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於未來憑弔過去,一場遊戲玩家的終極狂歡

《頭號玩家》:於未來憑弔過去,一場遊戲玩家的終極狂歡

《頭號玩家》其實是一部劇情極其簡單的電影,它講述的無外乎是少年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只是,當一個簡單的故事被包裹進了足夠多的八九十年代流行文化元素和未來科幻色彩,並立足未來憑弔過去,這場時代文化巡禮就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很難想像這部電影是由已經72歲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但大師一出手,江湖便紛紛盛傳: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說實話,這個時代,極少有電影擁有如《頭號玩家》一般的廣泛性和豐富性,其將數以百計的影視、遊戲、動漫、音樂等盡數冶為一爐並運用自如,在充分懷舊的基礎上,又顯露出令往日流行文化登堂入室的潛在野心。

懷舊或許並不是單純地回望過去,去哀頌那些逝去的光陰或者枯萎的愛情。《頭號玩家》的懷舊自然也並非只是單純展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典電子遊戲角色、經典電影、熱血動漫或者懷舊金曲,其立足於現實破敗的未來,藉助一款叫「綠洲」的虛擬遊戲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氛圍和感受。

GIF

這種獨特像是一場虛無卻有真實基礎的夢幻,在往往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當你在銀幕上看到那些經典的角色或者橋段重現,才忽然想起當年那些玩遊戲、追動漫的熱血歲月,也才會意識到原來的那些時光是多麼美好;記憶往往虛幻,能讓你感動的其實都是感受。所謂用鏡頭語言「造夢」,斯皮爾伯格實在深曉此道。

而《頭號玩家》這場文化巡禮,更準確一點講是一場「亞文化巡禮」。亞文化積極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換言之,其涉及到了一種狹窄圈子的自我身份定義,正如你與千里之外的一個玩家都喜歡玩《血緣:詛咒》,你們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共同話題,一起分享一下某個BOSS的打法,加入同一個圈子成為「卑鄙的外鄉人」;而這在你父母的眼中沒準就是:都多大人了?還玩遊戲?浪費時間不?連個對象都沒有,天天就知道打遊戲……正如《頭號玩家》營造出的遊戲世界「綠洲」,其中幾乎將所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亞文化元素一網打盡,讓每一個玩家都可以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在懷舊之外,這一場狂歡似乎還預示著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崛起,即:遊戲並非沒有價值,遊戲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文化乃至藝術。而這在以前是絕對不會被大眾承認的,大眾只會問「玩遊戲有個什麼用」或者將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歸咎於遊戲。如今,正如《頭號玩家》中的主角做的那樣,我們可以回答:我們這代人在遊戲里度過純真時光,超越地域收穫友誼,甚至超越虛擬獲得愛情;而當以遊戲為代表的亞文化戴上光環,並成為在銀幕上被傳頌的故事,這將會是整整一代人的勝利

然而,這部電影的主題又呈現出多元趨勢,它在講遊戲,卻也在講現實,這兩者呈現出一種時而交織時而矛盾的焦灼關係,但總歸是混而統一的。似乎,在文學乃至光影世界裡,但凡主角墜入虛擬空間的故事,最終都要回到現實世界中去,如《綠野仙蹤》、《愛麗絲鏡中奇遇記》、《黑客帝國》等,當然也包括這部《頭號玩家》。而對虛擬世界的幻想,其實是人類執著於打破現實壁壘的根本追求。

GIF

影片中的未來是2045年,但這個世界並沒有變得有多美好,現實破敗不堪,貧富差距依舊很大,幾乎所有人都沉溺於虛擬遊戲世界尋找慰藉。這個遊戲世界的創始人哈利迪終其一生設計了它,卻也錯過了很多,如朋友、愛人,他也有著很多現實世界的遺憾。人類的孤獨到底是個難題,虛擬世界的慰藉也終究不是良藥,它的最好藥方大概還是俗套的「愛與友誼」。畢竟,唯有現實生活值得把握,現實生活才最現實。而少年英雄穿梭於虛擬與現實之中,在遊戲中拯救世界,卻也在現實里努力生長。

《頭號玩家》堪稱《阿凡達》以來最傑出的電影視覺魔法。斯皮爾伯格一定有一顆童心吧,卻也一定是有著足夠成熟的智慧;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商業與深度的兼顧,再度呈現大師手筆,也給了幾十年來屢遭邊緣化、污名化的亞文化打了一針強心劑。

影片的最後,片中「綠洲」這個遊戲的設計者哈利迪對主角說:謝謝你玩我的遊戲。而我想:當電影結束,斯皮爾伯格也一定在幕後微笑著說:謝謝你看我的電影。

不,我們——應該謝謝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川布衣 的精彩文章:

《頭號玩家》:豆瓣9.2分神作,你斯皮爾伯格大爺到底還是你大爺
所以,景甜在《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演了一個焊工?

TAG:玉川布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