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魂逝去,犧牲前一天是他40歲的生日

英魂逝去,犧牲前一天是他40歲的生日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清明,思念的時節。在濱湖城市無錫風景秀麗的惠山側畔,人們來到一座新冢前追思祭奠。墓的主人,是東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原副旅長黃競。

駐地學校的「紅領巾」來了,部隊的戰友們來了,地方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公務員來了……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黃競走了,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名軍人的職責。黃競帶隊赴江西九江抗洪搶險。

和平年代,犧牲對於軍人並不遙遠

解放軍報記者 朱 達

清明,思念的時節。在濱湖城市無錫風景秀麗的惠山側畔,人們來到一座新冢前追思祭奠。墓的主人,是東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原副旅長黃競。

駐地學校的「紅領巾」來了,部隊的戰友們來了,地方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公務員來了……

冰冷的墓碑前,妻子周仲君輕撫著丈夫遺像,慢慢掏出手帕,為他揩去塵灰;窄窄的祭台上,放置著幾碟黃競生前喜歡吃的小菜,這是岳母專門精心為他燒制的;戰友們站在墓碑前,輕聲吟誦著懷念的小詩:「如果您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江山/多希望您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場再吹角連營……」

幾位從外地趕來的戰友點燃香煙祭奠。微風中,香煙散射出點點溫暖火光,墓碑前那一朵朵雛菊輕搖著黃色的蕊瓣……

戰友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中表達對黃競的追思與懷念——「老連長,下輩子我還做您的兵!」「老黃,下輩子我們還在一個團!」

2017年8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的第二天,剛過40歲生日的黃競,在西北大漠演習任務中遭遇車禍不幸犧牲。

「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大海。」前不久,記者來到黃競生前所在部隊採訪,回望他的人生之路。與之前採訪的先進典型相比,黃競的事迹似乎顯得有些平凡:他只是一名普通軍人,沒有赫赫功績,他的離去並非轟轟烈烈;他紮根崗位盡職盡責的故事,也只是「宛如平常一段歌」……然而,細細品味黃競的這份平凡,如星辰散射獨特光芒,照亮人們的心靈。採訪過程中,記者時常被一件件他的平凡小事感動著包圍著,激勵著燃燒著,心弦為之而動,眼眶為之而熱。

哲人言:是英雄使自己成為英雄。黃競的猝然離去再一次告訴我們:對千千萬萬軍人來說——和平年代,犧牲並不遙遠。穿上這身軍裝,就要隨時準備為國捐軀。在我們的軍隊大家庭里,還有許多像黃競這樣的「平凡英雄」。他們就是用這樣「並不遙遠的犧牲」「默默無聞的奉獻」,鋪就著人民軍隊的勝戰之路,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2017年春天,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飛行員張浩駕駛戰鷹執行夜間訓練任務犧牲時,孩子在愛人腹中還有2個月就要降生了,購買的新房已經裝修好了。但是,他卻沒看到即將出生的孩子,沒有住進期待已久的新家,就匆匆魂歸藍天。

——2016年4月27日,飛行員張超犧牲在飛向航母的最後時刻,用自己的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

——2016年,我國赴馬里、南蘇丹維和軍人申亮亮、李磊、楊樹朋在執行維和任務中不幸遇襲犧牲,為國際和平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在祖國需要的時刻,他們一個個義無反顧。和平年代,軍人的犧牲留給人們的除了滿心的悲痛、滿懷的敬意,更有深深的思索。

魯迅說:「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對於軍人來說,在前線流血犧牲是一種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也是一種奉獻。可以說,犧牲奉獻作為軍人職業的「標配屬性」,離每一名軍人從不遙遠。記者曾以為,所謂英雄在水一方,沒想到,英雄就在身邊觸手可及。走進他們,就是走進春天;讀懂他們,就是讀懂大海,從中領悟到一種剛強、一種堅毅、一種精神、一種責任——作為一名軍人,懷著一顆為國犧牲奉獻之心,不論在哪裡,都會有作為,成功地將偉大寓於平凡,並成功地在平凡中孕育偉大。

