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基佐《歐洲文明史》: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

基佐《歐洲文明史》: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

原標題:基佐《歐洲文明史》: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


漢譯名著700種之第113種。


?

本書系作者根據1828年在巴黎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加工而成,全書共14講,是研究歐洲歷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書籍。


作者認為,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一方面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發展。而本書只限於社會歷史,從社會的角度來展示文明。


作者以簡練、壓縮的手法成功地概述了歐洲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從公元5世紀寫到法國革命前夕。書中主要論述:歐洲文明的起源、發展和它的特性;羅馬帝國覆亡時歐洲文明的諸不同因素;10世紀蠻族入侵結束,封建制度開始;封建制度的性質及其對近代文明的影響;5至12世紀基督教教會的狀況及其歷史作用;自治市鎮的興起、其內部管理及對文明進程的影響;十字軍運動的起因、性質、後果;君主制的發展過程;歐洲建立政治體制的各種嘗試;15世紀的特徵;16世紀宗教改革的真實性質及其結果;英國革命的意義及其對文明進程的貢獻;英國與大陸國家文明進程之異同;17、18世紀法國處於歐洲文明的領先地位。


本書作者弗朗索瓦·皮埃爾·紀堯姆·基佐系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出生於尼姆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於1794年被雅各賓政府處死。他隨母流亡國外。


1805年回到巴黎學習法律。1812年任巴黎大學歷史學教授。他曾參加第一次波旁復辟(1814),成為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和「空論派」團體的成員,並在《論代議制政府及法國現狀》(1816)一文中解釋該團體的政綱。


1820-1830年,他主要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著有《英國革命史》(1826-1827),《歐洲文明史》(1828)和《法國文明史》(1829-1832)等書。在七月王朝期間(1830-1848),他是君主立憲派領袖,在法國政治生活中頗有影響。


他曾先後擔任內政大臣、教育大臣、駐英大使、外交大臣和政府首相,掌管七月王朝的內政外交。1848年法國革命爆發後,他隻身逃往英國,從此結束政治生涯。後來回到法國,專事學術活動。


1.我們法國人在研究歐洲文明方面處於一個有利的地位。對個人、甚至對我們國家的阿諛之詞,在任何時期都應避免。我想,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法國是歐洲文明的中心和焦點。我不是說,她老是在各方面都跑在各國的前頭,因為這樣說是荒謬的。在不同的時期,義大利在藝術方面領先於她,英國在政治方面跑在她的前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當法國在文化事業方面比其他國家跑得更快時,她總能喚起新的活力,以一股新的衝力躍向前去,並很快就與其他國家並駕齊驅或跑在它們前面。

一言以蔽之,敏銳、好交際、同情心是法國的特徵,也是她文明的特徵,正是這些性質使她理所當然地走在歐洲文明的前列。


2.這幾乎好像是我們在問:歸根結底,人類難道僅是一座蟻冢,僅是一個只需要秩序和物質幸福而不需要其他的社會,只要付出的勞動愈大,勞動果實的分配就愈公平的社會,那麼要達到的目標,要實現的進步就愈有保證,


對於如此狹隘的一個關於人類命運的定義,我們本能地立刻感到反感。它看第一眼就感覺到,文明這個詞包含著某種更廣泛、更複雜的東西,超過了僅僅是社會關係、社會力量和幸福的完善。


3.想到我們的祖先時,我們幾乎可以將呂克萊修斯的詩句應用到我們自己身上:「在大風大浪中,在岸上的一個安全的地點,遐想某些在海洋的狂風惡浪中顛簸的船隻的危險,真快樂。」


我們可以像荷馬中的斯齊納呂斯那樣毫不過於驕傲地說到我們自己:

感謝蒼天,我們的生活比起我們的前人來,無限地美好。


猜你喜歡: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紀念版 · 分科本 · 歷史·地理類 135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 的精彩文章:

拉普拉斯《宇宙體系論》:正是拿破崙的老師,第一個揭秘了太陽系的起源
尼采《悲劇的誕生》: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