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中南海保鏢選拔內幕,嚴格程度超乎外人想像!

揭秘中南海保鏢選拔內幕,嚴格程度超乎外人想像!

原標題:揭秘中南海保鏢選拔內幕,嚴格程度超乎外人想像!


二十多年前,李連杰主演的《中南海保鏢》引發了世人對高層首長警衛人員的好奇,加上電影的過度渲染更使他們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中南海保鏢,是國家領導人身邊的警衛員,民間戲稱「大內高手」。它的前身是1948年2月成立的便衣隊,人員從中央警備團、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參謀大隊和部分地方工作者中中挑選而出,共130餘人。1970年3月,這支部隊在整編中取消了編製。隨著國內外形勢的需要,1976年,北京衛戍區某師抽調優秀連、排級幹部,重新組建幹部隊。自此,這支英雄的隊伍隨衛中外高層領導,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其實他們同樣是凡人,也是幾百萬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份子,放進茫茫人海也不會有人認出他們是「中南海保鏢」。不同的是他們的挑選非常嚴格,


每一個人都是從全軍的各種大比武活動中千條萬選出來的,要經過各類嚴密背景考察及思想覺悟黨性愛國等熏陶和考驗,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後才有可能成為首長的專職警衛員。


網上曾有個段子說,能當首長的警衛員,必須經過以下苛刻條件的篩選:太猥瑣的不行,影響國家形象;太帥的不行,搶了領導鏡頭;太矮的不行,還是影響國家形象;太胖的不行,坐在領導旁邊占空間太大;太瘦的不行,擋不住子彈。」雖然有點戲說的成分,可他們能從成千上萬人中脫穎而出肯定是有點真本事的。



每人都要有一手過硬的功夫,一個人具備打倒四五個特警的能力,各種槍支的射擊、排爆、擒拿格鬥、特技駕駛,還有警衛專業技能,比如警衛隊形、走位、站位,還有英語、公關禮儀,包括交際舞無不精通。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王牌里的王牌。


警衛員每個人手上都拎著一個扁平的大黑包。因為是人手一個的制式裝備,又不像槍支,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一個盾牌,在有危險時可以排成魚鱗烏龜陣保護。相對比較美國總統的保鏢是用肉體來檔子彈的,防護效果遠不如這黑包盾牌,也更不考慮保鏢們的生命。所以中國警衛員比美國總統的保鏢更人性化更為科學。

「身為中南海保鏢,最重要的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首長的安全,我可以死,但不可以錯」這是《中南海保鏢》里的台詞,用在這些警衛人員身上確實恰如其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大觀園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人詛咒戈爾巴喬夫快點死亡,他這樣回應,讓人無可奈何!

TAG:文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