黃競一家人遊玩時的合影。

戈壁灘,凝望那遠去的綠色背影

——追記東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原副旅長黃競

解放軍報記者 朱 達 特約記者 曾 濤 通訊員 雷霄鳴

做難事必有所得,青春是用來拼搏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

曠野寂寥,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荒漠。筆直的315國道一側,迎風挺立著一座簡易紀念牌——一堆碎石中間插著4根蠟燭。

「走得太突然了,留個念想吧!」偶有軍人路過,他們便會添加幾塊石頭將它加固一下,表達對東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原副旅長黃競的追思。

2017年夏,該旅列裝某新型自行火炮後,開赴西北大漠執行實彈射擊任務,黃競是此項訓練任務的負責人。8月2日晚,他在機關駐訓點參加完任務部署會後,和一位同事徒步返回5公里外的部隊住宿點,一邊走一邊商量研討訓練方案。21時許,黃競被一輛超速行駛的地方轎車從後側猛烈撞擊不幸殉職。犧牲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快要組織實彈射擊了……」

「新裝備已經如你所願形成戰鬥力,你可以安息了!」黃競去世後,戰友們按照他制訂的方案,在接裝僅僅2個月後,就圓滿完成新型火炮陣地快速定位、側向射擊等9個課目試訓任務,打出滿堂彩。

出師未捷,熱淚滿襟。8月1日,人民軍隊的生日,也是黃競的生日。記者打開黃競手機,看到那天他發了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一組大漠的寫真照片:狂風漫卷,狂沙遮天蔽日肆虐襲來,彷彿隨時要將人吞噬。照片右上方寫著他的微信簽名:「做難事必有所得,青春是用來拼搏的而不是用來揮霍的。」

猝然離去,他有太多太多沒有完成的心愿。親人們多想能有機會和他說一聲告別,他的逝去如同一次猝然的心靈撞擊。

女兒黃澍宇的書桌上,擺放著兩塊質樸的戈壁原石,還有一株種在半截礦泉水瓶的駱駝刺。這是黃競在駐訓期間給女兒準備的小小禮物。如今,望著這禮物,女兒心中有幾多不舍、幾多思念。

黃澍宇的床頭貼著一張暑假生活計劃表,上面按著一個紅手印,這是父親犧牲前與她的約定:「軍人的孩子做啥事要有計劃!」看著這張生活計劃表,女兒淚如雨下:「爸爸,我答應你的事正在辦,可你答應我的事情呢?」

黃競與愛人結婚15年,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很少。

那年他探親回家,女兒羞怯地躲到媽媽身後:「『爸爸』怎麼住在我們家不走?」在4歲女兒的概念中,「爸爸」僅是對這個陌生人的一個稱謂。

本來黃競答應女兒從西北完成駐訓任務後,帶一家人出去遊玩,還和愛人列出一張詳細旅遊清單,如今這個心愿永遠無法實現了。父親去世後,13歲的黃澍宇淚如泉湧,但她牢記媽媽的話:「爸爸是軍人,你是軍娃,一定要堅強!」

雖然答應女兒的事已經「N」次食言了,其實黃競心裡始終裝著她——去年7月份,黃競在組織遠程投送途中休息時,常常翻看《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對隨行幹部說道:「女兒13歲了,開始出現青春期叛逆性格了,怎樣做她的思想工作,這方面我得補補課啊。」

在一本筆記本上,他列出和女兒交流時的注意事項:第一,不能啰嗦,她會覺得你很煩;第二,言而有信,答應她的要做到……

犧牲前一天,正好是黃競40歲生日。那一天,女兒通過QQ發來祝福:「老爸,祝你生日快樂!」;妻子給他發了一個520元的微信紅包,代表「我愛你」,誰知第二天他們就陰陽永隔。

駐訓期間,黃競67歲的母親正好去西北旅遊,打算去駐訓點看望他。可是,他說:「這邊太忙了,來了也沒法陪你。」母親在兒子生日那天發來簡訊:「建軍90周年,我兒40周歲,祝兒生日快樂!」誰知,這竟然成為母子的「永別」。

思念是一首悠長悲傷的歌。黃競去世後一個月,妻子周仲君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了一首悼念詞,表達對逝去丈夫深情的思念——「我是斷垣寄夢霜,慟天自悲唱。翠峰挽嶂柔指傷,飄零感萬君你陰我陽,橋切痴想,更兼孟婆湯。此一去,半世緣滅,三生思量,何事比路長。」

