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光皇帝,勤政節儉為何還是挽救不了大清?根本原因是因為生不逢時!

道光皇帝,勤政節儉為何還是挽救不了大清?根本原因是因為生不逢時!

道光皇帝在歷史教科書上所佔篇幅並不大,但印象深刻,鴉片戰爭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整個一昏君的典型。但電視劇中,道光皇帝勵精圖治,崇尚節儉,不但容得下祁寯藻這樣的諫臣,還提拔了一大批諸如翁心存,李鴻藻,曾國藩,黃爵滋,林則徐,鄧廷楨等漢臣。

道光皇帝如此節儉勤政為何還是挽救不了大清?中國的大清王朝自乾隆時期已經走了下坡路,雖然表面上號稱康乾盛世,其實骨子裡早已擠不出多少油水了。道光皇帝是歷史上罕見的拿摳門當樂趣,勤政卻鮮有作為的皇帝。

他兢兢業業,力戒浮華,勤政與勤儉幾十年如一日;他對貪官污吏嚴懲不貸,曾積極維護國家統一,也曾帶頭勒緊褲腰帶為軍人提供軍需;他重用能臣,在嚴禁鴉片和平定鹽梟方面有所建樹。論勤政,與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

道光皇帝是一個守成的好皇帝,但他生在了清朝最不該守成的時期。他處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和清王朝衰落時期,內部經濟軍備落後,內亂頻繁;外部西方列強開始各種欺負人,而道光皇帝處在清朝社會大變革的開始時期,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在想方設法苟安,沒有想到開拓與創新。

雖然鴉片戰爭的失敗,絕對不應該只歸咎於道光皇帝,積重難返,沒有任何人敢說當時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改變這一切。但他絕對要負一定的責任。他最大的錯誤,是與英國人議和,他沒有清醒的認識到洋人不會搶一次就走。

換句話說他輸在了摳,不想付出犧牲,結果給後來的皇帝開了個先例:打不過就投降。沒有吃不上飯也要養軍隊的勇氣,沒有拚死一搏的勇氣。鴉片戰爭帶了多少人?鴉片戰爭戰火有燒到長江以北嗎?官員上下滿腦子想的都是外夷趕緊回去。所以最後清朝被禍害成這樣,不是清朝哪位皇帝的能力問題,是清朝政府的立場問題。

在道光皇帝的認知範圍里,「守祖制」是衡量一個君主的重要評判標準,甚至可能是最重要評判標準,同時也是他最大的道德潔癖所在。在晚年的立儲問題上,道光皇帝之所以最終選擇了老成持重、傳統仁孝的四阿哥奕詝,而不是天資聰穎的鬼子六,廣義上的「守祖制」,佔了很大的干係。

然而,「守祖制」這口鍋,道光皇帝要背,但是不能一個人背,因為這口大鍋是他父親支起來的——前期熱血改革,中期屢敗屢戰,後期破罐子破摔,晚年天天抄語錄、背祖制,幾近精神分裂的嘉慶皇帝。

皇帝真的不好當,要一個人做關係國家命運的決定,要面對鴉片猖獗、外夷崛起的複雜局面,還要保住滿族的江山,又想要留下堯舜之君的美名。所以我們不要以道德標準來判斷一個歷史人物,有時一個歷史人物的決定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將道光放在之前的任一朝代,我想都可以開展一代盛世王朝吧,可惜,生不逢時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松身為陽谷縣都頭,這到底是個多大的官,西門慶為什麼不敢出錢找人殺了他?
不要以為王羲之只是以書法名揚天下,他的武藝同樣天下無雙

TAG:小橙子講歷史 |