鍛煉的方法有以下三種,大家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選擇

太極蹲:雙腳尖併攏,雙腳跟緊靠在一起,然後雙膝彎曲,彎曲到大腿腿腹與小腿腿腹緊貼在一起,經絡穴位重疊,互相擠壓,可起到推拿、按摩的效果。

八卦蹲:八卦蹲是從太極蹲演化而來的,即將太極蹲的下肢併攏變化成下肢分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腳平行,雙膝彎曲小於90度,臀部不要左右扭曲,以距地不超過10厘米為佳。

弓箭蹲:練習者左腳著地,右腳以前腳掌著地,下蹲時將身體重量落到右腳上,每練習30秒調換一次左右腳,以改變兩腳的受力情況。

健康提醒:3類人不適合常蹲

老年人、患膝關節損傷的人和腰椎間盤突出的人不適合常蹲。此外,選擇下蹲鍛煉的人,如用錯方法,同樣有害。比如,猛蹲猛站是老人活動大忌,因為這會導致血壓大幅波動,極易引發意外。老人若強求深蹲鍛煉,還可能造成膝關節損傷。因為下蹲時膝蓋彎曲,負荷增加,長時間或頻繁蹲起會磨損膝蓋,引起膝關節疼痛,甚至發展成骨性關節炎。

加強腿足保健,對於延緩衰老有重要意義,下面介紹七種腿足保健法

1、泡腳:對人體來說,上邊最脆弱的是頸椎和咽喉,中間最脆弱的是腰,下邊最脆弱的就是腳踝,所以腳踝也是需要重點保護的, 泡腳的時候即使泡不到小腿,也一定要泡到腳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養生原則。另外,泡腳的時候,可以將少量的食鹽放入泡腳水中,水溫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然後泡腳就可以了,淡鹽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泡腳能讓人精神舒暢,但是注意水不要太熱,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

2、按摩:洗腳後,雙手搓熱, 輕輕揉搓相關部位或穴位,可全腳按摩,也可局部按摩,按摩的時候可以將酒精度較高的糧食白酒直接,塗擦在足部按摩位置,也可適當加熱後使用,這樣能溫經通絡,活血止痛,適用於損傷疼痛、腰膝酸軟及病腫等癥狀。

3、抬腳:坐在凳子上,每天將雙腳翹起2-3次,平或高於心臟,此時腳、腿部血液循環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臟的速度加快, 頭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鮮的血液和氧,同時對腳部穴位也有良性刺激。

4、搓揉腿肚: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邊轉動邊搓揉,每側揉動20次左右,然後以同法揉動另一條腿,此法能增強腿力。

5、扳腳:取坐位,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和足踝關節各20-30次,能鍛煉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6、扭膝:兩足平行靠攏,屈膝蓋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 膝部前後左右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各20次左右,可治下肢乏力、 膝關節疼痛。

7、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墻,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使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綳直,腿亦盡量伸直,在用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用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過天晴 的精彩文章:

別再亂吃藥了,看完這些就知道了!
手心為什麼會經常出汗?

TAG:娛過天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