黃競犧牲後,戰友們紛紛自發從全國各地趕來送別。江西、浙江、湖南、江蘇、福建……有的訂不到旅館房間就住在戰友家中。舉行追悼會那天,親人們訂購的1000多支白花被前來追悼的戰友一掃而空,祭奠送別的隊伍綿延幾百米。

黃競指導年輕戰士訓練。

作為軍人,犧牲豈止在戰場,奉獻何止在戰時

2017年7月26日,黃競用手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張圖片——自豪地「曬」著體能訓練成果:在戈壁長跑8公里用時45分鐘……

有戰友說,這張圖片像是他名字的寫照,某種意義上也是他軍旅人生的縮影——在強軍征程中不斷「競走」。黃競家中有一沓厚厚的榮譽證書:從軍22年,黃競17次在師團比武中獲得第一,6次參加軍以上考核獲得名次,19次參加國防光纜施工等任務,被評為「優秀指揮軍官」「小老虎式幹部」。

一幅書法作品「精氣神」,是黃競的微信頭像——這幅曾經掛在他辦公室的「座右銘」,讓人感受到他作為軍人所蘊含的鬥志激情。

2017年5月,作為旅里分管新裝備訓練的領導,黃競到皖南地區受領接裝任務。悶熱的天氣加上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他發起了高燒。基層衛生員王秀智在宿舍給他掛水,正準備將針頭插在他右手時,黃競搖搖頭:「換左手吧,不然我沒法翻看武器系統的相關資料了!」隨後,他打開滿滿當當的作業包,一邊掛水一邊記著學習筆記。

新裝備試訓時間緊任務重,黃競壓力大時常失眠,有時一天睡眠時間不足幾個小時。為保持頭腦清醒組織訓練,他只能每天臨睡前吃片安眠藥。

帶領新裝備開赴西北大漠進行實彈射擊的列車上,他把餐桌當成辦公桌——用筆記本電腦把出發前擬訂的射擊方案又修改完善了10餘處。新裝備在預定地區卸載後,準備穿過戈壁機動行進到駐訓點。此時,黃競跳下在平坦公路上行駛的越野車,攔下並登上一輛炮車——「我要親身感受一下新裝備的越野性能咋樣!」

身高一米八四的他鑽不進炮塔,就站在重機槍手的位置,半截身子露在炮身外面和火炮一起顛簸行軍。自行火炮在戈壁馳騁,就像船在巨浪里劇烈抖動,漫天揚塵很快把黃競變成了一個「沙人」。

到達駐訓點了,本來住在機關宿營點的他堅持和基層戰士一起宿營:「訓練有啥問題可以及時研究,有啥情況可以及時掌握!」

白天,戈壁灘上的高溫讓他身上的迷彩服像水裡撈上來的一樣;夜晚,戈壁灘氣溫又急劇下降,很容易傷風感冒。吃飯時,黃沙吹進飯碗,吃起來直硌牙。他樂呵呵地說:「能吃這『沙拌飯』,才能打贏這場硬仗!」

部隊開赴駐訓點後,為使訓練更加貼近實戰,提高新型火炮在作戰中的機動性和隱蔽性,上級要求火炮「臨機佔領陣地、臨機組織偵察、臨機實彈射擊」。面對全新挑戰,黃競帶領參謀人員認真研究,將手持導航終端設備嫁接到自行火炮中,使火炮能夠快速精準定位,將火力反應速度大幅提高。

其實,對於「工作狂」黃競,戰友已見怪不怪。黃競當團長時,機關樓的哨兵說:「每天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見到的領導都是他。」

當旅領導後,他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早上6點準時起床準時出操,高強度工作使年僅40歲的他一頭白髮。

2015年4月2日,黃競在皖東某訓練基地執行跨區基地化訓練任務時,罹患肝癌2年的父親突然去世。黃競一邊請假一邊趕往老家奔喪。作為軍人,他無法在老人身邊盡孝。當看到父親遺體的那一刻,遺憾沒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的黃競忍不住失聲痛哭……

作為軍人,犧牲豈止在戰場,奉獻何止在戰時。黃競軍旅生涯中2次面臨平職調動:第一次在2013年12月,黃競由團參謀長改任某炮兵旅副參謀長,另一次是在2017年4月,擔任團長近兩年的他,從團主官崗位又被分流安置為副旅長。無論怎麼調整,他都無條件接受,沒有任何怨言。戰友們清晰地記得:調動命令已經下來,他還在組織「信火一體打擊」重難點攻關,到兄弟單位跟訓見學,像一隻永不停歇的陀螺忙轉在崗位上。

離去的是一個魁偉的背影,留下的是一首質樸純潔的歌

人走了,黃競生前工作過的辦公室空蕩蕩的,一盆根莖稀疏的蘭花已逐漸枯萎。辦公桌上,擺放的那個白色瓷杯,是他參加抗洪搶險時九江縣委縣政府贈與抗洪將士的紀念水杯。凝視這個瓷杯,戰友們說想起了抗洪中黃競一手拎一個麻袋,帶頭拚命堵大壩決口的樣子。

人走了,家裡空寂寂的,一張靠背已經斷裂的藤椅……望著並不值錢但卻意義非凡的遺物,妻子周仲君暗自垂淚。

丈夫犧牲後,周仲君在兩名戰士的陪伴下,到黃競辦公室整理遺物。準備打開保險柜時,兩名戰士怕裡面有個人私密物品,想迴避一下。周仲君坦然地說:「我的丈夫我知道,沒啥不可以給別人看的。」保險柜打開後,一份厚厚的訓練計劃和許多訓練光碟,呈現在這兩名戰士眼前。

此外,保險柜里還有一件最珍貴的遺物: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黃競出任某炮兵團團長前,曾經服過役、當過建築師的岳父對他說:「搞訓練你可能是內行,但抓營房管理等後勤工作你可能還要多學習!」

黃競把岳父的囑咐當作寶貝一樣詳細記錄下來:「營房檔案要整理清楚,每座營房的水電總開關、總閥門的位置要弄清……」如今,黃競走了,岳父捧著這本筆記本失聲痛哭。

黃競走了,離去的是一個魁偉的背影,留下的是一首質樸純潔的歌,久久在人們耳邊回蕩——

一次,一個戰士想要轉改士官,於是想到黃競家中「燒燒香」——帶來一個禮盒,送給黃競的岳母,老人不明就裡地收下了。黃競知道後把那個戰士叫到家中,把禮盒退還給戰士,嚴肅對他說:「營裡面考慮到你素質優秀,本來就想把你留下來,你要是跟我來這一套,就回去直接等我處理吧!」

黃競當營長時有個外號——「牛奶營長」。一位基層幹部提升後,想找黃競表達感謝之情,但他知道黃競一不抽煙,二不喝酒,三不收禮。他找到黃競說:「孩子黃澍宇我是看著她長大的,作為叔叔我給她買一箱牛奶,應該不算過分吧!」黃競推辭半天破例收下。於是,「牛奶營長」的外號就這樣傳開了。

有一年春節,黃競讓家人準備好一桌好菜,邀請基層幹部和戰士到家裡一起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他們給孩子送上了紅包,面對黃競的堅決推辭,戰友們說:「大過年的退紅包不吉利!」黃競無奈之下只好先收下來,上班以後他又把紅包全部退還給戰友。

黃競擔任團長時,戰士應家駿家中突遭變故,黃競便從自己工資里拿出2000元錢資助他。對待戰友,他永遠有一顆熾熱的心,有一團溫暖的火。

黃競本來打算完成演習任務回來,和妻子去貸款買房的。此前,妻子去物色挑選了多家新開樓盤……如今,隨著他的離去,購房成了家人心中的痛。

當團參謀長期間,黃競牽頭承建所在單位信息化營院改造。當時有多家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他,希望在招投標中給予關照,都被黃競婉言拒絕,整個工程全程接受紀委監督,確保了在陽光下運行。黃競任團長2年,參與調整使用幹部36名,選改士官278名,選送學兵103名,上下都很服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憨厚」老兵,為啥一上艇長指揮位置就像變了個人?
邊防官兵走進敬老院,亞克西!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